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生与死》、《建寨安居》、《古规与三种能人》、《年轮树》等四篇,既可各自成章,又能相互连贯,构成了哈尼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古籍篇章中最具特色的一曲,借此我们还要作如下说明:一、在“生与死”一篇中,哈尼族认为人的一生中有三件大事:出世,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哈尼人非常重视出生后的命名仪式,本书以男女主人公吟唱的形式,从出世唱到结婚前。第二站是结婚,哈尼族认为,一个人结婚成家,人生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要担负起对家庭、老人、儿女及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既是人生中最艰辛、最困苦,也是最为幸福的阶段。第三站是死亡,这是人生旅途的终点站。在葬礼过程中要歌颂死者的一生业绩,又要为死者的亡灵指路,沿着祖先迁徙的路线,回归到哈尼族祖先的发源地。葬礼唱词中表现了哈尼族“万物皆生,万物皆死”的生死观,以及“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二、关于其它篇目。本书看起来似乎以“生与死”为主,与其它篇目并无多少关联,其实不然。按古代哈尼人的认识,世界万物先生出,而后才出现人类,人类生存要有一个聚居地——村寨,为此,得举行一系列的建寨习俗活动。村寨又是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人们要生存又不得不进行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和与大自然的斗争。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需要有组织者和获取生活资料所必须的生产工具,以及能给人增加精神力量且具有较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的人,于是村寨里产生了首领、摩匹和匠人。在获取生活资料而与大自然进行的斗争中,不断地认识自然总结经验,于是便产生了历算。凡此种种,在本书中都作了较详尽的描述,看后一目了然。三、关于诗歌语言和歌头歌尾的衬词。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靠口耳相传,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大多数掌握在摩批和歌手手里,所以在演唱时一般分为摩批语言和世俗语言。本书的演唱者,既有摩批,又有歌手,但书中演唱部分采用了世俗语言,故整部书也都是以世俗语言记录整理出来的。本书的搜录工作,是在婚礼、葬礼和节庆等不同场合中进行的。在此特对第一篇“生与死”的歌头歌尾衬词作如下说明:第一、二、三章用高吭豪放的“萨啊……依呜唉……”开头,以衬托人们的欢悦之情;第四、第五章在涉及到谈情说爱内容时,又采用了较轻松、优扬的起首词“依色唉……唉……”开头,表现了青年人自由自在、倾吐真情的情感世界;而在葬礼中的哭诉,则采用另一种较低沉、浑重、伤感的起首词“唉嗨嗨……”作歌头,以衬托葬仪中那种伤感悲哀凝重的气氛。四、关于哈尼文。本书采用的哈尼文是当前在云南省试行的文字。五、关于国际音标。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从“八·五”期间起,采用四行对译出版。本书是哈尼族古籍书目中四行对译的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