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冶金工业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

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

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

定 价:¥40.00

作 者: 刘天佑编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地球物理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2519010 出版时间: 2005-01-1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字数:  

内容简介

  “应用地球物理系列课”是地球物理学专业和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新调整后的地矿类工科本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应用地球物理系列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1.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应用地球物理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知识面较宽、专业基础扎实、适应性较强;2.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3.加强综合和交叉,发挥学生潜能、特长和创造性思维。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课的系列课程建设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这套教材为纵向的系列课,建立纵向系列课的目的,就是将重、磁、电、震、测五门课中带有基础和共性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加强基础、综合和交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应用地球物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暂缺《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 地球物理勘查仪器的基本要求与特点
§1.2 误差理论与地球物理数据采集的原则
一、误差理论概述
二、地球物理数据采集的一般原则
§1.3 观测数据的圆滑、插值与网格化
一、观测数据的圆滑
二、平面异常的平滑法
三、观测数据的插值
四、观测数据的网格化
§1.4 地球物理信号数字处理
一、傅氏级数与离散频谱
二、傅氏积分与连续频谱
三、频谱的基本性质
四、傅氏积分与傅氏级数的关系
五、抽样定理
六、滤波与褶积
七、离散信号的z变换
八、希尔伯特变换
九、一维频率滤波
十、相关分析
十一、最小平方滤波
十二、提高位场离散傅里叶变换精度的方法
§1.5 非线性科学的数学方法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一、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与混沌动力学
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三、分形几何
四、小波分析
第二章 重磁勘查的仪器及野外工作方法
§2.1 重力仪
一、绝对重力测量仪器
二、相对重力测量仪器概述
三、地面重力仪
四、其他重力仪
§2.2 磁力仪
一、概述
二、质子磁力仪
三、光泵磁力仪、磁通门磁力仪与超导磁力仪
四、无定向磁力仪
§2.3 重磁勘查的野外工作方法
一、地质任务的确定
二、比例尺与测网
三、重磁测量精度的确定
四、野外施工方法概述
五、重磁观测结果的计算整理及图示
§2.4 岩(矿)石磁性参数的测定与统计整理
一、岩(矿)石标本的采集
二、磁性测定方法
三、磁性参数统计整理及图示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空间域重磁异常的处理与转换
§3.1 区域重力异常与局部重力异常的划分
一、图解法
二、平均场法
三、趋势分析法
§3.2 重磁异常的解析延拓
一、向上延拓
二、向下延拓
§3.3 磁异常的分量换算
§3.4 重磁异常的导数换算
一、简单导数异常物理意义
二、Vxz的换算
§3.5 三度异常换为二度异常的方法Y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频率域重磁异常的处理与转换
§4.1 频率域的延拓公式及泊松公式
一、频率域的延拓公式
二、频率域的泊松公式
三、重磁异常频谱的基本规律
§4.2 频率域重磁异常转换
一、空间换算
二、导数换算
三、各分量之间的换算
四、不同磁化方向之间的换算
五、频率域磁场换算的个通式
六、换算的过程
七、几种换算的滤波作用
八、二度频率域重磁位场转换
§4.3 维纳滤波与匹配滤波
一、最小均方差滤波器与维纳滤波器
二、分离深源场与浅源场的维纳滤波器与匹配滤波器
三、实现步骤
四、方法应用效果
§4.4 宽度幅值特征滤波、低通带通正则化滤波
一、自相关函数及其频谱
二、高斯型自相关函数
三、构制宽度幅值特征滤波器
四、低通带通正则化滤波
§4.5 重磁异常的对应分析
§4.6 重力异常归一化总梯度法
一、方法的原理
二、归一化总梯度的汁算
三、理论模型与实例
§4.7 重磁数据处理的发展趋势
一、低纬度化极
二、变倾角化极
三、重磁资料的曲化平
四、重磁弱信号识别与提取
五、希尔伯特变换增强弱信号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电法勘查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5.1 电法勘查的数据采集特点
一、电法勘查方法数据采集的多样性
二、电法勘查方法数据采集的复杂性
三、电法勘查方法数据采集的艰难性
§5.2 电法勘查方法的野外仪器装备
一、电法勘查仪器装备的特点
二、电法勘查仪器装备的组成
三、电法勘查仪器装备的发展
四、部分仪器介绍
§5.3 电法勘查方法的野外工作方法技术
一、电法勘查方法的野外工作设计
二、电法勘查方法的野外工作方法技术
三、观测结果的质检评价
§5.4 电法勘查方法的资料整理
一、资料的验收
二、数据校正
三、图件绘制
§5.5 电法勘查方法的资料处理
一、电法勘查资料的处理
二、电法勘查资料中的影响因素及校正
§5.6 电磁法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一、大地电磁仪器
二、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
三、大地电磁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四、大地电磁资料的解释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和处理
§6.1 地震勘探数据的野外采集技术及工作方法
一、地震勘探的测线布置及试验性工作
二、地震勘探的野外观测系统
三、地震波的激发
四、地震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地震仪器简介
五、地震信息的接收
六、地震波速度的野外测定
§6.2 地震反射资料的数字处理概述和处理流程
一、地震反射资料的数字处理概述
二、二维反射纵波多次覆盖资料的处理流程
§6.3 水平叠加处理
一、预处理
二、动校正
三、静校正
四、叠加和水平叠加时间剖面
五、修饰性处理
§6.4 地震反射资料的数字滤波和反滤波
一、数字滤波和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二、一维频率滤波
三、数字滤波的特殊性
四、二维视速度滤波
五、反滤波的基本概念
六、反滤波因子的求取
七、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的反滤波
§6.5 速度分析
一、速度谱
二、速度扫描?
三、叠加速度的物理定义
四、三维速度分析
§6.6 偏移归位处理
一、偏移问题的提出及偏移归位处理的概念
二、二维叠加偏移归位处理方法
三、三维偏移归位处理
§6.7 二维地震反射资料解释
一、地震反射信息及其解释方法种类
二、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的关系
三、地震反射时间剖面的对比
四、时间剖面上的特殊波
五、时间剖面的地质解释
六、深度剖面、构造图、等厚图的绘制
七、构造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6.8 三维地震反射资料的解释
一、三维地震反射资料的显示
二、三维地震反射资料的解释
§6.9 折射波资料的解释
一、折射波的识别与对比
二、折射资料的初步整理
三、折射界面上覆层的速度的求取
四、tv差数时距曲线法绘制折射界面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