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国文化差异:国际学术丛刊(第1辑)

差异:国际学术丛刊(第1辑)

差异:国际学术丛刊(第1辑)

定 价:¥26.00

作 者: 金惠敏主编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礼品书

ISBN: 9787810911214 出版时间: 2003-01-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4cm 页数: 273 字数:  

内容简介

  《差异》倡导“新对话”主义,既“求同”,更“存异”,不在“求同”中抹杀差异,而是将“求同”视为“理解”,因此我们所谓的“对话”就是理解差异,宽容差异,让差异成为我们思想的活水,让差异成为我们生活镜鉴。在新对话主义看来,德国哲学的“主体向性”必须改写为“他者间性”,因为只有做到了互为他者,互为主体才能真正实现,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孔夫子之“克已复礼为仁”者,其此之谓软?《差异》的新对话主义无非表明了一个最基本的学术原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过这不能止步于其纯粹的方法论意义,而是更应当成为一种本体论。差异本是世界的生态。差异作为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差异这一世界的原生态。

作者简介

  金惠敏,男,1961年生于河南淅川,哲学博士。现为河南大学“黄河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中围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研究员。先后从河南大学中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哲学系获得学士(1982)、硕士(1987)和博士(1996)学位。1998—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批评理论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任客座教授。2005年为英国学术院高级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意志与超越——叔本华美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反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精神》(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等。主要译著有《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阅读行为》(长沙:湖南义岂出版社,1991;主译)、《史诗论》(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主译)等。

图书目录

前言
本辑特稿
 中西会通 戛戛独造——纪念一代宗师贺麟先生
后现代性与中国传统
 孔子思想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中国与后现代西方
 从差异到互补:西方与中国研究的互动
 儒教复兴与女权主义
启蒙反思
 后期现代主义
 启蒙的后果
 启蒙运动、辩证法和哈贝马斯
 阿多诺与海德格尔: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法国理论
 重复差异
 黑格尔、人类、历史
 耗费的观念
学术访谈
 生产力与交往
 嗜好诡秘——德里达回忆录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与复调性
古今书评
 无边界的帝国——迈克·哈尔特和安东尼奥·内格里:《帝国》
 海德格尔思想的东方光芒——赖·迈:《来自东方的光芒:东亚影响下的海德格尔著作》
 摆脱“宿命”的技术批判理论——安德鲁·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
 古代注疏学的传世经典——郑玄的《三礼注》
 杨亨寿重编本法式善《悟门诗话》跋
著译者简介
英文要目
编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