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王蒙活说红楼梦

王蒙活说红楼梦

王蒙活说红楼梦

定 价:¥25.00

作 者: 王蒙著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四大名著

ISBN: 9787506332835 出版时间: 2005-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243 字数:  

内容简介

  见到自己的所爱就如同见到了自己的前生、现世与未来,如同见到了自己的灵魂、形影与存在,他能不要求对方与自己保持完全的一致吗?????脂粉丛中乃宝玉之逆旅,浮生梦里有姐妹之真情,这才是贾宝玉。????悲剧不仅在于有情人终不成眷属。悲剧还在于这比生命还强烈的爱情成为的的确确的灾难。这爱情本身,充满着猜疑、挑剔、责备、愁苦、嫉妒、怨嗟和恐惧。????薛宝钗的表现堪称是文化理想的化身:进退有据,刚柔得度,行止得体,藏用俱时。这被害是一种政治家的素质。????林黛玉的钟情、嫉妒、多疑、纠缠、惧怕、林黛玉的病态,表现了许多弱者的内心,表现了许多强者深藏的、潜意识中不愿人知的一面内心。????一个家族,一个个人,他的政治资源很难离开背景、德行、功劳、本领、人气、上层的宠爱、资历这七样。这些方面贾府不是零就是负。????探春的庶出不白庶出,她早已学会了在不利情况下捍卫自己的尊业。她敢于斗争,一个耳光的清脆响声永垂天地。????《红楼梦》对于先锋们,永远先锋。对于时尚者,永远时尚。对于少女,永远少女。对于忧患老人,永远地老天荒。

作者简介

  王蒙,早年在北京师范附小、平民中学和北京河北高中读书。 194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自1953年起创作了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开始其文学创作生涯。 1956年创作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因作品受到批判,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长期在北京市郊区从事体力劳动。 1962年,在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 先后发表短篇小说《夜的眼》、《说客盈门》、《哦,穆罕默德.阿麦德》、《春之声》、《风筝飘带》、《坚硬的稀粥》和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相见时难》等近百部;发表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和“季节”系列的《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及诗集《旋转的秋千》,出版有文学评论集《当你拿起笔》、《创作是一种燃烧》和古典文学研究著作《红楼启示录》、《双飞翼》等。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

