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风俗习惯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下)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下)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下)

定 价:¥39.80

作 者: 丁世良,赵放主编
出版社: 书目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
标 签: 民俗

ISBN: 9787501308439 出版时间: 1991-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0cm 页数: 682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共分六卷。本卷为中南卷,收录有关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部分。这些资料对了解中南各地方、各民族的风俗,进行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会有不小帮助,对于编纂新的地方志,以及促进移风易俗,研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有关问题,也有参考价值。片断:《荥阳县志》(十二卷,清乾隆十二年刻本)礼仪民俗冠礼男子十五至二十皆可冠。其先期旬日,有家庙筮日、筮宾之节,至日行礼,有拜宾至之节,有行盥洗之节,有宾致祝之节,有宾加冠之节有宾饮冠者之节,有宾字冠者之节,有冠者拜宾之节,有冠者拜父母、拜诸父母兄弟、拜乡先生之节,有主人饮宾之节,有宾酢主人之节,有主人荐币之节,有主人送宾之节,有主人告庙之节。但其俗之异者,古礼三加,今惟一加也;其致祝之辞,务在贡谀,否则主人衔之。然冠礼今亦多不行。婚礼婚有纳采、问名之节,有纳徵,即附纳吉、请期之节,有亲迎之节但其俗之异者:所用羊、酒,羊忌黑眼,酒必以醇为贵。其馈妇家以果、面、合欢酒也,妇家受之,而易酒以水,又插以箸也。其亲迎也,妇翁宾之,必馈婿函金,婿方食,谓之“开口礼”,否则婿不食也。女子将归也,立于石上,曰“踏实地”,且掷箸母怀,母以襟受之,曰“留财”。女至婿门,以红毡铺之,令足不履地,有人授宝瓶于女,令女抱之。宝瓶者,中贮五谷、金银也。翼日,婿行谢亲礼,妇翁食以馎饦,两角相抱,谓之“抄手”,象婿容也。三日之内,妇家馈饭,第三日为女行馁饭之礼,长皇中加以油蜜,欲其亲之甘而易人也。九日,女归宁,婿亦偕之,曰“回门”。次日,馈以财物,婿携归,谓之“偷富贵”云。丧礼丧有三日而殓之节,有五日、七日服成受吊之节,有期年小祥之节,有再期大祥之节,有中月而禫之节,有二十七月而服除之节。其葬不拘时月,亦有渴葬、怠葬之失焉。自期以下,各合古礼。但其俗之异者:得良槚必相贺也。丧日计至七,用浮屠教饭僧施食;高门富室门外架木为屋,制三木斛以作基,编巨竹笮以成壁,有米、面、菜三山,有金银箔五球,穷极奇丽;戚属勼众题铭旌,设乐张饮,谓之“暖伴”。葬日,刍灵繁盛,一方相氏或费布泉(帛)二三百匹。又有搭随赠会者。家有戴白老亲,则十人为会,每月敛钱若干数,因母得子,一家有事,以举钱赒之,九家且效奔走焉,此则《周礼》其犹醵欤。祭礼凡祭多用四时仲月。前月下旬之首,有择日、告家众具修之节。春有荐韭之节,佐以卵;夏有荐麦之节,佐以鱼;秋有荐黍之节,佐以豚;冬有荐稻之节,佐以雁。忌日必祭,展墓必祭。依古之制,无俗之失。岁时民俗正月“元旦”,履端之辰也。夜半各起,口沭(栉沐)口(盥)漱,陈牲醴,焚寓钱,祝天地,祭影堂,换桃符,贴黄纸,张门神守户,曰“炭将军”,逐疲(疫)也。衣地以芝麻秸,祛邪也。焚辟秽丹,放驱魔炮,刻木为匙,悬匏于户,福来灾去矣。是日也,士庶冠服修洁,姻友则投笺互拜,曰“拜年”。三日内,米面不得生饮,必预储其熟,客来咄诺(嗟),无仓猝忧,至泛泛者亦只留名纸焉。当五鼓时,不卧而嚏,嚏则急起,卧嚏者病兆也;不卧而语,言亦不应户外呼,曰呼者鬼也。夙兴,啖黍糕,曰“年年糕”;啖马齿菜,借齿音为时,新年好时来也。用新箸啖驴肉,名曰“嚼鬼”。有祈目明者,于“元旦”竖竹竿于庭,竿头荫以松柏枝,夜悬灯,谓“天灯”。家家设几围箔,虔奉真宰神牌,谓之“天地棚”,甘日乃撤。十五日,“上元节”。作芦轩,张花灯,放花炮,戏秋千,奏萧鼓。灯谜、诗联,在在斗奇,男女过济桥度厄。十九日,是日也,名曰“填仓日”。农人积粟之处,燃灯设祭以祈豊(丰)。其女归宁,是日亦必返夫家,谓之“添丁”。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姻亲互饷细面,曰“龙须面”。初二日,取豆火炙之,以压毒虫。是日谓之“龙抬头”,女多归宁。三月“清明节”,黎明插柳于户,男妇扫墓,提壶絜(挈)榼,车后挂纸钱,粲粲然满道也。新妇尤盛妆行拜坟礼。新冢则前日“寒食节”哭奠,葬已过三年者始益土丘垄而高大之。祭毕,以纸钱表墓,复标挂纸幡于冢。四月八日,是日为如来出世日。名刹禅院,祈禳甚众,有以熟大豆贮柈中,听人手拈,谓之“结缘”。于是王瓜初生摘售,谓之“进鲜”。五月初五日,谓“天中节”。各贴灵符于堂,悬天师像于庭,以避瘟疫。门插艾虎,酒泛菖蒲,角黍相遗。儿童系五色缕于手足。六月初六日曰“天贶节”。各于日未出时火炙小麦面,微黄色投百沸汤中,入以糖食之,云去(祛)热湿,免目疾。午时晒衣物,虽老儒破书、贫妇敝缊,反复承日先(光)不已(已)。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河南省
郑州市
开封地区
新乡地区
安阳地区
商邱地区
周口地区
许昌地区
驻马店地区
信阳地区
南阳地区
洛阳地区
湖北省
武汉市
黄石市
孝感地区
黄冈地区
咸宁地区
荆州地区
宜昌地区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郴州地区
衡阳市
零陵地区
邵阳市
怀化地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常德地区
益阳地区
广东省
广州市
佛山市
韶关市
惠阳地区
梅县地区
汕头市
佛山地区
湛江地区
肇庆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地区
河池地区
柳州地区
桂林地区
梧州地区
玉林地区
钦州地区
百色地区
海南省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