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史料典籍中国典籍史

中国典籍史

中国典籍史

定 价:¥35.00

作 者: 李致忠,周少川,张木早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专题史系列丛书 第一批
标 签: 古籍

ISBN: 9787208053106 出版时间: 2004-09-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1cm 页数: 475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志书体例的专著。志者,记也。《周礼春官》谓小史之职“掌邦国之志”。东汉郑玄注:“志谓记也。”故志书便被称为“记事之书”。本书试依中国文化学术传统而志典籍的迭兴,依中国典籍的物质构成而志典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和装帧艺术,依中国典籍的藏庋而志典籍的整理、分类与编目,依中国典籍的厄运而志典籍的劫难、散佚。然而,“志书”毕竟是史书之一类。无论是“竖排横写”,还是“横排竖写”;不管是记事之始末,还是述事之迭兴,终究离不开历史发展的总绳,终究不能不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其滥觞、初兴、繁荣、嬗变的历史轨迹。就本书而论,第一至三章所述,乃文明初肇至东学西渐历史长河中以典籍迭兴而贯照的中国文化传统;第四、五、六、七、八章,虽分述典籍的制作、装帧、整理、分类、编目、劫难、散佚等,但无一不与每一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军事、科学技术等相密切联系。故上海人民出版将本书收入“专题史系列丛书”,并更名为《中国典籍史》,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作者简介:李致忠,1938年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现任国家图书馆业务处处长、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古籍版本研究分会主任委员。著有《古书版本学概论》、《历代刻书考述》、《宋版书叙录》等。发表论文150余篇。周少川,1954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副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秘书长。著有《古籍目录学》、《汉书选注》、《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点校)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张木早,1962年生。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同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著有《文献与文献收集》等。发表论文多篇。目录:第一章典籍与典籍的产生第一节典籍的概念一、典籍的构成二、典籍的本质第二节典籍的产生一、早期典籍的产生二、正式典籍的产生第二章百家争鸣与典籍初兴第一节学在官府与学在四夷第二节士阶层的形成与百家争鸣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典籍初兴第三章学术文化发展与典籍迭兴第一节独尊儒术与经学典籍一、经学的确立与经学典籍的发展二、经学典籍的主体——“十三经”三、经学的解经典籍第二节佛教传播与佛教典籍一、佛教的传入与佛典的流行二、中土撰述的佛教史籍三、汉文《大藏经》的编纂刊行第三节道教方术与道教典籍一、道教的流传及其典籍的累积二、《道藏经》等道教丛书的编纂三、道教典籍的分类和内容第四节史学传统与史学典籍一、以时为纲:编年体史籍首开风气二、以人为纲:纪传体史籍的“正史”地位三、以事为纲:纪事本末体史籍兼采二体之长四、各具功能:其他体裁的史学典籍第五节文学传统与文学典籍一、诗歌的创作及其典籍二、散文的创作及其典籍三、戏剧的创作及其典籍四、小说的创作及其典籍,五、诗文评论及其典籍六、文学典籍中的诗文总集与别集第六节兵法传统与兵家典籍一、古代兵法的形成与兵书的产生二、古代兵法的发展与兵书的完善三、古代兵法的创新与兵书的繁荣第七节科学传统与科技典籍一、古代科技的产生与科技典籍的出现二、古代科技发展期的科技典籍三、古代科技延伸期的科技典籍四、西学东渐与科技典籍的变化第八节小学传统与文字、音韵、训诂典籍一、小学创立时期的传统语言学典籍二、小学发展时期的传统语言学典籍三、小学鼎盛时期的传统语言学典籍第九节类书传统与类书典籍一、类书典籍的起源二、类书典籍的发展三、类书的种类和利用第十节丛书传统与丛书典籍一、丛书的起源及其种类二、丛书典籍的发展第四章典籍的生产材料与生产方法第一节典籍的生产材料一、纸书出现前的典籍生产材料二、纸书的出现和流行第二节典籍的生产方法一、印制书籍出现前的典籍生产方法二、印制典籍的出现与发展三、活字排版印制典籍的出现与发展四、套版印制典籍的出现与发展第五章典籍的装帧艺术第一节典籍的版面设计第二节中国古代典籍的插图版画第三节中国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制一、简策二、帛书卷子装三、纸书卷轴装四、经折装五、梵夹装六、旋风装七、蝴蝶装八、包背装九、线装十、毛装第六章历代典籍的收藏第一节历代典籍的公家收藏一、典籍公家收藏的起源二、历代公藏典籍的收集三、历代公家藏书处所及管理机构四、公藏典籍的利用第二节典籍的书院和寺观收藏一、典籍的书院收藏二、典籍的寺观收藏第三节典籍的私家收藏一、典籍私家收藏的起源二、私人收藏典籍的原因三、历代著名的典籍收藏家第七章历代典籍的整理、编目和分类第一节历代典籍的整理第二节历代典籍的目录编制第三节典籍分类的发展与演变第八章典籍的流散第一节典籍的政治劫难第二节典籍的战争劫难第三节典籍的自然灾难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李致忠,1938年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现任国家图书馆业务处处长、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古籍版 本研究分会主任委员。著有《古书版本学概论》、《历代刻书考述》、《宋版书叙录》等。发表论文150余篇。

图书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典籍与典籍的产生
   第一节 典籍的概念
   第二节 典籍的产生
   第二章 百家争鸣与典籍初兴
   第一节 学在官府与学在四夷
   第二节 士阶层的形成与百家争鸣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典籍初兴
   第三章 学术文化发展与典籍迭兴
   第一节 独尊儒术与经学典籍
   第二节 佛教传播与佛教典籍
   第三节 道教方术与道教典籍
   第四节 史学传统与史学典籍
   第五节 文学传统与文学典籍
   第六节 兵法传统与兵家典籍
   第七节 科学传统与科技典籍
   第八节 小学传统与文字、音韵、训诂典籍
   第九节 类书传统与类书典籍
   第十节 丛书传统与丛书典籍
   第四章 典籍的生产材料与生产方法
   第一节 典籍的生产材料
   第二节 典籍的生产方法
   第五章 典籍的装帧艺术
   第一节 典籍的版面设计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典籍的插图版画
   第三节 中国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制
   第六章 历史典籍的收藏
   第一节 历代典籍的公家收藏
   第二节 典籍的书院和寺观收藏
   第三节 典籍的私家收藏
   第七章 历代典籍的整理、编目和分类
   第一节 历代典籍的整理
   第二节 历代典籍的目录编制
   第三节 典籍分类的发展与演变
   第八章 典籍的流散
   第一节 典籍的政治劫难
   第二节 典籍的战争劫难
   第三节 典籍的自然灾难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