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识读物薄伽梵歌论

薄伽梵歌论

薄伽梵歌论

定 价:¥45.00

作 者: (印)室利·阿罗频多(Sri Aurobindo)著;徐梵澄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编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标 签: 文化与传媒

ISBN: 9787100022644 出版时间: 2003-12-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0cm 页数: 678 字数:  

内容简介

  室利·阿罗频多的《薄枷梵歌论》(EssaysontheGita)原著英语,凡两系。皆发表于其个人杂志名《圣道》(Arya)者。第一系自1916年8月至1918年7月之文,经作者修订成书,为单行本,历其生平凡五版(1922、1926、1937、1944、1949)。第二系乃1918年8月至1920年7月所撰,亦修订单行,凡四版(1928、1942、1945、1949)。此两系之论文综合为一册,则始于纽约之《室利·阿罗频多丛书》,时在1950。南印度国际教育中心,则亦出版两系综合之单行本,时在1959,再版于1966。后此,则有《室利·阿罗频多全集》三十巨册出版,乃纪念其百年诞辰者(1972)。此《薄枷梵歌论》在其中为第十三册。此书中文译本,成于1953年。原意在“述”而非“译”。于是有合并之篇,有新编之节,有移置之句,有润色之文。其存而未出者,凡六章(在原文第一系中,为第二、三、五、六、七、十六章)。当时以为此诸章内容,与吾华现代思想相距过远,出之适成扞格,反累高明。故留之以俟来哲。姑求出其邃义弘旨,无损无讹。自第十三章之后,渐次逐字直译,直至全书之末。然非纯全译本也,故签署曰“述”。《薄枷梵歌》中文译本,初版由香港发行,时在1957年2月,再版由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时在1990年6月,较初版于经文微有修订,余注释等为译者所加者,概仍其旧。1992年秋徐梵澄识于北京

作者简介

  柏拉图(约公元前482-374年),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柏拉图承先启后,著述颇丰,前后共著对话25篇,其中大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对话者,对话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为西方文化经典中之经典。国内见译不多,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巴曼尼得斯篇》和《理想国》。

图书目录

    第一系
    一、大综合论
    二、教义中心
    三、俱庐之地
    四、战斗与人生
    五、僧佉与瑜枷
    六、僧佉、瑜枷与韦檀多
    七、智慧意志之瑜枷
    八、行业与牺牲
    九、牺牲之意义
    十、牺牲之主
    十一、神圣行业之原则
    十二、降世论
    十三、神圣出生与神圣行业
    十四、神圣工作者
    十五、平等性
    十六、平等性与知识
    十七、自性决定论
    十八、超出自性之三德
    十九、涅槃与世间行业
    二十、行业瑜枷要义
   第二系
    第一部
     一、二分自性
     二、敬爱与智识之综合
     三、至上神圣者
     四、秘密中之秘密
     五、神圣真理与大道
     六、行业,诚敬与智识
     七、《薄枷梵歌》之至言
     八、变是权能中之上帝
     九、神能论(Vibhuti)
     十、世界精神观(上篇)——时间为毁灭者
     十一、世界精神观(下篇)——论其双方面
     十二、道与敬爱者
    第二部
     十三、田与知田者
     十四、超出三德
     十五、三补鲁洒
     十六、精神作用之充实
     十七、提婆与阿修罗
     十八、三德、信心、工作
     十九、三德、心思、工作
     二十、本性与自法
     二十一、趋向无上秘密
     二十二、无上秘密
     二十三、《薄枷梵歌》义理核心
     二十四、《薄枷梵歌》之使信
          附:薄枷梵歌
   1988年中译本序言
   1957年海外初版序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注  释
    释辞(义译)
    释辞(音译)
    释名——人名
    释名——神名
    释时
    释器
    释木
    征引(一)
    征引(二)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