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小说言情小说玫瑰花苑

玫瑰花苑

玫瑰花苑

定 价:¥28.00

作 者: 李春平 著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言情

ISBN: 9787506344012 出版时间: 2008-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字数:  

内容简介

  遍地都是女人。满眼都是女人。美是生产力,女人是生产力。美女是更加强劲的生产力。21世纪的女性解放,是现代生产力的彻底解放……一阵电闪雷鸣之后,该坐下来谈谈了。他们后面的事还很多,路还很多。许多问题是需要慎重研究的。刘小样给他点支烟,泡好茶,坐到沙发上去,说,你准备怎样安排我……罗达顺敏感地意识到丧钟敲响了。为他敲响丧钟的,怎么会是刘小样呢?他马上给叶沙打电话,仓皇地告诉她说,出事了……

作者简介

  李春平,1962年元月出生,陕西省紫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党政机关工作十年,在上海从事职业创作十年,现在陕西省安康学院中文系任教。 迄今为止,出版了四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计有长篇小说七部,长篇报告文学一部,中篇小说三十多部,作品大量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和评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情人时代》《我的多情玩伴》《奈何天》,长篇报告文学《辞海纪事》,中篇小说《巴山骟匠》《读古长书》《一路飙升》等》。《玻璃是透明的》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为同名电影。政治小说《步步高》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关注执政智慧和领导艺术的长篇小说”轰动全国,并于2006年获·第八届北方11省市优秀文艺图书奖”。

图书目录

后记
  之所以给这部长篇写个后记,是因为它的写作有着特殊的背景。这部小说初稿于上海。当时,上海市文联有个《电视电影文学》杂志,发表过不少优秀作品。那年他们搞一次创意,开设了一个“新闻与虚构”栏目,请作家们把一些纪实性的文字改写成小说,主要是根据通讯报道写成。作为一种文本试验,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我也是他们约稿的对象之一。勉强答应下来后,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写好。主要是考虑素材的获取问题。小说创作,没有很好的素材是不行的,不管是依赖于日常工作的见闻,还是见诸报章的新闻报道,都有一个前提:这些素材能否结构故事。当然,新闻素材再好,也不能提供完整故事的,更多的需要加工改造,然后才能成为我们所需要的内容,并完成它的文本构架。
  我从某期《电视电影文学》杂志上看到一个朋友写了一篇小说,附了一篇相应的新闻事件。现在我手头已找不到这个原件了,只记得是这样的内容:说的是中原某地很有名气的一个中等城市的市长,上世纪末的九十年代的某月,一行人到深圳特区考察。下榻之后,巧遇在这家饭店工作的小老乡一个天生丽质的漂亮女孩。这位来自农村的女孩很质朴,也很聪慧,在异地他乡遇到家乡最大的父母官,感动之余,便拿出百般殷勤来服侍他,唯恐不周。在市长深圳考察的几天日子里,这对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就开始在宾馆行苟且之事。此间,市长还真的动了真情,除了赠给女孩一些价值不菲的小费和礼物外,并留下了联系方式,承诺今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他。第二年,女孩回家探亲,便和市长取得了联系,市长让她回到家乡,由他负责安排工作,女孩依计而行。随后,市长买了一套别墅,这既作为女孩的住处,也作为市长的行宫。
  女孩在家乡时有个男友,在她去深圳前就分手了。男友后来就在当地打工,也挣不到什么钱。正在迷茫的时候,有天坐在路边遐想,突然从垫屁股的旧报上看到一则新闻,说了一个案子,某小偷偷了一个大官家的东西,失主不敢报案,随后便屡屡得手,最终东窗事发,小偷引出来一个赃官。刘小样的男友由此受到启发,决定也去偷那些高档住宅区,如果遇到一个贪官污吏,他们就不敢报案,就可以圆他的发财梦。凑巧的是,他正好偷到了前女友的家里,遇到了正在幽会的市长,于是演绎了一出活生生的闹剧。
  一位上海作家就根据这篇新闻报道写了一个中篇小说,他的小说对原有的故事进行了彻底改造,已经没有了新闻事件的影子。也许是作家们思路不同,在我看来,这个材料没有用足。因为就新闻本身来讲,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也有许多巧合的地方,是做小说的上佳材料。于是我就进行重新构思,决定把它写成长篇小说。在我的小说中还有一个内容,是写刘小样当法官的事,也是来源于《电视电影文学》2002年第2期上的一则附录,是转载自2001年10月17日《北京晚报》的一则新闻《风流女竟当上了法官》,说的是陕西某地一名舞女凭借关系当上法官的事,作家野莽把它写成了小说,发表在《电视电影文学》“新闻与虚构”栏目上,我则把这件事用到了自己的小说里。
  我之所以要坦陈这部小说写作的前前后后,是想重申一个文学常识,作家的虚构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故事不是作家能想像出来的,甚至远远超过作家的想像力。同时我还想说明,好的故事是没有时间性的。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都会有一定的生命力。在文学史上,作家通过新闻事件获取小说素材的事应该是很多的。“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最初都简单得只有几句话的原始记载,后来却演绎出了各种不同的艺术样本。茅盾的《子夜》、王安忆的《长恨歌》也都源于上海新闻,他们从新闻上得到灵感,就将其写成了小说。还有许多作家采用过这种办法,不胜枚举。
  这部小说和我以前所有的政治文化小说都不同。这一次,我的目标就是要完成一个精彩故事的讲述。小说还是要讲故事的,不管是中国的传统小说,还是世界文学经典,讲故事一直成为小说的第一要务。真正流传下来的,依然是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前些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我的名字叫红》更强烈地彰显着它的故事性。对于长篇小说来说,故事几乎是它的生命内核。
  2008年2月19日于陕西省安康学院中文系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