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史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定 价:¥25.00

作 者: 俞兆平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丛编项: 猫头鹰学术文丛
标 签: 文学/思想史

ISBN: 9787020055128 出版时间: 2006-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437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来研究现代文学思潮成果的整体结集。全书本着“重写文学史,必须重写文学思潮史”这一认识,打破传统的理论预设,对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进行了回归历史语境、趋近历史真实的深入阐述,进而对三大文学思潮及其相关文学现象做出了新的价值判断。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俞兆平,男,1945年农历7 月初7生,福建省福清市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专业中国现代文论研究方向)。1982年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文艺学专业毕业,文学硕士,师从郑朝宗、许怀中两位教授,后留校任教、任职,从事美学、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兼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福建省文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福建省高校学报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闻一多学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等。曾当选厦门市(1996:1998年度)劳动模范。

图书目录

上编 浪漫主义(1)
第一章 美学的浪漫主义和政治学的浪漫主义(3)
第一节 卢梭与美学的浪漫主义(4)
第二节 高尔基的政治学的浪漫主义(9)
第三节 两种浪漫主义的界分与中国文艺实践(15)
第二章 创造社浪漫主义定性的质疑与反思(32)
第一节 文学史上难以消解的困惑(32)
第二节 浪漫主义本质定性的偏离(39)
第三节 学界对惯例习俗的接受(47)
第四节 创造社逆转接纳的原因(54)
第五节 隶属于浪漫主义的范例(62)
第三章 创造社文学、美学倾向研究(77)
第一节 创造社与康德美学(77)
第二节 创造社与马克思主义美学(106)
第三节 科学主义与郭沫若的文学选择(129)

中编 现实主义(155)
第四章 科学认知与人文理解交错中的中国文学写实主义(157)
第一节 向科学认知原则倾斜的写实主义(157)
第二节 科学认知与人文理解交错中的写实主义(167)
第三节 向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人文理解倾斜的写实主义(185)
第五章 写实主义思潮缘起的学理动因(199)
第一节 写实主义概念的提出(200)
第二节 是进化论,还是科学论(205)
第三节 从人生论,到唯物论(219)
第四节 唯物史观基点上的现实主义(234)
第六章 现实主义思潮中作家文学倾向之研究(248)
第一节 科学与人文:鲁迅早期的价值取向(248)
第二节 科学主义与茅盾早期的文学选择(266)

下编 古典主义(291)
第七章 中国现代文学中古典主义思潮的历史定位(293)
第一节 古典主义思潮论题的缘起(293)
第二节 从现代性角度判定古典主义思潮的价值(296)
第三节 构成同一古典主义思潮的学衡派与新月派(301)
第四节 古典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实践(307)
第八章 古典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格律诗派的缘起(318)
第一节 研究现状:学界对格律诗派缘起的寻踪(319)
第二节 1926年:《诗镌》的“三套车”(324)
第三节 理论构建:新人文主义与格律诗派(331)
第九章 古典主义思潮中作家文学倾向之研究(351)
第一节 科学主义思潮中的学衡派(351)
第二节 梁实秋的古典主义文学理论(368)
第三节 徐志摩后期美学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倾向(382)
附录一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野
——兼与袁国兴先生商榷(411)
附录二 再论“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422)
后记(434)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