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散文随笔中国古代散文随笔刘克庄与中国诗学

刘克庄与中国诗学

刘克庄与中国诗学

定 价:¥18.00

作 者: 王明见著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丛编项: 社科博士文库
标 签: 刘克庄 古典诗歌

ISBN: 9787806595534 出版时间: 2004-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188 字数: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刘克庄因是江湖诗派后期的领袖而著名。其实后村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不仅仅在于他的诗,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说当时人“言诗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宋理宗也称扬他“文名久著,史学尤精”,在南宋后期号称一代文宗。

作者简介

  王明见,又名王明建,湖北红安人,1959年生。199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文学博士。曾用笔名“明见”在《文学遗产》《中国文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西南师大学报》《东疆学刊》《殷都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许。现为三峡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图书目录


绪论
诗品·人品篇
第一章 诗人层次论
第一节 高峰诗人
第二节 开创诗人
第三节 “大诗人”
第四节 特色诗人
第五节 缺陷诗人
第六节 与中国诗学层次论
第二章 诗人人品论
第一节 忠奸论
第二节 真伪论
第三节 谦傲论
第四节 仁暴论
第五节 理论渊源与文化心理
第六节 与中国诗学人品论
思想·美学篇
第三章 “世教”“礼教”“美刺”诗教观
第一节 “世教”功能:由“教化”功能向现实功能的进化
第二节 “礼教”功能:由重礼向重情的突破
第三节 “美刺”功能:由美刺并重转向重美轻刺
第四节 与中国儒家诗教的演化
第四章 “自然”美学观
第一节 “自然”美学观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自然”美学观的几个层面
第三节 与道家以来极端的“自然”美学观
风格·体裁篇
第五章 风格学
第一节 兼容观
第二节 轩轾论
第三节 适度原则
第四节 与宋代暨中国诗歌风格学
第六章 “唐体”观
第一节 “唐体”的含义及其缺陷
第二节 改造“唐体”的方法
第三节 与中国诗学“唐体”观
创作·锻炼篇
第七章 “诗外功夫”论
第一节 “诗外功夫”的种类
第二节 中国“诗法”理论简史
第三节 与中国“诗法”理论史
第八章 “锻炼”说
第一节 刘克庄的“锻炼”说与宋代诗坛
第二节 其“锻炼”说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与中国诗学“锻炼”说
师法·创新篇
第九章 “师法”观
第一节 “师法”行为的重视及“师法”原则的提出
第二节 “师法”原则之一:师意不师貌
第三节 “师法”原则之二:师众不师寡
第四节 “师法”原则之三:师大兼师小
第五节 “师法”原则之四:师流先师源
第六节 “师法”原则之五:师诗先师人
第七节 “师法”原则之六:“师法”中求变化
第八节 “师法”原则之七:“师法”中求自我
第九节 “师法”原则之八:“暗合”之法
第十节 与中国诗坛“师法”现象及中国诗学“师法”观
第十章 创“新”论
第一节 创“新”的内涵
第二节 创“新”的方法
第三节 与中国诗学创“新”论
盛因·衰由篇
第十一章 “功名”的激励与诗歌的繁盛
第一节 “功名”与诗歌的矛盾价值观
第二节 “功名”与诗歌价值观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功名”的激励对唐宋价值观和诗歌盛衰的影响
第四节 与中国诗歌繁荣史及中国诗学盛因论
第十二章 “文治”的多元与诗歌的衰微
第一节 造成诗歌衰微的“文治”种种
第二节 证明之一:“大节目”——“理学”暨哲学与诗歌的衰微
第三节 证明之二:“小节目”——“经学”、“赋”、“程文”、“古文”等与诗歌的衰微
第四节 证明之三:通俗文化与诗歌的衰微
第五节 中国诗学衰由论的独创及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先驱
结语
附录 刘克庄贺贾之作新论
参考书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