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与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

定 价:¥26.00

作 者: 孙践知编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实用规划教材
标 签: 计算机网络 高等学校 教材

ISBN: 9787302118893 出版时间: 2006-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字数:  

内容简介

  目前高校中计算机相关专业普遍开设有网络课程,学生通常的反映是内容比较枯燥,原因之一是目前采用的教材与网络的实际应用有比较大的距离。鉴于此,《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实用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以目前最普遍的网络应用所涉及的技术为中心,系统地讲述网络的概念、知识和技术,力求作到体系完整、内容精炼,并切合实际应用。《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实用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共11章,系统地介绍了网络的基础知识、TCP/IP协议、IPv4和IPv6两种地址方案、以太网技术、路由技术和常见的路由协议、局域网交换技术、网络安全、网络管理,最后给出了网络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并列举了构建一个大型园区网以及开通常见网络服务的示例,以帮助读者理解、掌握前面所讲的理论和概念。《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实用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可作为大专院校网络技术课程教材,书中涉及了大量的最新网络技术,也可作为网络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也不断扩展,不断有新技术推出,也不断有过时的 技术被淘汰。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领域依赖于网络技术,需要网络知识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同读者对网络知识的需求也各异,本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编写的。如何在网络发展几十年所积累的大 量网络技术中进行取舍,是本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书在内容取舍方面本着三个原则: 一是重点介绍最常使用的网络技术,如TCP/IP协议、以太网技术等 ,而对在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虽占有重要地位,但现在已被淘汰或即将被淘汰的技术,如IEEE 802.4、 FDDI,则一笔带过; 二是重点介绍虽然目前使用还不广泛,但技术先进符合网络发展潮流的技术,如 IPv6; 三是介绍上述两种技术共同的必需的网络基础知识。如此取舍的目的是使读者能快速地获取最实 用的网络技术,为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共分11章,重点包括TCP/IP协议、以太网技术、交换和路由技术、网络安全与管理,在最后两章还给 出了网络设计和网络服务应用的实例,进一步帮助读者消化前9章的内容。
    本书所涉及的网络技术领域体系完整,网络基础知识讲解适度,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网络技术课程教材。本 书也涉及大量最新的网络应用技术,对在网络应用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本书力求贴近网络的实际应用,叙述简明清楚。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本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 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第1章网络基础
1.1 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
1.1.1 网络的起源和发展
1.1.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1.3 网络的主要功能
1.1.4 构成网络的要素
1.1.5 网络的拓扑结构
1.1.6 网络的分类
1.1.7 网络的发展趋势
1.2 数据通信基础
1.2.1 数据通信概念
1.2.2 数据编码
1.2.3 多路复用技术
1.2.4 数据传输方式
1.2.5 数据交换技术
1.2.6 差错控制方法
1.2.7 校验方法
1.2.8 传输介质
1.3 小结
习题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
2.1 概述
2.1.1 协议
2.1.2 网络体系结构
2.1.3 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
2.2 OSI参考模型
2.2.1 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
2.2.2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流
2.2.3 对OSI体系结构的评价
2.3 TCP/IP体系结构
2.3.1 TCP/IP的体系结构各层的功能
2.3.2 TCP/IP模型中的数据流
2.3.3 TCP/IP各协议的依赖关系
2.3.4 RFC文档
2.4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
2.5 其他网络系统结构
2.5.1 SNA体系结构
2.5.2 DNA网络体系结构
2.6 小结
习题
第3章 TCP/IP协议族
3.1 网络层协议
3.1.1 IP协议
3.1.2 ICMP协议
3.1.3 ARP和RARP协议
3.2 传输层协议
3.2.1 端口
3.2.2 UDP协议
3.2.3 TCP协议
3.3 应用层协议
3.3.1 HTTP协议
3.3.2 FTP协议
3.3.3 SMTP和POP3协议
3.3.4 DNS
3.4 小结
习题
第4章 IP地址方案
4.1 IPv4地址方案
4.1.1 IP地址的分类
4.1.2 子网和子网掩码
