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外语英语写作/翻译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第2版)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第2版)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第2版)

定 价:¥48.00

作 者: 刘宓庆 著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丛编项: 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
标 签: 翻译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133704 出版时间: 2012-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28 字数:  

内容简介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第2版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中译翻译文库》编著者刘宓庆。就翻译事业本身而言,我们则要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谈到翻译,人们就首先想到文学,这个观念是“西方式”的,他们似乎只想看看人家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美国,译论百分之八十以上谈文学。我认为翻译事业的优先次序应该是:第一,学术翻译;第二,科技翻译;第三,财、经、贸翻译;第四,文学翻译;第五,文化事业及其他翻译。我们应该把学术翻译放在第一位,使它享有最优先的资源投入,这对提高国家地位和国民素质、教育素质都是至关紧要的。这样的优先次序不仅符合国家发展之所需,而且也是获得国人的真正认同的关键。就翻译业本身的发展而言,我想在这里谈一谈翻译实业化的问题。作者认为,考虑到翻译业的实际及发展前景,“实业化”是本行业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求得一席之地、一席应有之地的可途径。

作者简介

暂缺《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第2版)》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第二版)出版前言
本位本分本色-《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序
第二版出版说明(2012)
新“翻译答问”——第二版代序
第一章 论翻译思想研究:从不要误会严复谈起
1.1 翻译思想:翻译理论的最高层级
1.2 翻译思想的基本特征
1.2.1 高层级性
1.2.2 能产性
1.2.2.1 “产生”对策(strategy)
1.2.2.2 “产生”技巧(techniques,craft)
1.2.3 模糊性
1.2.4 传承性
1.2.5 迁延性
1.3 研究翻译思想的重大意义
1.3.1 有助于提高对翻译理论研究认识的整体水平
1.3.2 有助于翻译思想在传统重构中的功能发挥
1.3.3 有助于从根本上推动翻译实务的发展
1.3.4 有助于发现问题、识别真伪、增强判断力,从而使我们能更有的放矢地克服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偏差
1.4 中国当代翻译思想发展沿革
1.5 中国当代翻译思想探讨
第二章 论中国翻译传统
2.1 文化战略考量
2.2 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
2.3 关注意义,兼及审美
2.4 强调悟性、强化主体
2.5 反思与重构
2.5.1 关于文化战略考量
2.5.2 关于“圆满调和
2.5.3 关于意义兼及审美
2.5.4 关于主体问题
第三章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必须体现中国价值
3.1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应有的理论诉求和素质
3.2 中国译论具有鲜明的地缘人文、地缘社会和地缘政治特征
3.3 中国翻译思想植根于丰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
3.4 中国翻译理论有其独特的发展渊源、取向和模式
3.4.1 佛经翻译期
3.4.2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期
3.4.3 清末以学术翻译为主的综合翻译期
3.4.4 20世纪上半期的综合翻译期
3.4.5 20世纪下半期的综合翻译期
3.5 中国语言文字自成体系
3.5.1 中国翻译思想研究
3.5.2 翻译的意义理论必须充分体现中国的价值诉求
3.5.3 中国翻译阅读一理解一表现“理论具有特定的理论诉求:RCT图式
3.5.4 汉外互译审美理论
3.5.5 汉外互译的对策理论
3.5.6 译文操控理论
3.5.7 审美效果理论(接受理论)
第四章 翻译学呼唤新的传统观(一):翻译学与墨家思想
4.1 中国传统文化远不止于孔孟儒家
4.2 墨家学说不容忽视
4.2.1 墨家重用、重经验、重身体力行
……
第五章 翻译学呼唤新的传统观(二):反思·超越·重构
第六章 论形式的功能观:“还形式以生命”
第七章 西方当代译论的三个源头
第八章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和流派述略
第九章 论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第十章 维根斯坦的意义观与翻译研究
第十一章 翻译是一种”语言游戏
第十二章 本杰明翻译观试析
第十三章 论翻译的原创性
第十四章 翻译是对原语的超越——论打造“脱颖而出”的译文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