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国家法、宪法宪法学原理

宪法学原理

宪法学原理

定 价:¥38.00

作 者: 朱福惠主编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丛编项: 高等院校法学教材
标 签: 宪法

ISBN: 9787508603513 出版时间: 2005-02-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4cm 页数: 0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我国宪法的最新修订,以宪法学的重要原理为架构,对支撑宪法规范的宪法基本知识和原理进行了深入讲解和分析,使读者可以系统、全面地把握宪法学重要的知识和理论,深刻地领会宪法典和其他宪法规范。同时,本书抓住宪法学研究中的核心和热点,重点分析论述了对政府权力的规范、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宪法的实施等问题,引证了国内外该领域最为流行的学说,并紧密地联系我国宪政建设的实践,对于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和宪政建设的完善,均有可资参考的价值。对读者把握宪法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朱福惠,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人权法、行政组织法。代表作品有:论文《论宪政秩序》《宪法价值与功能的法理学分析》,专着《宪法至上::法治之本》《宪法与制度创新》,主编教材《宪法学新编》,参编教材《宪法学》。占美柏,暨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法理学。代表作品有:《宪政的价值构成与宪政的合理性分析》、《社会开放与当代中国的宪法发展》、《在文本与现实之间:关于“五四宪法”的回顾与反思》等论文。郑琼现,中山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和法律思想,代表作品有:《虚构的“儒家重义轻利”论》、《论我国宪法司法的前卫意识》、《中西宗教伦理的宪政意义》等论文。周刚志,厦门大学法学院讲师、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原理、行政法。代表作品有:《论法律家与法学家的思维范式》、《论行政解释行为》等论文。

