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眼科学临床眼震图学

临床眼震图学

临床眼震图学

定 价:¥48.00

作 者: 单希征著、绘图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眼科学

ISBN: 9787030130662 出版时间: 2004-05-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7cm 页数: 160页 字数:  

内容简介

  《临床眼震图学》可供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眼科医师及相关医务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普及眼震图知识的教科书。眼震图学为眼震电图学和视频眼震图学的统称,是一门新颖的与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眼科密切相关的学科,是诊断疾病重要的辅助措施,特别对眩晕性疾病,是诊断、研究的最客观的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临床眼震图学》从基础到临床,系统阐述了眼震图学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并详细论述了与眼震图有关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最后对眼震图临床应用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其内容新颖,条理清晰,有较高使用价值,是目前临床眼震图方面内容全面的一本参考书。

作者简介

  单希征,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知名专家。1957年4月生,198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一直师从于全国著名的耳鼻喉科专家汪磊副院长,并曾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和波洪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习。曾任全军耳鼻喉科中心副主任,现任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警部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多家专业性杂志编委,享受全军优秀科技人才特除津贴。多年来他以临床为本,精心钻研耳鼻咽喉各部手术,技术全面,尤其擅长头颈部重大手术。他开展的晚期喉癌切除粘膜管成形发音功能重建术在国内外具有自己的特色,对晚期喉癌切除后发音功能重建手术起到了推动作用。对鼾症的研究有独道之处,他开展的腭咽成形加咽腔扩展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取得显著疗效。自行设计的鼻内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取得良好的效果。对耳鼻咽喉各部手术和头颈部外伤等领域手术经验丰富,多次在国内各地进行重大手术,善于解决耳鼻咽喉头颈部疑难病症。他始终坚持结合临床搞科研的科研道路,尤其对眩晕性疾病诊断学的研究颇具建树:他首先开展眼震图的扫视正弦跟踪试验并在国际上首次进行曲线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被称为“单氏分型法”,首次提出和命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丛棘波”。发明了便携式微机眼震电图仪并进行了技术转让,在国内最早进行了视频眼震图的临床研究工作。近年来又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喉内窥镜显示系统下喉部病变切除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他以第一作者曾获得全国首届耳鼻咽喉科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第七届发明银牌奖、8次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发表论文40余篇,三次科研立功。著有《临床眼震图学》一书,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眼震图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眼震图学发展史概述
一、国外眼震图学的发展
二、国内眼震图学的发展
第二节 眼震图学原理和记录技术
一、眼震电图原理
二、眼震电图记录技术
三、眼震电图参数
第三节 视频眼震图原理和记录技术
一、视频眼震图原理
二、视频眼震图记录技术
三、视频眼震图参数
四、旋转性眼震的测试
第二章 眼震图系列试验方法
第一节 眼震图系列试验设备
一、眼震电图大型设备
二、便携式眼震电图仪
三、视频眼震图仪
第二节 眼震图系列试验方法
一、自发性眼震试验
二、凝视试验
三、扫视试验
四、平稳跟踪试验
五、扫视正弦跟踪试验
六、视动性试验
七、位置性试验
八、变位试验
九、旋转试验
十、正弦摆动旋转试验
十一、温度试验
第三章 眼震图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 眼震图系列试验的临床意义
一、自发性眼震的临床意义
二、凝视性眼震的临床意义
三、扫视试验的临床意义
四、平稳跟踪试验的临床意义
五、扫视正弦跟踪试验的临床意义
六、视动性试验的临床意义
七、旋转性试验的临床意义
八、正弦摆动试验的临床意义
九、位置性眼震的临床意义
十、变位性眼震的临床意义
十一、温度试验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眼震图的综合分析
一、眼震图系列试验分类
二、眼震图的定位价值
第三节 各种疾病的眼震图特点
一、前庭周围性疾病
二、桥脑一小脑角占位性病变
三、脑梗死
四、脑瘤(不包括听神经瘤)
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第四章 眼动神经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前庭解剖学
一、椭圆囊
二、球囊
三、半规管
第二节 前庭生理学
一、 椭圆囊、球囊的生理
二、半规管的生理
第三节 前庭一眼动神经系统的解剖
一、前庭神经纤维
二、前庭神经核
三、前庭与脊髓的通路
四、前庭与小脑的通路
五、前庭与大脑皮质的通路
六、前庭与自主神经的通路
七、前庭神经的反馈通路
八、前庭与网状结构的通路
九、前庭与眼动神经的通路
第四节 前庭一眼动神经系统的生理
一、眩晕的发生
二、眼震的发生
三、平衡的维持
四、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五、前庭习服
六、失重下的前庭状态
七、旋转试验的原理
八、温度试验的原理
第五节 网膜-眼反射试验及其神经生理
一、扫视试验及其神经生理
二、平稳跟踪试验及其神经生理
三、凝视试验及其神经生理
四、视动性试验及其神经生理
第五章 眼震图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第一节 眼震电图系列检查的正常值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二节 眼震电图临床诊断1500例总结
一、临床资料及ENG特点
二、讨论
第三节 眼震图中的丛棘波
一、材料与结果
二、讨论
第四节 扫视正弦跟踪试验的临床意义
一、临床资料
二、讨论
第五节 眼震图与脑电图对颅内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六节 眼震图对桥脑-小脑角占位病变的诊断
一、临床资料
二、讨论
第七节 便携式微机眼震电图仪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一、系统构成和硬件配置
二、工作程序
三、眼震信号的分析处理
四、软件设置
五、仪器的主要性能特点
第八节 视频眼震图的临床应用
一、临床资料
二、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汉英耳鼻咽喉科学词汇对照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