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读遍红楼:不随黄叶舞秋风

读遍红楼:不随黄叶舞秋风

读遍红楼:不随黄叶舞秋风

定 价:¥34.80

作 者: 胡文彬 著
出版社: 书海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四大名著

ISBN: 9787805507415 出版时间: 2006-06-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小16开 页数: 376 字数:  

内容简介

  每句都有出处,嬉笑全是文章把《红楼梦》的每一根骨头者挑出来。我希望我这一点贡献,能引起大家研究《红楼梦》的兴趣,能把奖来的《红楼梦》研究引上正当的轨道去,打破从前种种穿凿附会的(红学),创作科学方法的《红楼梦》研究!——胡适《考证》本书是知名红学大家胡文彬先生遍读红楼,沉酣一梦的沧海遗珠之作,共分十四卷,170余篇。既有妙趣横生的典故溯源,亦有严谨细正的校勘纠谬,梦里梦外,深入浅出,以小见大,浑然天成。字句皆有出处,嬉笑全成文章,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才思。尤其在红学喧嚣尘上、各路诸侯纷纷来分一杯羹的今天,这样一部细致、严密而又引人入胜的红学著作,继承并展现着一切真正做学问者应有的务实、严谨、有理有据的优秀品德,当成为一代红学研究的典范。

作者简介

  胡文彬,红学家,现为中国红学会副会长、研究员。祖籍山东黄县(今龙口市),193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盖平县九区瓦盆窑村(今归大石桥市黄土岭乡)。1956年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中学毕业后于1961年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读书,1966年毕业。1968年入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20年,1987年2月转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平生酷爱《红梦楼》,沉酣一梦,久而不觉,痴而不悟。近年著有《冷眼看红楼》、《红楼梦人物谈》、《与中国文化论稿》数种。而今步入古稀之年,仍然以书为伴,聊遣愚衷。青山在,人未老!

图书目录


卷首絮语 
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 
卷一 梦里梦外 
“此书系自愧而成”——《红楼梦》作者的“负罪”感 
通灵宝玉:一块被幻化的玩石——《红楼梦》“楔子”的解读(之一) 
贾宝玉:前身是一块“美石”——《红楼梦》“楔子”的解读(之二) 
智而通则悟——《红楼梦》中“智通寺”别解 
难乖糊涂——《红楼林》中的一位老僧 
字荣二公的嘱托与宁国府的祭宗祠——《红楼梦》中“祖先崇拜”的文化意蕴 
实非别书之可比——贾府之“贾”的一种解读 
《红楼梦》中的一桩难解之谜——贾敬与惜春的“父女”关系 
尤氏心内有什么“病”?——《红楼梦》“春秋”笔法又一例 
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惜春之“怒”三解 
一支《寄生草》填得真妙——贾宝玉中举出家的伏线 
一日倘或乐极生悲——秦可卿“居安思危”的现代启示 
裙钗一二可齐家——王熙凤的“电视机府王弊”的现代意义 
万不可奢华过费——元春眼中的“小亲”盛典 
敏探春“兴利除弊”——《红楼梦》中家政管理的“经济”意识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从薛宝钗的“小惠全大体”说起 
不过实录其事——《红楼梦》中的两首民谣 
我心理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尤三姐婚姻观的超前性 
娶妻当如薛宝钗——现代读者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变化 
…… 
卷二 文本心解 
卷三 家世搜奇 
卷四 校勘纠谬 
卷五 题咏撷英 
卷六 红边拾翠 
卷七 朝花夕拾 
卷八 东邻来风 
卷九 版本珍闻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