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民族学西北民族地区发展中的文化创新保障体系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发展中的文化创新保障体系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发展中的文化创新保障体系研究

定 价:¥46.00

作 者: 路宪民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青年学术丛书·哲学
标 签: 民族学 社会科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20836 出版时间: 2013-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字数:  

内容简介

  经济、政治和文化高度融合的全球化时代,任何民族的生存发展既立足于自己发达的经济,更立足于自身独特的文化。民族能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化至为重要。而文化作为人类独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是以创新为本质特征的,文化始于人的创造,是经由创新存在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创新离不开与之相关的保障体系建设,对处于双重迟发展状态的西北民族地区而言,文化创新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涉及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行动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经济、社会、教育等文化赖以生成的宏观结构提供支撑,也需要各类组织和个体“人化”和“化人”的行动去实施。

作者简介

  路宪民,男,1968年生,甘肃正宁人,兰州大学民族学博士。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著有《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参与编撰《现代民族学》,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发展中的文化创新保障体系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教师科研基金项目“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与基层政权建设”、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从基督教的传播看现阶段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等。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发展视野中的民族文化
一、发展观溯源
(一)以经济数据为单一指标的发展观
(二)经济增长加反思变革的发展观
(三)可持续发展观
(四)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文化综合发展观
二、社会发展与文化的关系
(一)关于发展的几种决定论
(二)我国的民族发展与文化
三、西北民族地区发展及其对文化创新的需求
(一)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
(二)西北民族地区发展对文化创新的需求
四、文化创新对西北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
(一)科学文化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加速器
(二)人文文化创新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关键
第二章  民族文化创新及其保障体系
一、文化的含义及其演变
(一)文化的本义
(二)文化含义的汇通——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
(三)现代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价值观
二、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
三、民族文化创新的保障体系
(一)扩展民族文化创新的社会基础
(二)夯实民族文化创新的经济基础
(三)发展教育以提升民族的创新能力
(四)以组织机制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四、用文化的内在价值——文明规范民族文化创新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区的文化及其创新现状
一、西北民族地区的民族和文化
(一)多元的民族
(二)丰富多彩的文化
二、西北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与创新现状
(一)西北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
(二)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创新的现状
三、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创新落后的原因及其保障体系建设
(一)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创新落后的原因
(二)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创新的内容和保障体系建设
第四章  扩展民族文化创新的社会基础
一、文化与社会
二、社会过程与文化创新
三、西北民族地区的民族交往与文化创新
(一)地理因素对民族交往的限制
(二)以农牧为主的经济结构使民族之间的广泛交往缺乏现实动力
(三)以宗教为核心特色鲜明的多元文化使民族交往面临着一定的障碍
四、加强民族交往,为民族文化创新提供社会保障
(一)克服民族自我中心意识
(二)尊重各民族文化
(三)发挥大众传媒在民族交往和文化创新方面的作用
第五章  夯实民族文化创新的经济基础
一、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二、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文化创新的影响
(一)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经济滞后对民族文化及其创新的影响
三、通过发展经济为文化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一)西北民族地区的实际与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以文化产业为龙头,促进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第六章  通过教育提升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
一、教育的功能及其对民族文化创新的影响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二、西北民族地区教育的现状及其对文化创新的制约
(一)西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
(二)教育落后对民族文化创新的影响
三、西北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与对策
(一)西北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
(二)改善民族教育的对策
第七章  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创新实施的基本方略
一、以良好的文化自觉引领民族文化创新的方向
(一)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结构、特性及创新的目的
(二)文化自觉的内涵与维度
(三)文化自觉和创新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二、通过组织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一)通过政府组织推动文化体制创新
(二)通过文化产业推动民族文化内容创新
(三)通过文化事业提升民族文化创新的综合能力
三、通过民族成员的实践实现民族文化创新
(一)文化的“人化”和“化人”
(二)通过“人化”和“化人”的实践实现民族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