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与水环境修复

水污染与水环境修复

水污染与水环境修复

定 价:¥36.00

作 者: 周怀东,彭文启 等编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现代水资源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丛书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502567538 出版时间: 2005-05-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73 字数: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对水污染与水环境修复进行了系统论述,是水污染和水环境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本书在系统评价我国水污染状况和特征基础上,论述了水污染成因及其生态效应,详细介绍了水污染预测理论与方法;在对水环境修复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述评基础上,分别对河流、湖库、湿地和地下水的生态修复理论、技术方法和工程应用进行详细阐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借鉴意义。本书可以供从事水污染控制、水资源保护的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的科研、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目录目录1中国水污染状况111污染源1111点源污染调查1112污染物入河量调查评价3113非点源污染调查512地表水水化学特征7121矿化度7122总硬度8123水化学类型813地表水现状水质评价8131河流水质评价9132水库湖泊水质评价11133水库湖泊营养状况评价13134底质污染评价151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及供水水质18141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19142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19143水源地有毒有机物污染状况评价2015水功能区状况评价21151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21152分类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24153水功能区受纳污染物状况2616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2717地下水污染评价28171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28172地下水污染29173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水质现状3018中国水环境特征31参考文献332水污染成因3521水生态系统35211河流生态系统与水质净化35212湖库生态系统38213水环境承载能力3922水污染类型40221热污染40222耗氧污染41223植物营养盐42224酚类污染43225重金属类污染44226农药污染47227油类污染48228氰化物污染48229酸污染492210病原体污染502211放射性污染512212有毒有机物污染5123水环境污染物作用机制52231物理机制53232化学机制53233生物学机制53234综合机制5524水生生态系统污染生态效应57241水生生态系统污染生态效应概述57242重金属污染效应59243有毒有机物污染效应64244水污染生态评价66参考文献733水污染模拟预测7431水污染源预测74311点源预测75312非点源预测77313污染源入河量预测8232地表水水质预测82321水质模型中的物理过程83322水质控制方程90323水质模拟9433地下水污染与预测112331地下水污染概论112332地下水污染预测115参考文献1174水环境修复技术与评价12041水环境修复技术综述120411物理方法120412化学方法122413生物方法12342水环境修复评价127421河流修复可行性研究128422河流恢复评价129423湿地修复评价132参考文献1345河流生态修复13751河流生态系统概述13852河流修复基本理论141521河流景观修复142522河流生态修复14553河流生态修复历史与内容155531河流污染控制及生态修复历史155532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内容15954河流修复措施与技术162541河流缓冲区域生态系统修复措施162542河流水生生物群落恢复168543河流底泥疏浚170544河流调水177545河流曝气复氧17955河流水环境修复典型实例185551英国泰晤士河水污染防治185552苏州河水污染综合治理187参考文献1916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与修复19661概述19662湖泊和水库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基本特征198621湖泊成因和类型198622湖泊水环境特点199623湖泊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20363湖泊和水库的水环境污染205631湖泊和水库的主要污染问题及其特征205632湖泊(水库)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行为及控制因素208633湖泊(水库)有毒有机物污染217634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222635湖泊和水库的酸化233636湖泊萎缩和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破坏23564污染湖泊恢复原理和技术238641污染湖泊和水库恢复的基本原则239642湖泊和水库的外源污染控制240643湖泊和水库的内源控制245644湖泊环境的理化性质改善252645污染湖泊的生态修复和控制技术258646湖泊和水库修复技术的综合运用263参考文献2687湿地污染修复27271概述273711湿地与湿地的定义273712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276713湿地类型与分布278714湿地水环境的水化学特征28072湿地污染及环境效应284721污染物在湿地中的迁移转化284722湿地污染的危害和影响288723我国湿地污染现状与湿地退化29273湿地修复基本理论296731湿地修复概述296732湿地修复的理论依据297733湿地修复的基本原则301734湿地修复的目标302735湿地修复的步骤30474湿地修复的技术与措施311741湿地修复技术311742湿地修复措施320743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修复32475湿地修复评价326751湿地修复的合理性评价326752湿地修复成功的评价体系327753湿地修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329参考文献3308地下水污染修复33481地下水的基本特征334811水文循环与地下水334812地下水贮存和地下水类型33581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339814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34082物理特性340821含水介质特性340822地下水的运动与达西定律341823地下水流水质方程式34383化学特性345831地下水化学成分345832地下水中基本的物理化学作用34684地下水污染348841地下水污染途径及污染条件348842主要的地下水污染物质34985地下水修复351851地下水污染评价351852抽提处理355853气提技术356854空气吹脱技术358855生物修复技术361856渗透反应墙(PRB)修复369857稳定和固化371858电动力学修复372859典型地下水污染修复实例372参考文献373

