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国家法、宪法黑白圆方:法治·民主·权利·正义论集

黑白圆方:法治·民主·权利·正义论集

黑白圆方:法治·民主·权利·正义论集

定 价:¥25.00

作 者: 蔡定剑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宪法

ISBN: 9787503641749 出版时间: 2003-06-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396 字数:  

内容简介

  定剑是1979年中国政法大学复校后第一届的学生,他是这一批佼佼者学生中的佼佼者。后来他又在北京大学深造,在繁忙的工作和研究之余不止学习,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以来一直在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工作,对我国法制建设中的问题往往有着比别人更深刻的理解。定剑是一个勤于思考、勤于写作的学者型官员,这里收集的100多篇发表在一些重要报刊、杂志上的评论、文章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作者笔端下的都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阐发的是关于法治、民主、权利、正义等启蒙性的思想、观念。定剑是一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社会正义感的官员,他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抨击时弊、解剖问题、阐发思想。可以从这些文章中看到他鲜明的爱憎和强烈的是非感,他所传播的、呼喊的正是现代法治观念。这本书就像他自己在本书中引用的已故诗人顾城的话:“上帝给我黑色的眼睛,我以眼睛寻求光明。”寻求正义就是他的追求。定剑出版过几本专著,辑录评论文集的出版还是第一次,特为序,以推荐给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蔡定剑,民族:汉,籍贯:江西,毕业院校:北京大学法学院,最高学位:博士,供职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处秘书组,现任职务:副局长,兼职:◆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干事,◆北京市法学会宪法学会常务理事。主要学术著作、论文最有影响的著作《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表单位:法律出版社,发表年月:1992年8月,1993年8月,1996年5月,1998年8月;著作《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发表单位: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发表年月:1999年3月;著作《国家监督制度》,发表单位:中国法制出版社,发表年月:1991年9月;《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获“全国青年社会调查征文“一等奖),发表单位:《社会学通讯》,发表年月:1982年11月;研究专业:法学理论、宪法学。研究领域:中国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宪法和宪政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会比较。

图书目录


一、法治·民主
 谈法律的公开化
 卢梭说,“法律是公意的宣告”。但过去我们有的法律是秘密的
 从身份到契约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关系正在经历从封建的从属身份关系到独立、自由、平等的契约关系的转变
 依法治国评述
 对什么是依法治国的阐述
 依法治国 宪法为本
 指出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关键作用
 依法治国 重在治权
 依法治国的重点是如何依法治权
 廿年改一字 “刀治”变“水治”
 指出中国法制建设20年的成就是实现法律从阶级专政工具到公平正义之器的转变
 字改不等于制改
 中国虽然确认法治目标,但实现法治的路还很长
 革故鼎新中国法理学
 中国法理学长期受阶级斗争、专政工具论的困扰,市场经济要求法治,使法理学走出困境
 改革不改制 法律难实行
 市场经济改革的立法与计划经济的法律产生碰撞
 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针对市场经济改革中出现法律地方保护主义,提出如何维护法制的统一
 从禁放爆竹观中国法制
 在禁放爆竹问题上是听领导的,还是服从法律?从这件小事上看到了法治的希望
 制止违法要依法
 某市政法委以不合法的方式来制止违法有悖法治精神
 打假与“假打”
 揭示一些地方打假中“假打”现象的原因
 执法要忠实于法律和人民
 当前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应从转变执法观念开始
 真正树立法律的权威
 建设法治国家,如何建立法律至上的权威
 亚洲法律与亚洲经济的发展
 指出亚洲法律怎样对亚洲经济起促进作用
 法治要依良法而治
 建设法治国家立法本身的公正性至关重要
 法律的胜利
 在一次权与法的较量中,法律终于得到了胜利
 宪法解读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高娣的专访
 对宪法如何走向大众化、平民化的全新解释
 “五套班子”大,还是法大?
 对某地权大于法的批评以及分析背后的原因
 宪不同文法生乱
 批评一些“专家”和出版社为了赚钱在出版宪法文本时出现混乱状况
 行政法制与法治国家
 中国现代行政法的发展,使法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禁婚”规定有违法律
 对有关部门禁止在校大生结婚的规定与法律冲突现象的法理分析
 不是“事故”是民主
 对如何对待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和表决中出现反对票和否决情况的理论分析
 “千张选票,不如一纸调令”析
 对一些地方党委组织部门不尊重宪法和法律对干部的任期制随意调动干部现象的批评
程序是走向民主法治的关键
 这是1989年提出的要求重视民主程序建设的建议
二、权利保护
三、立法·监督宪法制定有哪些问题
四、司法·正义
五、改革·反腐败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