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人口学护城兴市:城隍信仰的人类学考察

护城兴市:城隍信仰的人类学考察

护城兴市:城隍信仰的人类学考察

定 价:¥18.00

作 者: 郑士有,刘巧林 著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丛编项: 上海城隍庙-现代视野中的道教丛书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532619474 出版时间: 2005-12-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00 字数:  

内容简介

  道教是现存的中国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其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交融为一体,但又具有自己的风骨与特色。它的许多思想和观念,经千百年的延续阐发,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本书是《现代视野中的道教》丛书中的一册,收集了一些重点而又系统的道教成果。本书是《现代视野中的道教》丛书中的一册,丛书的的特点是“丛”,一本一本独自成书,而又集成一丛,或者许多小丛又汇合成大丛,有如《四库全书》那般的浩瀚。至于集合成丛,有的是围绕一个主题,有些则以形式分类。本丛书的书目,并无一致的主题,从内容上看不到紧密的逻辑联系。其中有谈神仙与人生理想的,有谈宫观的,有谈祭神的,也有说养生,论小说,范围非常的宽泛。如果说有什么统一之处的话,那就是所谈的中心话题都是道教,而在谈论时表现出的现代视野。

作者简介

  郑士有,1962年4月生,浙江省金华市人,文艺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文艺民俗学创新团队成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民间信仰、口述文学的研究,已出版《中国的神仙和神仙信仰》、《中国城隍信仰》、《关公信仰》等著作十多部。刘巧林,1964年8月生,江苏省句容市人,1986年3月入道,1989年上海道学院毕业。现任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城隍庙管委会副主任。

图书目录

引 言
一、城隍神:中国惟一的城市专有神灵
二、城隍庙:中国惟一的每座县城必有的庙宇
三、城隍庙:中国城市的肌理
第一章 城隍:中国古代城市的守护神
一、城隍神的来历与城市之关系
㈠ “地方官一城隍”型
㈡ “功臣一城隍”型
㈢ “正直者一城隍”型
㈣ “行善者一城隍”型
㈤ “神能者一城隍”型
二、城隍神的职能与城市之关系
㈠ 护城保民
㈡ 祛灾除患
㈢ 惩治恶鬼,安抚厉鬼
㈣ 护佑善者,惩治恶者
三、城隍神与地方官吏
第二章 城隍庙:中国古代城市的象征符号
一、建筑形态的象征性
㈠ 松江府城隍庙
㈡ 安徽绩溪县城隍庙
㈢ 福建建宁府城隍庙
㈣ 福建安溪县城隍庙
㈤ 河北新乐县城隍庙
㈥ 湖南郴州城隍庙
二、展示世俗文化的空间
㈠ 庙宇空间布局的象征意义
㈡ 神灵布置的多功能性
第三章 城隍信仰与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信仰:心灵的释放
㈠ 固定的形态/86 ㈡临时的形态
二、 “三巡会”:全城性的“洁城”活动
㈠ “三巡会”的产生与发展
㈡ 城隍主祭厉坛的形式
㈢ 城隍出巡
㈣ “三巡会”之实质
三、城隍庙文化:神圣与世俗的融合
第四章 城隍庙与城市经济
一、城市:城隍信仰的生成与存在空间
二、以庙兴市:城隍庙的商贸功能
㈠ 城隍庙会的形成
㈡ 城隍庙会的构成要素
三、从镇城隍庙透视城隍信仰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第五章 城隍信仰与市民的道德体系
一、城隍神的示范意义
二、城隍庙的教化体系
三、城隍传说的潜移默化功能
四、信仰民俗活动的道德警示
第六章 回归的意义——对近几年城隍庙修复及信仰活动恢复 的人类学审视
一、本质的衰微:一种历史的必然
二、职能转变:此城隍非彼城隍
㈠ 城隍庙功能的转变
㈡ 城隍神身份与职能的转变
㈢ 信仰目的的转变
三、城隍信仰复兴:城市记忆与传统的延续
㈠ 延续城市的文化传统
㈡ 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