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军事中国军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

定 价:¥66.00

作 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编委会 编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军事

ISBN: 9787506554015 出版时间: 1998-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877 字数:  

内容简介

  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随即出兵我国东北, 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派出一部兵力就近进入东北, 会同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援助下,向东北大举运兵,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独占东北。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中共中央依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挺进东北,会同东北原有部队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任务。先后调进东北的部队有:八路军山东军区直属队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师,第5师一部,鲁中、滨海、胶东、渤海等军区主力部队各一部,共6万余人;新四军第3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3万余人;陕甘宁边区第359旅、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万余人;晋绥、冀中、冀鲁豫各1个团。以上连同先期进入的冀热辽部队一部共11万余人。同时,延安及各解放区的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也陆续进入东北。10月31日,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萧劲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各部队到达东北后,一面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一面着手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组织和发展武装。到年底陆续成立了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个军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概述
第一章 贯彻“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八路军、新四军一部进军东北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和中共中央关于争取东北的战略决策
  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和中共中央的方针
  二 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共中央确立“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第二节 八路军、新四军一部挺进东北,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编成
  一 各解放区迅速抽调大批部队和干部进军东北
  二 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 部队整编
 第三节 集中兵力作战 坚决拒止国民党军进入东北
  一 中共中央关于拒止国民党军进入东北的指示和部署
  二 山海关保卫战锦州地区作战和战术原则的提出
 第四节 改变占领主要交通线和沿线各大城市的方针,分兵发动群众占领农村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一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
  二 分兵发动群众与开展剿匪斗争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反击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 争取实现东北的和平局面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关于粉碎国民党以武力独占东北企图的方针
  一 国民党蓄谋扩大东北内战
  二 中共中央关于打破国民党武力解决东北计划的指示歼击沿北宁路进攻的国民党军秀水河子歼灭战
 第二节 保卫四平等战略要地 阻止国民党军大举北进
  一 苏军撤离后的东北形势与东北民主联军的任务
  二 本溪保卫战
  三 解放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三市
  四 实施运动防御,阻止国民党军于四平以南地区
  五 四平保卫战
 第三节 东北民主联军实行战略撤退
  一 主力部队北撤与进行桦甸拉法新站作战
  二 鞍海战役 开展政治攻势,争取国民党军第184师师长潘朔端率部起义东北休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全面加强军队建设
 第一节 四平保卫战后东北的基本形势和方针
  一 四平保卫战后的东北形势
  二 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关于东北工作的方针
 第二节 清剿土匪,巩固战略后方
  一 匪情与东北局剿匪指示
  二 剿匪经过剿匪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五四指示》大批军队干部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第四节 壮大主力,发展地方武装,组建特种兵
  一 组建新的纵队,调整军区机构
  二 组建特种兵,开办各类学校
 第五节 加强军队后勤建设
  一 后勤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二 发展军工生产建立医疗卫生机构
 第六节 开展边沿区的反蚕食斗争和国民党军占领区的游击战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碎国民党军“南攻北守 先南后北”进攻计划,扭转东北战局
 第一节 国民党军的进攻计划和东北民主联军的作战方针部署
  一 国民党军实行“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进攻计划
  二 东北民主联军迎击国民党军进攻的方针部署
 第二节 新开岭战役西满及长春以北地区的作战
  一 通化、安东地区作战
  二 新开岭战役
  西满和长春以北地区的作战
 第三节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一 国民党军进攻南满临江的企图与部署
  二 东北民主联军的作战部署
  三 一保临江和一下江南
  四 二保、三保临江和二下江南
