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马/列/毛/邓经典理论马克思思维方式论

马克思思维方式论

马克思思维方式论

定 价:¥27.00

作 者: 张云阁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丛书
标 签: 思想研究与学习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7057739 出版时间: 2007-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关系”的专著,全书以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哲学的意义在于思维方式的意义,哲学观的变革实质上是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一思想统领全书,围绕“人”这个核心问题进行分析阐释,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确立过程。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全书以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哲学的意义在于思维方式的意义,哲学观的变革实质上是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一思想统领全书,围绕“人”这个核心问题进行分析阐释,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确立过程。

作者简介

  张云阁,男,1963年生。哲学博士。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先后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撰写《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等学术著作4部。在《理论探讨》(《“费尔巴哈派”与“中间环节”再审视》,2007年第3期)、《社会主义研究》(《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的启示》,2007年1期)、《学习与探索》(《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2006年第1期)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0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图书目录

前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一章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关系的几种误读
 第一节 费尔巴哈在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地位的误读
  一、夸大费尔巴哈对青年马克思影响的“等同论”
  二、贬低费尔巴哈对青年马克思影响的“无关论”
  三、教条理解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机械“环节 论”
 第二节 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实质的误读
  一、辩证唯物主义超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二、实践唯物主义超越直观唯物主义
  三、历史唯物主义超越历史唯心主义
 第三节 哲学观的变革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一、哲学理论的意义主要体现为思维方式的意义
  二、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三、马克思开创了哲学的新时代
第二章 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哲学的理论酵母
 第一节 光明正大的“感性哲学”
  一、费尔巴哈的思想历程
  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
  三、费尔巴哈哲学的理论性突破
 第二节 “中间环节 ”作用和“费尔巴哈派”阶段
  一、费尔巴哈哲学的“中间环节 ”作用
  二、科学理解“费尔巴哈派”的含义
  三、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
 第三节 费尔巴哈哲学的理论局限性
  一、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直观的关系而不是实践的关系
  二、把人的本质规定为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把人的解放看成是理论问题而不是实践问题
第三章 从感性存在到感性活动:逻辑起点的超越
 第一节 终极存在:前费尔巴哈哲学的逻辑起点
  一、“本体论”思维方式
  二、“本体论”思维方式产生的理论根源
  三、“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理论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感性存在:费尔巴哈哲学的逻辑起点
  一、哲学开端是有限的东西
  二、人是“感性存在”的真实内容
  三、“感性存在”的理论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
 第三节 感性活动: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
  一、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二、感性活动: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过渡的桥梁
  三、传统哲学的终结与“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发轫
第四章 从宗教异化到劳动异化:研究视阈的超越
 第一节 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
  一、前费尔巴哈哲学的异化观
  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
  三、费尔巴哈宗教异化观的理论意义及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从宗教异化到政治异化
  一、“政治异化”思想的由来
  二、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此岸世界真理的确立
  三、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提出
 第三节 从政治异化到劳动异化
  一、劳动异化的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人
  二、劳动异化理论的确立
  三、“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雏形
第五章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解释原则的超越
 第一节 “解释世界”:前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旨趣
  一、“市民社会”: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
  二、“解释世界”:本体论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
  三、维护现存的世界:一切旧哲学的“绝对命令”
 第二节 “改变世界”:马克思哲学的终极关怀
  一、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新唯物主义的落脚点
  二、“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
  三、推翻现存的奴役人的一切关系:马克思哲学的“绝对命令”
 第三节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思维方式的巨大跃迁
  一、消解“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二元对立
  二、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确立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