图书目录

第一编总论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与特征……………………………………………………………3第一节宪法的概念3一、宪法词义的演变二、近现代的宪法概念第二节宪法的特点4一、宪法的根本法特征二、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三、宪法规范的特点四、宪法结构的特点第三节宪法的类型 10一、宪法形式上的分类二、宪法实质上的分类第二章 宪法的价值与功能……………………………………………………………14第一节宪法的价值14一、我国宪法学者对宪法价值的认识二、宪法的价值体现第二节宪法的功能 19一、宪法功能的含义二、宪法功能的表现第三章 宪法的创制与变动……………………………………………………………26第一节宪法创制26一、宪法创制的概念二、宪法创制权三、宪法创制程序第二节宪法变动33一、宪法变动的概念二、宪法的正常变动三、宪法的非正常变动第四章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趋势……………………………………………………39第一节宪法的产生39一、宪法产生的概念二、近代宪法产生的原因三、宪法产生的规律第二节宪法的发展趋势48一、福利政府危机与宪法的发展趋势二、经济全球化与宪法的发展趋势第五章 宪法的基本原则………………………………………………………………56第一节 宪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56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二、宪法的基本原则在不同国家间的区别第二节人民主权原则 58一、人民主权原则的创立与发展二、宪法对人民主权原则的确认第三节基本人权原则 60一、人权理论的形成二、宪法对基本人权原则的确认第四节法治原则 63一、法治的含义二、宪法对法治原则的确认第五节分权与制衡原则 67一、分权学说的产生及其理论争议二、三权分立原则在宪法中的表现第二编政府.第六章有限政府原理…………………………………………………………………75第一节政府概说75一、政府的概念与特征二、政府的起源三、政府职能第二节有限政府80一、政府的分类二、有限政府的含义三、有限政府的合法性第三节有限政府的理论及其发展84一、有限政府理论的萌芽二、有限政府学说的形成三、有限政府原理的发展第七章 政府权力的形成………………………………………………………………92第一节政府权力的来源92一、专制政府之政府权力的来源二、民主政府之政府权力的来源三、关于政府权力来源的宪法规定第二节政权组织形式95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三、我国宪法中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规定第三节选举制度 100一、选举制度概述二、选举制度的功能三、我国宪法以及相关法律关于选举制度的规定第四节政党制度 107一、政党与政党制度概述二、政党制度的分类三、政党制度的功能四、我国宪法关于政党制度的规定第八章 中央政府……………………………………………………………………114第一节国家元首 114一、国家元首的概念与特征二、国家元首的类型三、国家元首的职权四、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元首的设置第二节立法机关118一、立法机关概述二、立法机关的组织体制三、立法机关的职权四、我国宪法关于立法机关的设置第三节行政机关126一、行政机关的概念二、行政机关的体制三、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四、行政机关的职权五、我国宪法关于行政机关的设置第四节 司法机关 130一、司法机关的概念和特征二、法院的组织体制和法官制度三、检察机关的属性及其体系设置四、我国宪法关于司法机关的设置第九章地方政府……………………………………………………………………139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 139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第二节我国宪法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规定 144一、我国实行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二、行政区域划分第三节我国宪法关于地方制度的规定 147一、地方制度概述二、地方政府三、普通行政区域四、民族自治地方五、特别行政区第四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62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特点二、居民委员会三、村民委员会第三编公民的基本权利第十章人权与公民基本权利………………………………………………………169第一节人权 169一、人权的宪政意义二、西方人权传统三、中国的人权观第二节公民与国籍176一、公民的概念及其含义二、公民身份的历史演变三、国籍第三节公民基本权利 182一、概念二、特征三、分类第十一章 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187第一节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与自由 187一、平等权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三、表达自由四、诉愿权第二节人身权利和自由 199一、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三、住宅不受侵犯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五、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第三节经济、社会、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 205一、财产权二、社会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三、劳动权四、受教育的权利五、文化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第四节特定人的权利216一、保障妇女的权利二、残疾人的权利的保护三、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四、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第十二章 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219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历史回顾219一、近代社会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二、现代社会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和扩展第二节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法理分析22l第三节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原则 223一、限制的必要性二、限制的适度性三、限制的平等性四、限制的合法性第十三章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230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观念 230第二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模式 233一、近代西方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模式二、近代中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模式三、我国现行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模式第三节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制度236一、立法制度二、行政权控制制度三、司法制度四、其他公权力的制约制度第四编宪法的实施。第十四章违宪责任…………………………………………………………………241第一节 违宪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241一、违宪责任的概念二、违宪责任的特征第二节违宪责任的主体242一、违宪责任的主体界定标准二、违宪责任的主体范围第三节 违宪责任的种类和形式 244一、违宪责任的种类二、违宪责任的形式第十五章 违宪审查的功能…………………………………………………………247第一节违宪审查与宪法至上 247一、美国的司法审查与宪法至上二、奥地利的宪法法院与宪法至上三、德国和法国的违宪审查与宪法至上四、俄罗斯的完法法院与宪法至上第二节违宪审查与人权保障249一、根据人权的分类来确定法律的违宪二、目的审查标准三、手段审查标准四、字面审查标准第三节宪法审查与民主252一、违宪审查与麦迪逊式民主二、违宪审查与卢梭式民主三、中国的违宪审查模式与民主理念第四节违宪审查与权力配置255一、违宪审查与三权分立的矛盾二、违宪审查与权力来源正当性的悖论三、违宪审查的合理性第十六章 违宪审查的模式…………………………………………………………257第一节立法机关审查模式 257一、英国的议会制审查模式二、前苏联的最高权力机关审查模式三、立法机关审查模式评述第二节普通法院审查模式 259一、普通法院审查模式的历史和现状二、普通法院审查模式的特点三、普通法院审查模式评述第三节专门机构模式26l一、专门机构模式溯源二、德国的宪法法院模式三、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模式第四节 中国的违宪审查264一、违宪审查模式的启示二、我国的违宪审查及存在的问题三、我国违宪审查的模式选择第十七章 宪法解释…………………………………………………………………271第一节宪法解释概述27l一、宪法解释的分类二、宪法解释的意义三、我国宪法解释的价值误区第二节 宪法解释的主体、程序和效力 274一、宪法解释的主体二、宪法解释的程序三、宪法解释的效力第三节 宪法解释的原则 278一、宪法解释的原则的主要功能二、宪法解释的内容原则三、宪法解释的形式原则第四节我国的宪法解释280一、解释的主体二、解释的实践三、解释的效果和问题四、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完善第十八章 宪法的执行与遵守………………………………………………………285第一节概述285一、宪法的执行与遵守的概念二、宪法的执行与遵守的条件第二节宪法的执行287一、依宪立法二、宪法的司法适用三、宪法的私法化第三节宪法的遵守294一、建立国家元首宪法宣誓制度二、执政党对宪法的遵守三、培养公民的宪法信仰总计297页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