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研究

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研究

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研究

定 价:¥17.00

作 者: 周勤淑,赵学清主编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社会主义社会

ISBN: 9787503517518 出版时间: 1998-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368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研究》简介

作者简介

暂缺《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I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一 近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分配问题的理论遗产
    二 马克忌主义的分配观
    三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的逻辑思路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的分配及其后果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的分配状况
    一 生产要素的定义及其特征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生产要素的分配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观生产要素的分配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分配的后果
    一 社会成员在客观生产要素所有权上的某种不
    平等
    二 社会成员在主观生产要素占有上的不平等
    三 决定于生产要素分配的三大利益群体的形成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客观生产要素的分离及
    其性质
   第三章 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商品形式与要素价格
    第一节 劳动力与客观生产要素结合的商品形式
    一 社会分工和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商品形式
    二 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
    形式
    三 交易费用与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形式
    第二节 企业组织形式与主客观生产要素的结合
    一 生产力水平与企业组织形式
    二 主体拥有的或能够动员的客观生产要素的量
    决定着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三 企业组织形式与主客观生产要素的结合
    第三节 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 企业和劳动力所有者的交换关系与工资率‘
    二 企业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与利息率
    三 劳动的土地生产力和地租率的形成
   第四章 市场对企业的初次分配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与市场初次分配
    一 企业的运营
    二 市场对企业的初次分配
    三 价格的分配功能
    第二节 非完全竞争市场与市场初次分配
    一 完全垄断市场与币场对企业的初次分配
    二 寡头垄断币场与币场对主业的初次分配
    三 垄断竞争币场与市场对企业的初次分配
    第三节 企业内部分配
    一 市场对主业初次分配的实质
    二 企业内部分配的过程
   第五章 政府对市场初次分配的调节
    第一节 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主要源泉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差距
    第二节 政府对市场初次分配的调控
    一 政府对市场初次分配过程的调控
    二 政府对币场初次分配结果的调控
    三 社会主义币场经济条件下的居民收入分配
    原则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的特征
    第一节 社会主义要素报酬原则与资本主义“三
    位一体”公式的联系和区别
    一 两个分配公式在前提条件上的联系和区别
    二 两个分配公式的联系
    三 两个分配公式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 社会主义要素报酬原则和按劳分配的联
    系和区别
    一 社会主义要素报酬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的
    区别
    二 社会主义要素报酬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的
    联系
   第七章 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的个人收入分配
    第一节 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与收入分配方式的
    转变
    一 资源配置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的一般联系
    二 贸源配置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着分
    配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变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的特点
    一 价格从实现计划的筹码逐步向资源配置和
    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过渡
    二 居民的收入来源从单一的工资(薪水)收
    入逐步向劳动收入为主的多种要素收入
    过渡
    三 政府对居民收入的控制由原有体制下的直
    接控制逐步向间接控制过渡
    四 居民收入从低层次的相对平等逐步向居民
    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过渡
    第三节 经济体制转变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问
    题和对策
    一、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居民收入分配上存在的主
    要问题
    二 经济体制转变时期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对策
    Ⅱ实践篇
   第八章 要素报酬原则在农村收入分配中的实现
    第一节 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农村收入分配
    的设想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农树收入分配
    的设想
    二 列宁对社会主义农村收入分配理论的贡献
    第二节 建国以来农村收入分配方式的回顾与分析
    一 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收入分配
    二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收入分配
    三 几点启示
    第三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配方式与要素报酬原
    则
    一 对包干到户收入分配方式的种种解释
    二 包干到户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分配与结台
    三 包干到户的分配原则:按所投入的生产要素
    分配
    四 完善包干到户分配机制的措施
    第四节 要素报酬原则在农村股份合作经济中的实
    现
    一 农村内部资产关系的变化与股份合作经济的
    兴起
    二 股份合作经济的分配机制
    三 完善股份合作经济分配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解
    决的同题
    第五节 完善要素报酬原则在农村收入分配中实现
    的对策与建议
    一 把要素报酬原则作为衡量农村收入分配公平
    与否的依据
    二 积极培育生产要素市场
    三 加大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扶贫工作的力度
   第九章 国有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及其报酬
    第一节 要素报酬在国有企业中的初步确立
    一 国有企业内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发展
    过程
    二 基本结论
    第二节 资本要素及其报酬
    一 资本要素的主要内容
    二 资本要素的构成
    三 资本要素报酬的实现形式
    第三节 劳动要素及其报酬
    一 劳动要素属性
    二 工资的确定
    三 工资的实现形式
    第四节 土地和经营要素及其报酬
    一 土地要素及具报酬
    二 经营要素及其报酬
    第五节 完善国有企业要素报酬的思考
    一 目前国有企业要素报酬实现的缺陷
    二 影响和制约国有企业要素报酬得到真正体现
    的主要原因
    三 完善国有企业要素报酬的星本思路
   第十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报酬原则与政府收入
    宏观调控的耦合
    第一节 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格局与加强政府宏
    观调控的总体模式
    一 当前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
    二 加强对居民个人收入宏观调控的总体模式
    第二节 居民收入分配的政府行为之一:最低工
    资制和税收调节
    一 最低工贸的确定
    二 居民收入水平的税收调节
    第三节 居民收入分配的政府行为之二:社会保障
    一 社会保障的特征和功能
    二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三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
    四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