4.1.3 CIDR
4.1.4 VLSM
4.1.5 特殊地址
4.2 NAT转换
4.2.1 NAT转换的原理
4.2.2 NAT转换的特点
4.2.3 NAT转换的类型
4.3 DHCP协议
4.3.1 DHCP工作过程
4.3.2 DHCP报文格式
4.4 IPv6
4.4.1 IPv6的目标
4.4.2 IPv6地址方案
4.4.3 IPv6地址类型
4.4.4 IPv6报头结构
4.4.5 IPv6的其他特点
4.4.6 IPv4向IPv6的转换
4.5 小结
习题
第5章 以太网技术
5.1 局域网概述
5.1.1 历史上的局域网类型
5.1.2 局域网参考模型
5.1.3 CSMA/CD协议
5.1.4 令牌总线协议
5.1.5 令牌环协议
5.2 以太网技术
5.2.1 相关概念
5.2.2 以太网帧结构
5.2.3 几种传统以太网
5.3 高速以太网
5.3.1 快速以太网
5.3.2 千兆以太网
5.3.3 万兆以太网
5.4 无线局域网
5.4.1 传输方式
5.4.2 802.11标准
5.4.3 802.11的工作模式
5.4.4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过程
5.5 以太网的发展趋势
5.5.1 以太网的应用趋势
5.5.2 以太网的技术趋势
5.6 以太网设备
5.6.1 网卡
5.6.2 中继器
5.6.3 集线器
5.6.4 网桥
5.6.5 交换机
5.7 小结
习题
第6章 路由和路由协议
6.1 网络互连
6.1.1 网桥互连网络
6.1.2 路由器互连网络
6.2 路由的基本概念
6.2.1 路由原理
6.2.2 路由表
6.2.3 路由归纳
6.2.4 路由算法
6.3 RIP路由协议
6.3.1 RIP协议相关概念
6.3.2 RIP协议的特点
6.3.3 RIP协议数据包格式
6.4 OSPF协议
6.4.1 OSPF协议相关概念
6.4.2 OSPF工作过程
6.4.3 数据包格式
6.4.4 OSPF协议主要特点
6.5 EIGRP路由协议
6.5.1 EIGRP相关概念
6.5.2 EIGRP的数据包
6.5.3 EIGRP的运行
6.5.4 EIGRP的度量值
6.5.5 EIGRP的特点
6.6 BGP路由协议
6.6.1 BGP的特点
6.6.2 何时使用BGP
6.6.3 BGP路径属性
6.6.4 BGP报文格式
6.6.5 BGP再分布
6.7 IP组播
6.7.1 单播、广播和组播
6.7.2 组播地址
6.7.3 组播管理和IGMP协议
6.7.4 组播路由
6.8 路由器
6.9 小结
习题
第7章 局域网交换技术
7.1 交换机的物理结构
7.1.1 总线型交换结构
7.1.2 共享内存总线结构
7.1.3 矩阵型交换结构
7.2 交换机工作原理
7.2.1 二层交换机
7.2.2 三层交换机
7.2.3 四层交换机
7.3 虚拟局域网技术
7.3.1 虚拟局域网的优点
7.3.2 VLAN的划分方式
7.3.3 IEEE 802.1q协议
7.4 生成树协议
7.4.1 IEEE 802.1d
7.4.2 IEEE 802.1w
7.4.3 IEEE 802.1s
7.4.4 IEEE 802.1ad
7.5 IEEE 802.1x协议
7.5.1 IEEE 802.1x的体系结构
7.5.2 IEEE 802.1x的认证过程
7.5.3 IEEE 802.1x的EAP
7.5.4 IEEE 802.1x的技术特点
7.6 小结
习题
第8章 网络安全
8.1 网络安全的概念
8.1.1 网络安全的特征
8.1.2 网络不安全的原因
8.1.3 黑客攻击行为
8.2 网络安全策略
8.3 防火墙
8.3.1 防火墙的功能
8.3.2 防火墙技术
8.3.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8.3.4 防火墙的安全策略
8.4 入侵检测系统
8.4.1 信息收集
8.4.2 信息分析
8.4.3 响应
8.4.4 漏报和误报
8.4.5 入侵检测系统的类型
8.5 漏洞扫描
8.5.1 漏洞扫描系统
8.5.2 扫描软件介绍
8.6 VPN技术
8.6.1 VPN的实现原理
8.6.2 VPN技术的优点
8.6.3 VPN安全技术
8.6.4 隧道技术
8.6.5 VPN的身份验证
8.6.6 VPN的加密技术
8.7 安全评价标准
8.7.1 TCSEC
8.7.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
8.8 小结
习题
第9章 网络管理
9.1 网络管理模型
9.2 网络管理功能
9.3 网络管理系统
9.3.1 工作模式
9.3.2 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
9.4 网络管理协议
9.4.1 SNMP协议
9.4.2 SNMPv2
9.4.3 SNMPv3
9.4.4 CMIS/CMIP协议
9.4.5 RMON
9.5 网络管理工具
9.5.1 Solstice EM
9.5.2 HP Open View
9.6 小结
习题
第10章 网络规划设计
10.1 网络设计的相关技术
10.2 网络设计目标
10.3 网络设计原则
10.3.1 先进性和成熟技术
10.3.2 标准性和开放性
10.3.3 有效性和可靠性
10.3.4 安全性
10.3.5 可管理性
10.3.6 可扩展性
10.3.7 合理折衷
10.3.8 保护已有投资
10.4 网络工程设计概要
10.4.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0.4.2 规划网络服务和带宽设计
10.4.3 路由策略设计
10.4.4 IP地址设计
10.4.5 网络可靠性设计
10.4.6 网络的安全性设计
10.4.7 设备的选择原则
10.4.8 结构化布线
10.5 网络设计示例
10.5.1 用户情况描述
10.5.2 用户基本需求
10.5.3 网络拓扑结构
10.5.4 网络接入方案
10.5.5 路由策略
10.5.6 网络可靠性
10.5.7 IP地址分配方案
10.5.8 网络安全
10.5.9 网络管理设计
10.5.10 规划应用服务
10.5.11 设备选择原则
10.6 小结
第11章 网络服务与应用
11.1 建立DNS服务器
11.1.1 安装DNS服务
11.1.2 配置DNS服务器
11.1.3 测试DNS服务
11.1.4 相关概念解释
11.2 建立WWW服务器
11.2.1 创建Web站点
11.2.2 Web站点设置
11.2.3 多Web站点配置
11.3 建立FTP服务器
11.3.1 建立FTP服务器
11.3.2 FTP客户端
11.4 建立邮件服务器
11.4.1 安装MDaemon
11.4.2 使用Web方式收发邮件
11.4.3 远程管理邮件服务器
11.5 建立DHCP服务器
11.5.1 安装DHCP组件
11.5.2 建立DHCP服务器
11.5.3 测试DHCP服务
11.6 小结
附录A网络实验
附录B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