  五 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动夏季、秋季冬季攻势重创国民党军为解放东北全境奠定基础
 第一节 夏季攻执卜刀
  一 国民党军采取守势 伺机发动新的进攻
  二 东北民主联军夏季攻势的作战方针与部署战役
  三 第一阶段全面出击歼灭分散守备的国民党军
  四 战役第二阶段集中兵力进行四平攻坚战
  五 夏季攻势的后勤保障工作
 第二节 秋季攻势
  一 全国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和东北民主联军的任务
  二 国民党军采取“依托重点 向外扩张”的机动防御方针,企图扭转东北战局
  三 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的作战方针和部署
  四 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作战的准备
  五 战役第一阶段 锦西杨杖子地区歼灭战
  六 战役第二阶段 向中长路长春至铁岭间全面出击
  七 战役第三阶段 南线部队出击北宁路北线部队转战吉林长春地区
  八 秋季攻势作战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第三节 冬季攻势
  一 国民党军收缩兵力固守要点
  二 东北民主联军冬季攻势的作战方针部署战役第一阶段北宁路与沈阳以西以北地区作战
 四 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
  五 战役第二阶段转战辽南沈北夺取战略要地四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和军事大练兵全面加强部队建设
 第一节 冬季攻势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第二节 开展新式整军运动提高指战员的政治素质
  一 诉苦运动的兴起
  二 新式整军运动的全面开展新式整军运动的作用
 第三节 以“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为指导思想,加强司令部建设开展军事大练兵
  一 加强司令部建设
  二 开展军事大练兵
 第四节 建设二线兵团充实野战纵队加强特种兵建设
  一 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二线兵团充实野战纵队
  二 加强以炮兵为重点的特种兵建设
 第五节 建设统一正规的后勤 保障大兵团作战胜利
  一 制定一系列后勤工作规章制度
  二 调整组织机构加强各部门建设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举行辽沈战役歼灭卫立煌集团解放东北全境
 第一节 东北战场决战条件成熟
 第二节 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确立
  一 毛泽东提出封闭国民党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构想
  二 东北局东北野战军建议先打长春东北局、东北野战军放弃先打长春计划决心主力南下作战
  四 辽沈战役方针的确立与东北野战军的作战计划
 第三节 战役第一阶段出击北宁线,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
  一 奔袭北宁线锦州外围国民党军据点孤立锦州
  二 攻锦打援的决心和部署
  三 精心指挥,奋勇作战,攻克锦州
  四 塔山阻击战和彰武新立屯地区运动防御战
  五 对长春的长围久困与和平解放
 第四节 战役第二阶段举行辽西会战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
  一 围歼西进兵团的方针部署
  二 黑山、大虎山阻击战
  三 切断西进兵团撤向营口的退路
  四 厉家窝棚阻截作战
  五 聚歼西进兵团
 第五节 战役第三阶段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
  一 全歼东北残余国民党军的部署
  二 解放东北最大城市沈阳
  三 解放营口
 第六节 战役的后勤保障和东北人民的巨大支援
  一 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后勤系统的作战保障工作
  二 铁道纵队与铁路员工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
  三 东北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战役的巨大支援
 第七节 辽沈战役胜利的意义及主要经验
第八章 乘胜入关,与华北军区联合举行平津战役,歼灭傅作义集团,解放平津张地区
 第一节 平津战役前华北战场的形势中共中央军委赋予东北野战军的任务
  一 平津战役前华北战场的形势
  二 国民党军在平津张地区的作战方针与部署
  三 中共中央军委赋予东北野战军的任务和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的确立
四 平津战役作战计划的制定
 第二节 战役第一阶段,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会同华北主力对傅作义集团实施“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部署
  一 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
  二 包围张家口新保安隔断北平张家口联系
  三 包围北平,隔断平、津联系
  四 隔断津、塘联系孤立天津
 第三节 战役第二阶段攻克新保安张家口和天津
  一 攻克新保安解放张家口歼灭傅作义系统主力
  二 攻克天津,全歼陈长捷所部
 第四节 战役第三阶段和平解放北平改编北平的国民党军
  一 和平解放北平协议的达成
  二 改编北平的国民党军
 第五节 战役的后勤保障和东北 华北人民的大力支援
  一 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平津战役后勤保障的部署
  二 实施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第六节 平津战役胜利的意义及主要经验
第九章 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准备向江南进军。先遣兵团南下配合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
 第一节 战略决战后的形势和中共中央的方针
  一 战略决战后的形势
  二 中共中央的方针和东北野战军的任务
 第二节 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
 第三节 平津地区休整,作向江南进军的准备
  一 进行政治整训
  二 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
  三 后勤保障的准备
  四 经营新区的干部准备
 第四节 先遣兵团南下配合第二、三野战军渡江作战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南渡长江挺进湘中赣南
第十一章 执行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发起衡宝、广东、广西战役,歼灭白崇禧、余汉谋集团
第十二章 解放海南岛和万山群岛
第十三章 执行工作队任务,清剿土匪,保卫国防,建设正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基本总结
附录
 大事记
 战斗序列及主要领导人名录
 重要战役一览表
 战绩统计表
 团以上干部烈士名录
 重要战役战斗要图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