作者简介

暂缺《水污染与水环境修复》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1中国水污染状况1
11污染源1
111点源污染调查1
112污染物入河量调查评价3
113非点源污染调查5
12地表水水化学特征7
121矿化度7
122总硬度8
123水化学类型8
13地表水现状水质评价8
131河流水质评价9
132水库湖泊水质评价11
133水库湖泊营养状况评价13
134底质污染评价15
1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及供水水质18
141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19
142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19
143水源地有毒有机物污染状况评价20
15水功能区状况评价21
151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21
152分类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24
153水功能区受纳污染物状况26
16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27
17地下水污染评价28
171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28
172地下水污染29
173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水质现状30
18中国水环境特征31
参考文献33
2水污染成因35
21水生态系统35
211河流生态系统与水质净化35
212湖库生态系统38
213水环境承载能力39
22水污染类型40
221热污染40
222耗氧污染41
223植物营养盐42
224酚类污染43
225重金属类污染44
226农药污染47
227油类污染48
228氰化物污染48
229酸污染49
2210病原体污染50
2211放射性污染51
2212有毒有机物污染51
23水环境污染物作用机制52
231物理机制53
232化学机制53
233生物学机制53
234综合机制55
24水生生态系统污染生态效应57
241水生生态系统污染生态效应概述57
242重金属污染效应59
243有毒有机物污染效应64
244水污染生态评价66
参考文献73
3水污染模拟预测74
31水污染源预测74
311点源预测75
312非点源预测77
313污染源入河量预测82
32地表水水质预测82
321水质模型中的物理过程83
322水质控制方程90
323水质模拟94
33地下水污染与预测112
331地下水污染概论112
332地下水污染预测115
参考文献117
4水环境修复技术与评价120
41水环境修复技术综述120
411物理方法120
412化学方法122
413生物方法123
42水环境修复评价127
421河流修复可行性研究128
422河流恢复评价129
423湿地修复评价132
参考文献134
5河流生态修复137
51河流生态系统概述138
52河流修复基本理论141
521河流景观修复142
522河流生态修复145
53河流生态修复历史与内容155
531河流污染控制及生态修复历史155
532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内容159
54河流修复措施与技术162
541河流缓冲区域生态系统修复措施162
542河流水生生物群落恢复168
543河流底泥疏浚170
544河流调水177
545河流曝气复氧179
55河流水环境修复典型实例185
551英国泰晤士河水污染防治185
552苏州河水污染综合治理187
参考文献191
6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与修复196
61概述196
62湖泊和水库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基本特征198
621湖泊成因和类型198
622湖泊水环境特点199
623湖泊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203
63湖泊和水库的水环境污染205
631湖泊和水库的主要污染问题及其特征205
632湖泊(水库)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行为及控制因素208
633湖泊(水库)有毒有机物污染217
634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222
635湖泊和水库的酸化233
636湖泊萎缩和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破坏235
64污染湖泊恢复原理和技术238
641污染湖泊和水库恢复的基本原则239
642湖泊和水库的外源污染控制240
643湖泊和水库的内源控制245
644湖泊环境的理化性质改善252
645污染湖泊的生态修复和控制技术258
646湖泊和水库修复技术的综合运用263
参考文献268
7湿地污染修复272
71概述273
711湿地与湿地的定义273
712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276
713湿地类型与分布278
714湿地水环境的水化学特征280
72湿地污染及环境效应284
721污染物在湿地中的迁移转化284
722湿地污染的危害和影响288
723我国湿地污染现状与湿地退化292
73湿地修复基本理论296
731湿地修复概述296
732湿地修复的理论依据297
733湿地修复的基本原则301
734湿地修复的目标302
735湿地修复的步骤304
74湿地修复的技术与措施311
741湿地修复技术311
742湿地修复措施320
743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修复324
75湿地修复评价326
751湿地修复的合理性评价326
752湿地修复成功的评价体系327
753湿地修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329
参考文献330
8地下水污染修复334
81地下水的基本特征334
811水文循环与地下水334
812地下水贮存和地下水类型335
81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339
814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340
82物理特性340
821含水介质特性340
822地下水的运动与达西定律341
823地下水流水质方程式343
83化学特性345
831地下水化学成分345
832地下水中基本的物理化学作用346
84地下水污染348
841地下水污染途径及污染条件348
842主要的地下水污染物质349
85地下水修复351
851地下水污染评价351
852抽提处理355
853气提技术356
854空气吹脱技术358
855生物修复技术361
856渗透反应墙(PRB)修复369
857稳定和固化371
858电动力学修复372
859典型地下水污染修复实例372
参考文献373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