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理解(第二版)

自然语言理解(第二版)

自然语言理解(第二版)

定 价:¥59.00

作 者: (美)James Allen著;刘群等译;刘群译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国外计算机科学教材系列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121007552 出版时间: 2005-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6cm 页数: 52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特色:JamesAllen撰写的《自然语言理解》的第一版,成为自然语言理解教材方面的权威之作。基于作者的多年教学和研究经验,本书第二版的内容全面更新,水准达到更高的层次。《自然语言理解》第二版增加了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基于特征的上下文无关文法和chart句法分析器,为句法和语义处理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在chart句法分析的单一框架中,强化了对基本算法的讨论·大幅度扩充了语义学的覆盖面,强调了组合性解释,并深入探讨了关子语义学一般问题的新材料·添加了基子统计方法使用大规模语料库的内容,并定义了一个会话agent·添加了一个关于口语理解的附录,概述语音识别的基础知识·全面阐述了篇章问题和上下文相关解释问题·详尽探讨了基子合—的方法、辖域构造和语义驱动的句法分析本书是讲授自然语言理解的经典教材。书中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自然语言理解领域中使用的理论和技术,共分为句法处理、语义解释和上下文与世界知识三大部分。具体探讨了上下文无关文法、chart句法分析器、转移网络形式体系、逻辑形式语言、知识表示、篇章结构和语用推理以及会话agent等多方面的内容。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阐述清晰,简明易懂。世界多所院校采用本书作为自然语言理解的教材。对本领域的研究人员而言,本书也是一本优秀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JamesAllen,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计算机科学JohnH.Dessaurer讲席教授。他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自然语言处理达14年之久。作为AAAI会士,他在1985年至1989年获得了美国总统青年研究者奖项,另外,在1983年至1993年期间,Allen教授一直担任ComputationalLinguistice杂志的主编。

