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货币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研究

定 价:¥20.00

作 者: 张晶 著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0137827 出版时间: 2008-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字数:  

内容简介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研究》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言;第二章以历史发展进程为线索详细介绍了国外经济,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且进行了简要评价;第三章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研究》的理论核心部分,以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为基石,并借鉴部分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至第六章采取实证方法,集中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及其背后的原因,其中,第四章运用多种计量手段检验了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及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第五章承接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根本原因进行了研究,第六章則从我国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阐明我国银行发展水平和银行微观行为及结构之所以在地区层面上形成显著差异的原因;第七章对全书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张晶,女,1972年生于甘肃省兰州市,祖籍山东。2007年初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金融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货币理论与政策。现在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副教授。曾先后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课题多项,并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上海金融》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简述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介绍
第二章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第一节 早期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
第二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下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新、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三章 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节 宏观背景分析:不确定性下伪货币
第二节 中观特征分析:银行体系的发展演变和空间分布¨一¨
第三节 微观效应分析:银行的信贷行为
第四节 本章结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计量模型
第二节 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效应
第三节 紧缩与扩张货币政策时期的区域非对称效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对地区经济结构差异原因的思考
第二节 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其区域不对称效应
第三节 银行结构区域差异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第四节 基于银行发展阶段和银行流动性偏好差异的分析
第五节 本章的若干结论
第六章 我国特殊国情下的进一步探究
第一节 政府主导型渐进式改革的影响
第二节 分权制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经济转轨时期蜘信贷市场和信贷行为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