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国家法、宪法中国宪法导论

中国宪法导论

中国宪法导论

定 价:¥32.00

作 者: 刘茂林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法学精品课程系列教材
标 签: 宪法

ISBN: 9787301086988 出版时间: 2005-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40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宪法学的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以中国宪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吸收了宪法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宪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并探讨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系列重大的宪法问题。本书大体上可分为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学中的国家理论、公民与公民权利理论和从国家与公民相互关系中衍生出来的相关问题的理论等四部分。本书在内容、体例等方面做了全新的尝试。章前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以概括本章内容,提示重点、难点问题;章后附有近二十年有关本章的前沿问题、参考文献和思考题,以资读者思考和研究之用。<

作者简介

  刘茂林教授,男,1963年10月生,湖北天门人。1984年7月毕业于原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获宪法学硕士学位。现任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校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职评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省宪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武汉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术骨干,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3—6月,在伯尔尼大学、洛桑比较法所进行访问和讲学。刘茂林教授主要从事宪法基本理论、地方制度和农村法律发展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当代中国地方制度》、《中国宪法新论》、《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等著作7部;主编、参编国家和司法部、教育部统编教材7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改革与中国宪法发展》、《宪法学与宪法秩序》、《也谈宪法学体系的重构》等论文60余篇,多次获司法部、湖北省和武汉市优秀科研成果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8项。相关图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证据法学

图书目录

绪论
一、宪法学的研究范围
二、宪法学的理论体系
三、宪法学的研究方法
四、宪法学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宪法原理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第二节 宪法的结构
第三节 宪法的’作用
第四节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
第五节 宪法秩序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概述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 国家性质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
第三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四节 政治协商制度
第四章 政权组织形式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三节 我国的选举制度
第五章 国家结构形式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第三节 我国的地方制度
第六章 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概述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
第四节 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基本经济政策
第七章 国家基本文化制度
第一节 国家基本文化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文化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第二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五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第九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
第三节 国家主席
第四节 国家行政机关
第五节 国家军事机关
第六节 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第七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八节 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
第十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概述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
第十一章 国家标志
第一节 国旗
第二节 国徽
第三节 国歌和首都
缩略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