图书目录

第1章 自然语言理解引论
1.1 语言的研究
1.2 自然语言理解的应用
1.3 语言理解系统的评价
1.4 语言分析的不同层面
1.5 表示与理解
1.5.1 句法:句子结构的表示
1.5.2 逻辑形式
1.5.3 最终的意义表示
1.6 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组织
1.7 小结
1.8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1.9 习题
第一部分句法处理
第2章 语言学背景知识:英语句法概要
2.1 词语
2.2 简单名词短语的组成元素
2.3 动词短语与简单句
2.3.1 及物性与被动语态
2.3.2 语助词
2.3.3 从句补语
2.3.4 介词短语补语
2.4 再论名词短语
2.5 形容词短语
2.6 副词短语
2.7 小结
2.8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2.9 习题
第3章 语法及其分析
3.1 语法与句子结构
3.2 优秀语法的特征
3.3 自顶向下的句法分析器
3.3.1 简单的自顶向下句法分析算法
3.3.2 句法分析与搜索过程
3.4 自底向上的chart句法分析器
3.4.1 效率方面的考虑
3.5 转移网络语法
3.5.1 基于递归转移网络的自顶向下句法分析方法
3.6 自顶向下的chart句法分析
3.7 有限状态模型与词语形态处理
3.8 语法与逻辑程序设计
3.9 小结
3.10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3.11 习题
第4章 特征与扩充语法
4.1 特征体系与扩充语法
4.2 英语的一些基本特征体系
4.2.1 人称和数的特征
4.2.2 动词形式特征和动词次范畴
4.2.3 二元特征
4.2.4 特征的默认值
4.3 词语形态分析和词典
4.4 采用特征的简单语法
4.5 基于特征的句法分析
4.6 扩充转移网络
4.6.1 简单陈述句的ATN语法
4.6.2 寄存器的预设置
4.7 确定子句语法
4.8 广义特征体系与合一文法
4.8.1 形式化拓展:特征的有向无环图结构
4.9 小结
4.10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4.11 习题
第5章 自然语言的语法
5.1 助动词和动词短语
5.1.1 被动句式
5.2 语言中的移位现象
5.3 上下文无关文法中的疑问句处理
5.3.1 带缺位的句法分析
5.4 关系从句
5.5 ATN中的保留机制
5.5.1 方法比较
5.6 缺位索引方法
5.7 小结
5.8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5.9 习题
第6章 通向高效的句法分析
6.1 句法分析中人的优选策略
6.1.1 最小附着原则
6.1.2 右关联原则
6.1.3 词汇优先原则
6.2 对不确定性进行编码:移进归约句法分析器
6.2.1 确定句法分析器的状态
6.2.2 移进归约句法分析器
6.2.3 移进归约句法分析器与歧义性
6.2.4 词汇的歧义性
6.2.5 有歧义的句法分析状态
6.3 确定型句法分析器
6.3.1 心理学上的有效性说明
6.4 高效的歧义表示技术
6.5 浅层句法分析
6.6 小结
6.7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6.8 习题
第7章 歧义消解的统计方法
7.1 概率论基础
7.2 概率估计
7.2.1 评测
7.3 词性标注
7.3.1 Viterbi算法
7.4 词汇概率的获取
7.5 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
7.6 最佳优先句法分析
7.7 简单的上下文相关最佳优先句法分析器
7.8 小结
7.9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7.10 习题
第二部 分语义解释
第8章 语义和逻辑形式
8.1 语义和逻辑形式简介
8.2 词义与歧义
8.3 基本逻辑形式语言
8.4 逻辑形式中的歧义表示
8.5 动词与逻辑形式中的状态
8.6 论旨角色
8.7 言语行为与内嵌句
8.8 定义语义结构:模型论
8.8.1 句子间的语义关系
8.8.2 情态运算符与可能的世界语义
8.9 小结
8.10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8.11  习题
第9章 句法和语义的衔接
9.1 语义解释与组合理论
9.2 带语义解释的简单语法和词典
9.3 介词短语与动词短语
9.4 词汇化语义解释与语义角色
9.4.1 层次词典
9.5 简单疑问句的处理
9.5.1 介词短语的特殊疑问句
9.6 特征合一的语义解释
9.7 用逻辑形式生成句子
9.8 小结
9.9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9.10习题
第10章 歧义消解
10.1 选择限制
10.2 用选择限制进行语义筛选
10.3 语义网络
10.4 统计词义消歧
10.4.1 搭配与互信息
10.5 统计语义优选
10.6 组合消歧方法
10.7 小结
10.8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10.9 习题
第11章 语义解释的其他策略
11.1 语法关系
11.2 语义语法
11.3 模板匹配
11.4 语义驱动的分析技术
11.5 小结
11.6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11.7 习题
第12章 辖域指定与名词短语的解释
12.1 辖域指定现象
12.1.1 对量词进行分类
12.1.2 进行辖域判定
12.1.3 横向辖域判定
12.1.4 横向辖域歧义解析
12.1.5 纵向辖域关系
12.2 定指描述与辖域指定
12.3 句法分析过程中进行辖域指定的方法
12.3.1 一个例子
12.4 互指与绑定约束
12.4.1 和全称量词的相互影响
12.4.2 计算互指约束
12.5 形容词短语
12.5.1 形容词比较级
12.6 关系名词与名词化
12.7 其他语义问题
12.7.1 不可数名词
12.7.2 泛指
12.7.3 意愿运算符与辖域解析
12.7.4 名词-名词修饰语
12.8 小结
12.9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12.10 习题
第三部分 上下文和世界知识
第13章 知识表示和推理
13.1 知识表示
13.1.1 推理的类型
13.1.2 推理技术
13.2 基于一阶谓词演算的知识表示
13.3 框架:表示固定模式的信息
13.3.1 带约束的槽
13.4 处理自然语言中的量词
13.5 时间和动词的体态类
13.5.1 时态的表示
13.6 基于逻辑的表示方法中的自动演绎
13.7 程序语义学与问答系统
13.8 综合的知识表示方法
13.9 小结
13.10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13.11 习题
第14章 局部篇章上下文和指代
14.1 定义局部篇章上下文和篇章实体
14.1.1 生成篇章实体
14.1.2 全称量词辖域内的不定指性名词短语
14.2 一个基于历史记录列表的简单回指模型
14.3 代词和中心
14.3.1 寻找可能的先行词
14.4 定指性描述
14.4.1 存在性解读和间接指代
14.5 定指性指代和集合
14.5.1 集合元素的指代
14.5.2 全称量词和集合
14.6 省略
14.6.1 关于省略的句法约束
14.6.2 基于语法的算法
14.6.3 语义的倾向性
14.7 表层回指
14.8 小结
14.9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14.10 习题
第15章 使用世界知识
15.1 使用世界知识:保持前后连贯性
15.2 与期望进行匹配
15.2.1 尝试1:从期望中证明解释
15.2.2 尝试2:从解释中证明期望
15.2.3 基于等价性的技术
15.2.4 基于溯因推理的技术
15.3 指代和匹配期望
15.4 使用关于行为和因果关系的知识
15.5 脚本:理解固定模式的情境
15.5.1 脚本和角色的实例化
15.6 使用层次化的规划
15.7 基于行为-结果的推理
15.7.1 规划推理算法
15.7.2 算法的一些局限
15.8 使用关于理性行为的知识
15.8.1 规划更新
15.8.2 基于执行的更新
15.8.3 目标更新
15.9 小结
15.10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15.11 习题
第16章 篇章结构
16.1 篇章结构的必要性
16.2 切分和提示语
16.3 篇章结构和指代
16.4 篇章结构和推理的关联
16.5 篇章结构、时态和体态
16.6 管理关注栈
16.6.1 处理篇章状态
16.6.2 确定栈的更新
16.6.3 结构化的提示语
16.7 例子
16.8 小结
16.9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16.10习题
第17章 会话agent
17.1 会话agent的必要组成部分
17.2 作为多agent活动的语言
17.3 认知状态:信念的表示
17.3.1 关于其他agent所持信念的知识
17.4 认知状态:期望、意图和规划的表示
17.5 言语行为和交流行为
17.6 规划交流行为
17.7 交流行为和意图判别
17.8 对话中意图的来源
17.9 识别语内表现行为
17.10 篇章层次的规划
17.11 小结
17.12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
17.13 习题
附录A 逻辑和模型论语义学介绍
附录B 符号计算
附录C 语音识别与口语
参考文献
索引
正文中使用的符号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