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地方史志陈丕显回忆录:在“一月风暴”的中心

陈丕显回忆录:在“一月风暴”的中心

陈丕显回忆录:在“一月风暴”的中心

定 价:¥25.00

作 者: 陈丕显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208054370 出版时间: 2005-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303 字数:  

内容简介

  战争的年代,动荡的岁月,一个老革命家对于那个时代的回忆,构成了这本书。一些逐渐被我们遗忘的往事,通过他叙述的话语,渐渐清晰了起来,而一些弥足珍贵的老照片,也再次证明那个时代,他的足印。作者1965年起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本书以其亲身经历为主线,回忆了“文革”发动前江青等在上海的活动,“文革”发动过程中的一些情况,特别是上海“一月夺权”,作者被“打倒”囚禁八年以及后来得到“解放”重新工作,并于1975年调离上海赴京的经过。书中详实地揭露了林彪“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倒行逆施、伤天害理的罪行,也充分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四人帮”一伙的坚决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与高风亮节。<

作者简介

  陈丕显(1916-1995.8),福建上杭人,曾用名陈家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长汀县儿童局、福建省委儿童局、团中央儿童局书记,共青团闽赣地区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共青团赣南省委书记。1937年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局青委书记、青年部部长,中共苏中区委员会副书记、书记。1945年后,任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中共华中工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委员,新四军华中指挥部政委,苏北兵团、苏北军区政委。1949年后,历任中共苏南区委员会书记,苏南军区政委,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书记,上海警备区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第二至四届政协主席,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后,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湖北省革委会主任,武汉军区政委,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1983年6月-1988年4月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7年当选为中顾委常委。1990年被增聘为中国老龄委名誉主任。1993年6月当选为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名誉会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三、十四大代表。著有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苏中解放区十年》、《在“一月风暴”的中心》等。1995年8月2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同年9月10日,骨灰撒入上海吴淞口江水中。

图书目录


倾心交往五十年——胡耀邦和陈丕显的友谊(代序)
前言
第一章 溪云初起
    怀有“神圣使命”的女客人
    “大写十三年”与“十五年来成绩廖廖”
    《“有鬼无害”论》与“梁壁辉”的由来
    江青移植“革命样板戏”
    一段往事和江青的忌讳
    张春桥其人
    一出新编历史剧的政治背景 
    姚文元入伙
    柯庆施病逝,我第一次充当“信使”
    韦背江青意图,向北京、中南等地透风
    “上海紧急会议”罗瑞卿蒙冤
    毛主席点“要害”,江青请“尊神”
    二次充当“信使”,“二月提纲”挨批
    因病休养,风暴骤起
第二章 暴风骤雨
    “文革”初期的上海
    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叶群的一次电话和江青的两次请吃
    在陈老总家的“最后一顿晚餐”  
    安亭事件与王洪文其人
    《解放日报》事件,市委“后院起火”
    康平路事件
    周总理来电,临危受命;“一月风暴”袭来
    缅怀战友曹荻秋、陶勇同志
    我成了触发“二月逆流”的引言之一;老帅们大闹怀仁堂
第三章 囹圄八年
    遭受非法监禁,耿金章心怀鬼胎保我
    “四人帮”处心积虑要置我于死地
    所谓“反对柯庆施就是反对毛主席”
    莫须有的“政治历史问题”
    颠倒黑白,“红小鬼”变成“黑小鬼”
    强加给我“叛变投敌,充当特务、内奸”的罪名
    “侦控无产阶级司令部”冤案株连数百人
    颠倒是非造出个“陈海瑞下闽西”案件 
    “群众来信”引发的“《闽西报》事件”
第四章 浴火重生
    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搭上“末班车”,当了十八天的市革委会副主任
    向小平同志反映上海的问题,险遭不测
    “四人帮”垮台,我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部分资料来源和参考书目
编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