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国家法、宪法21世纪中国的宪法政治

21世纪中国的宪法政治

21世纪中国的宪法政治

定 价:¥79.00

作 者: 陈纯柱,吴朝文,张步文 等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法律 国家法、宪法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6132166 出版时间: 2013-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74 字数:  

内容简介

  《21世纪中国的宪法政治》的学术贡献在三个方面:一是对21世纪中国宪法政治建立的基础,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揭示,使人们从另一个侧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一目了然;二是对宪法政治在21世纪中国的制度构架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和揭示,使人们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三是揭示了宪法政治在21世纪的价值目标和未来展望,使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充满信心。

作者简介

  陈纯柱,汉族,现任重庆邮电大学社科处处长、法学院二级教授;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被重庆市政府授予的重庆市名师,2011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2012年获得“重庆市劳动模范”。主要从事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等国家项目3项,主持国务院三建委、国家教育部、国家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国家信产部和重庆市等多项重点课题。出版个人专著《村庄法人自治论》、《村民权利的宪政审视》,主编《宪法政治研究》等学术专著12部;在《北京社会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有多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社会主义研究》、《哲学原理》等刊物全文转载。获得:省级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重庆市政府三等奖10余项。

图书目录

引言 宪法政治——现代民主国家的价值选择
第一篇 宪法政治建立的基础
第一章 宪法政治的本质和特征
一 宪法与宪法政治
二 宪法政治的本质和特征
三 研究宪法政治的价值
第二章 宪法政治的历史演进
一 近现代西方宪法政治演进的历史特征
二 苏联社会主义宪法政治断裂的历史启示
三 百年中国宪法政治的本土意涵
第三章 宪法政治的价值选择
一 历史上各种治道的价值取向
二 宪法政治的一般价值取向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政治的价值选择
第四章 宪法政治的经济基础
一 经济形态与政治制度相互关系的历史考察
二 市场经济是宪法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三 中国社会主义宪法政治的经济基础
第五章 宪法政治的民主载体
一 市民社会是宪法政治产生的社会前提
二 自由民主为宪法政治产生提供了基石
三 宪法政治是自由民主的法律保障
第六章 宪法政治的权利本位
一 宪法权利的孕育与诞生
二 宪法权利的扩张与宪法政治的巩固和完善
三 权利救济是宪法政治发展的新向标
第七章 宪法政治的文化支撑
一 文化与宪法的关系
二 先进文化对宪法的支撑作用
三 宪法是人类先进文化的成果书
四 构建中国特色的宪法文化
第八章 宪法政治的社会生态
一 阶级兴起与宪法政治本质
二 阶层变迁与宪法政治调适
三 区域协同与宪法政治统一
四 民族融合与宪法政治根基
五 法律习俗与宪法政治的发展
第九章 宪法政治的政党保障
一 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二 政党政治与宪法价值
三 宪法对政党类型与活动方式的规定
第二篇 宪法政治在21世纪中国的制度构架
第十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中国的政权制度
一 阶级与国家政权
二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宪法政治的政权基础
三 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第十一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 中国政权组织形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 宪政视野下的中国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完善
第十二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政党制度
一 现代民主与政党制度
二 宪法政治视野下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三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点与运行机制
第十三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一 中国民主的发展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产生
二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功能与民主价值
三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本质、特点和优势
第十四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
二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和内容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宪法政治在中国的重要特色
第十五章 宪法政治视野下的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产生
二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四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中国宪法政治发展的贡献
第三篇 宪法政治在21世纪中国的价值目标和未来展望
第十六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的发展原则
一 宪法政治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则
二 宪法政治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三 任何政党与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第十七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的价值选择
一 宪法政治与中国国情的共生价值
二 宪法政治与党的主张的共生价值
三 宪法政治与社会主义的共生价值
四 宪法政治与民主宪政的共生价值
第十八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的实现层次
一 宪法政治在中国实现的低级层次
二 宪法政治在中国实现的中级层次
三 宪法政治在中国实现的高级层次
四 研究宪法政治在中国实现层次的价值
第十九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的生态任务
一 中国宪法政治确立的主流生态研究
二 中国宪法政治面临的生态障碍研究
三 中国宪法政治的未来生态任务
第二十章 宪法政治的权利保障
一 宪法政治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
二 宪法政治权利保障的历史背景
三 宪法政治权利保障的特点
四 宪法政治权利保障的内容
第二十一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的司法适用
一 宪法司法化的内涵
二 中国宪法司法化的必要性
三 中国宪法司法化的路径选择
四 中国宪法司法化的方式和程序
第二十二章 宪法政治在中国面临的新课题
一 立宪、行宪和护宪的现实矛盾
二 宪法的适应性和宪法的稳定性的矛盾
三 宪法政治中的人治和法治的矛盾
四 网络信息社会给宪法政治带来的新课题
第二十三章 中国宪法政治的走向与展望
一 宪法政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评述
二 宪法政治在中国发展的基本经验
三 宪法政治在中国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