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续篇)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续篇)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续篇)

定 价:¥29.00

作 者: 陈明远 著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丛编项: 文汇原创丛书
标 签: 文化评述

ISBN: 9787806769539 出版时间: 2006-02-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小16开 页数: 299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的国家,知识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而知识分子的经济生活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1世纪开始以来,我国知识分子的待遇明显提高。但在过去的那个20世纪里,我国知识阶层的生活状况却是几经曲折,中期逐步贫困化,以至于发生脑体倒挂的怪现象,这已是毋庸置疑、不可回避的历史真相。那么,以往我国知识阶层贫困化的历程是如何呢?今后又怎样争取合情合理的致富方式呢?让我们的目光倒流回上个世纪吧……以自己学到的知识来“为人民服务”,是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神圣职责;而人民币则是新中国对于知识分子的回报,是提供知识分子工作与学习的必要条件。本书反思了整个20世纪,我国知识阶层的生活状况以及人民币的变迁。

作者简介

  陈明远,主要著作,1980年《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1982年《语言学和现代科学》、1983-1986年《中国话听力》共四册、1984年《北京的生活》、1985年《在中国旅行》、1986年《地下诗草》、1988年《劫后诗存》、1992年《无价的爱情》《新潮》、1993年《七家诗选》、1994《中国姓氏辞典》、1995年《姓氏趣谈》、1996年《百家姓研究》、1998年《两代丹青》、1999年《忘年交》、2001《文化人与钱》、2003年《人·仁·任》、《木·材·财》、《喜·嬉·戏》、2005年《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等。

图书目录

    前言:什么是知识分子
   现代知识分子不同于古代的士
   界定知识分子的三条标准
   我国知识分子职业的三个层次
   我国知识分子的队伍逐年扩张
   是什么决定知识分子的命运
   从金圆券到人民币
   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
   法币和金圆券时期的实际薪津
   南方文化人日记中的金圆券
   人民币的新时代
   把留用的知识分子统统包下来
   以小米为工薪单位的过渡时期
   20世纪50年代前后知识分子待遇的比较
   以积点计算工薪的临时办法
   供给制与薪给制并行
   延安时期的供给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供给制与薪给制并存
   延安文化人进城后的感叹
   小、中灶待遇标准的划分
   关于供给制生活的回忆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供给制
   文学研究所的供给制
   文化人的困扰——阿英为例
   供给制和薪给制的矛盾
   关于供给制还是薪给制的争论
   [附录1]各级人民政府暂行供给标准
   [附录2]50年代中央直属各机关的供给——包干制标准
   供给制增加津贴的新阶段
   工资分和人民币改革
   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工资单位
   全国统一的工资分标准——工资与物价挂钩
   学校待遇逐步改善
   1952-1955年的校园生活
   人民币改革和币值
   国家干部废除工资分,改行货币工资制
   乒乓球冠军姜永宁的待遇
   市场制自由职业者的消失
   1955年的知识分子待遇
   1956年工资改革,评级定职
   30个行政级别
   知识分子的待遇标准
   官职、级别、资历
   对于上层统战对象的照顾
   高知的定级
   工资标准地区种类
   ……
   共和国早期的稿酬问题
   反右斗争对于工资待遇的影响
   票证制度的双重物价
   人祸甚于天灾
   1980年前后的生活背景
   八九十年代的震荡
   新时期的稿酬和版税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收入的变化
   学费负担问题
   后记:史料和史论
   [附录一]人民币的历史演变
   [附录二]50年来的物价
   [附录三]20世纪下半叶人民币的币值变化
   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