图书目录


前言
石与玉
[关于书名 ]最好的书名当然是《石头记》,石头云云,最质朴,最本初,最平静,最终极也最哲学;同时又最令人欷嘘不已。
[通灵宝玉 ]玉的本质、来源、归宿都是石头,只这么一想,你就开阔了、平静了、惆怅了、悲哀了也升华了。
[宝玉摔玉]见到自己的所爱就如同见到了自己的前生、现世与未来,如同见到了自己的灵魂、形影与存在……他能不要求对方与自己保持完全的一致吗?
[你的脖子上挂着什么]黛玉最伟大,她脖子上什么都没有;她为之伤心、疑惑、悲哀,她不懂以无胜有的道理:她时时感到的是一无所有在一应俱全前面的弱势。
贾宝玉论
[“弄性”与“常情”]“富贵闲人”既是对人生的浪费、人性的异化,又是对人生的尽情体味,尽情咀嚼,是人性的某种自由发展。
[聚到最后一刻]在痛苦的、绝对不希望获得第二次体验的人生之后,是绝对的虚空,也只要绝对的虚空而再不要些许的哆嗦与沾连。茫茫人生苦海中唯一的慰藉便是众人的或各人的眼泪,是女孩子爱自己的真情。
[泛爱:为艺术而艺术]他追求的恰恰是此生此时此地的情感的依偎,他追求的是情感交流相知温暖沉醉的瞬间,他追求的是短暂的幸福与彻底的结束。脂粉丛中乃宝玉之逆旅,浮生梦里有姐妹之真情,这才是贾宝玉,
[专爱:为人生而艺术]泛爱之中又有专爱,当然是林黛玉。宝玉黛玉思想情感的契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爱情的品位,这是知泪知哀知寂寞的爱情。
[“前佛老”情思]宝玉的这些思想感情来自他自己的性情……来自活跃在他的青春的俊秀的身体内的种种爱欲、追求、生命活力与聪明灵秀。
[零作为] 在贾府的矛盾重重、明争暗斗之中,贾宝玉享受着置身局外的逍遥,却也咀嚼着事事受制于人、不但做不成任何事连建议权发言权也没有的寂寞与孤独。
[爱就是病  病就是爱]在不准爱的环境中,爱导致病,爱就是病,宝玉爱得深也病得深,爱得痛也病得痛。反过来说病就是爱,写宝玉的病,正是写宝玉的爱。
[辩证而矛盾的幻想]伟大的使命与卑琐的命运的矛盾,本来可能有的辉煌崇高的位置与终于一无位置二无用场的矛盾,这是十分窝心的。
[结语]贾宝玉是一种“多余的人”、一种“局外人”、  “逍遥派”,一种忙忙叨叨的孤独者、智慧苦果的咀嚼者,一种能言语而不能行动的人,一个堂吉诃德、一个殉情者……
天情的体验
[天情] 天情是天生的情种,  自来的感情化、情绪化人物,超常的、天一样大的即弥漫于宇宙之间的强烈情感。
[宿命超常的爱情]还泪的故事不是真的,然而只有这个故事才能概括宝黛爱情的最超常最动人最有特色的性质。而且它是荚的,是深挚动人的,它是感情的负载、抒情的假代,而不是实在的记录。
[自由与辖治]情感出自双方的自由选择也罢,一旦成为强烈的、蚀骨的、无可推敲(不能讲价钱)、无可理解(用逻辑推理解释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能逆转不能更替而又弥漫在自己的整个生活之中,甚至是决定着自己的整个生活道路的“辖治”之后,它不是像命运一样威严、像命运一样铁定、像命运一样至高至上、像命运一样来自至上的苍天吗?
[恋爱至上]茫茫人海,艳艳群芳,都是不相干的难相通的不重要的陌路客,只有一个人能与他分享这深层的孤独和痛苦,与他共同咀嚼这旁人看来只是傻只是狂只是不肖只是无能只是呆病根的生命的大悲哀大遗憾大虚空,当然这个人不是别人,只能是林黛玉。
[唯一“知哀”]对抗人生的寂寥与痛苦,对抗环境的污浊与黑暗, 宝玉、黛玉选择了基于真情而相互奉献、相互寻求、相互结盟而实际上最终是以身殉情的道路。
[天情的物质化]善哉黛玉之眼泪也,形而下的泪水包含着形而上的悲伤。正是:无端洒泪端端泪,有句常悲句句悲!
[精神酷刑]悲剧不仅在于有情人终不成眷属。悲剧还在于这比生命还强烈的爱情成为的的确确的灾难。这爱情本身,充满着猜疑、挑剔、责备、愁苦、嫉妒、怨嗟和恐惧。
[黛玉的烦]有多少爱就要求多少回应。你有真心,我有真心,反生出诸多烦恼,反生出黛玉的胡搅蛮缠不可理喻!嫉妒心从爱心生,丑从美生,这也是感情的辩证法。
[意淫即情]情与性虽不可分,毕竟是性欲的极大升华。宝黛关系中、推动宝玉如此多情地对待黛玉的内趋力中当然有性的作用,但整个说来宝玉对黛玉最为纯情。纯情之于性,则有许多约束与大大为之诗化。纯情来自对自己深爱的异性的一种尊重。
[恨与痴互不相通]从爱出发,走了一遭,剩下的只有恨……这种情的悲剧性,十艮与痴的至死互不理解互不相通,是比离异、争斗、嫉妒乃至奥赛罗式的误会情杀、罗密欧和朱丽叶式的双双殉情等等都更加悲剧的悲剧性。
 
钗黛合一新论
[四种评价]  
[文学人物的评析角度]  
[选择的困惑]
[薛宝钗精神]
[林黛玉精神]
[美而不美 善而不善]
《红楼梦》中的政治
[政治主题]
[权力格局]
[政治人物与政治事件]
“抄检大观园”评说
[前四十回与其后的四十回]
[探春的历史性评价]
[王夫人之惑]
[王熙凤的角色]
[探春及其他人在抄检中]
[简单的结论]
……
《红楼梦》纵横谈
《红楼梦》的自我评价
《红楼梦》的研究方法
青春与时尚的《误读红楼》
占领你的一生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