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通史《史记》与民族精神

《史记》与民族精神

《史记》与民族精神

定 价:¥39.00

作 者: 池万兴 著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丛编项:
标 签: 通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3321406 出版时间: 2009-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459 字数:  

内容简介

  《史记与民族精神》哲学与民族学的角度研究司马迁的民族思想与《史记》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作者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多角度、多学科地研究《史记》,使《史记》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为现代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作者简介

  池万兴,男,1962年3月生,陕西彬县人,汉族。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教授、博士、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3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7月获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师从闫宪康、冯俊杰两位先生研究先秦文学与戏曲。2003年7月获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赵逵夫先生研究先秦两汉文献。2004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师从蒋凡先生,2006年6月出站。1994年11月任语文系副主任,1998年12月任语文系主任。2004年起任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至今,同时兼任西北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导师。

图书目录

绪论
上编 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
 第一章 三皇五帝的开拓进取精神
 第一节 三皇的发明与创造精神
 第二节 炎黄两族的开拓进取精神
 第三节 颛顼“绝地天通”的改革精神
 第四节 尧舜不懈追求的奋斗精神
 第二章 夏王朝的建立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第一节 大禹的开拓进取精神
 第二节 王权观念的崛起
 第三节 贡赋制与中央集权的建立
 第四节 民族统一与凝聚力的形成
 第三章 殷商文明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第一节 契降生的神话学意义
 第二节 夏商之际的变革精神
 第三节 神权观念的加强
 第四节 商代王权观念的加强
 第四章 周代多元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节 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与民族精神
 第二节 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与民族精神
 第三节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与民族精神
 第四节 厚德载物与民族精神
 第五章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民族精神的形成
 第一节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二节 秦汉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第三节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第四节 秦汉文化思想与民族精神的形成
 第五节 秦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形成
 第六章 《史记》的创作宗旨与民族精神的自觉弘扬
 第一节 《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作宗旨
 第二节 《史记》弘扬民族精神的客观历史条件
 第三节 司马迁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观努力
下编 《史记》弘扬的民族精神
 第七章 《史记》大一统思想与民族凝聚力
 第一节 《史记》对大一统政治的颂扬
 第二节 《史记》对民族大一统的热情颂扬
 第三节 《史记》的体制结构所表现的民族大一统思想
 第四节 《史记》民族大一统思想的深远影响
 第八章 《史记》以人为本的精神
 第一节“以人为本”的编排体例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取人原则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天人理念
 第四节 《史记》人本思想的渊源及影响
 第九章 《史记》的变革创新精神
 第一节 《史记》对历史变革过程的认识
 第二节 《史记》所体现的变革类型
 第三节 变革创新必须具备开拓进取精神
 第四节 《史记》变革创新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第十章 《史记》所弘扬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一节 《史记》所记述的中华民族思想家们的自强不息精神
 第二节 司马迁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节 《史记》所弘扬的志士仁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第四节 《史记》所弘扬的自强不息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第十一章 《史记》所弘扬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第一节 忠君爱国,关注民生
 第二节 反抗强暴,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节 抗击侵略,保卫祖国
 第四节 赞美富国富民的贤人,反对穷兵黩武、滥兴功业
 第五节 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第十二章 坚持气节、舍生取义的人格自尊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成仁取义的气节风范与人格理想
 第二节 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
 第三节 贫贱不移的人格自尊精神
 第四节 《史记》舍生取义精神品格的生成及其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