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UG NX 9造型设计修炼手记

UG NX 9造型设计修炼手记

UG NX 9造型设计修炼手记

定 价:¥69.80

作 者: 李阳 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CAD CAM CAE UG 计算机/网络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21227202 出版时间: 2015-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从UG NX 9.0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开始讲解,详细介绍了曲线造型、草图、特征建模与编辑、曲面建模、装配造型设计、工程图设计、表面粗糙度等内容。全书采用实例教学的编写模式,可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具备使用UG NX 9.0软件进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附赠光盘中提供了书中各个典型案例的源文件,读者可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软件的各种功能和使用方法,轻松自如地进行产品设计。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可作为大、中专学生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厂企业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作为UG初学者的入门指导书。

作者简介

  李阳,男,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学历,1995年于中捷友谊厂担任数控编程员,2008年至今于沈阳中美钻镗机床有限公司担任高级技术工程师。

图书目录

第1章 入门基础1
1.1 启动软件2
1.2 进入初始界面2
1.3 进入工作界面2
1.4 绘图区4
1.5 文件管理4
1.5.1 (新建)4
1.5.2 (打开)5
1.5.3 (保存)6
1.5.4 (关闭)6
1.5.5 【捕捉点】6
1.5.6 (定制)7
1.6 【用户默认设置】10
1.7 首选项设置10
1.7.1 【对象首选项】10
1.7.2 【用户界面首选项】11
1.7.3 (可视化首选项)12
1.7.4 (编辑背景)12
1.7.5 (栅格)13
1.8 坐标系应用13
1.8.1 工作坐标系(WCS)14
1.8.2 加工坐标系(MCS)14
1.8.3 绝对坐标系(ACS)14
1.8.4 (基准CSYS)15
1.8.5 (动态)16
1.8.6 (原点)16
1.8.7 (旋转WCS)16
1.8.8 (定向)17
1.9 图层的使用17
1.9.1 (移动至图层)17
1.9.2 (复制至图层)18
1.9.3 (图层设置)18
1.10 鼠标/键盘的部分使用20
1.10.1 鼠标基本操作20
1.10.2 常用快捷键20
1.11 基准特征21
1.11.1 (基准平面)21
1.11.2 (基准轴)26
1.12 (点)29
1.13 (点集)30
1.14 【显示和隐藏】31
1.15 【快速拾取】32
1.16 【命令查找器】33
1.17 (移动对象)33
1.18 (变换)38
1.19 (文本)39
1.20 (对象显示)41
1.21 (部件导航器)42
1.22 (表达式)43
1.23 【适合窗口】、【缩放】、【平移】、【旋转】44
1.23.1 【适合窗口】44
1.23.2 【缩放】45
1.23.3 【平移】46
1.23.4 【旋转】46
1.24 (新建截面)47
1.25 (对象的删除与
撤销)48
1.26 导入/导出的文件48
第2章 曲线造型49
2.1 (基本曲线)50
2.1.1 (直线)51
2.1.2 (圆弧)51
2.1.3 (圆)52
2.1.4 (圆角)52
2.1.5 (修剪)53
2.2 编辑曲线54
2.2.1 (编辑曲线参数)54
2.2.2 (修剪曲线)54
2.2.3 (分割曲线)56
2.2.4 (修剪拐角)59
2.2.5 (编辑圆角)60
2.2.6 (拉长曲线)60
2.2.7 (曲线长度)61
2.2.8 (光顺样条)62
2.3 派生的曲线63
2.3.1 (镜像曲线)63
2.3.2 (桥接曲线)64
2.3.3 (连结曲线)65
2.3.4 (简化曲线)66
2.3.5 (缠绕/展开曲线)66
2.3.6 (投影曲线)67
2.3.7 (组合投影)70
2.3.8 (在面上偏置曲线)71
2.3.9 (抽取曲线)73
2.3.10 (抽取虚拟曲线)74
2.3.11 (相交曲线)75
2.3.12 (截面曲线)75
2.3.13 (等参数曲线)77
2.4 【插入曲线】78
2.4.1 (螺旋线)78
2.4.2 (艺术样条)81
2.4.3 (抛物线)83
2.4.4 (双曲线)84
2.4.5 (一般二次曲线)84
2.4.6 (规律曲线)85
2.5 (直线和圆弧)工具条86
第3章草 图88
3.1 创建草图89
3.1.1 草图工作平面89
3.1.2 新建草图名91
3.1.3 (完成草图)91
3.2 绘制草图曲线92
3.2.1 (直线)92
3.2.2 (圆弧)93
3.2.3 (轮廓)93
3.2.4 (圆)94
3.2.5 (椭圆)95
3.2.6 (多边形)96
3.2.7 (矩形)97
3.2.8 (样条)98
3.3 【处方曲线】100
3.3.1 (相交曲线)100
3.3.2 (投影曲线)100
3.4 来自曲线集的曲线101
3.4.1 (偏置曲线)101
3.4.2 (派生直线)103
3.4.3 (镜像曲线)104
3.4.4 (阵列曲线)104
3.4.5 (添加现有曲线)107
3.5 草图编辑107
3.5.1 (定向视图到
模型)107
3.5.2 (定向视图到
草图)108
3.5.3 (重新附着
草图)108
3.5.4 (快速修剪)109
3.5.5 (快速延伸)110
3.5.6 (制作拐角)111
3.5.7 (倒斜角)111
3.5.8 (圆角)112
3.6 【定位尺寸】113
3.6.1 (创建定位
尺寸)113
3.6.2 (编辑定位
尺寸)114
3.6.3 (删除定位
尺寸)114
3.6.4 (重新定义)115
3.7 草图约束115
3.7.1 【尺寸约束】115
3.7.2 (快速尺寸)116
3.7.3 (几何约束)117
3.7.4 (自动约束)120
3.7.5 (显示/移除
约束)121
3.7.6 (转换至/自参考
对象)122
3.7.7 (备选解)123
第4章 特征建模与编辑124
4.1 基本特征125
4.1.1 (长方体)125
4.1.2 (圆柱体)127
4.1.3 (圆锥)129
4.1.4 (球)132
4.2 组合体133
4.2.1 (求和)134
4.2.2 (求差)134
4.2.3 (求交)135
4.2.4 (凸起片体)136
4.2.5 (缝合)136
4.2.6 (补片)138
4.2.7 (连结面)138
4.3 【偏置/缩放】139
4.3.1 (偏置面)139
4.3.2 (偏置曲面)140
4.3.3 (抽壳)141
4.3.4 (缩放体)143
4.3.5 (加厚)145
4.3.6 (片体到实体
助理)146
4.3.7 (可变偏置)147
4.3.8 (大致偏置)148
4.4 设计特征150
4.4.1 (孔)150
4.4.2 (凸台)155
4.4.3 (腔体)156
4.4.4 (偏置凸起)160
4.4.5 (螺纹)160
4.4.6 (键槽)162
4.4.7 (槽)165
4.4.8 (三角形
加强筋)167
4.4.9 (拉伸)168
4.4.10 (旋转)172
4.5 细节特征174
4.5.1 (桥接)174
4.5.2 (软倒圆)175
4.5.3 (边倒圆)176
4.5.4 (倒斜角)179
4.5.5 (面倒圆)181
4.5.6 (样式圆角)183
4.5.7 (拔模)186
4.6 【修剪】190
4.6.1 (拆分体)190
4.6.2 (修剪体)191
4.6.3 (分割面)192
4.6.4 (修剪片体)192
4.6.5 (删除边)193
4.6.6 (取消修剪)194
4.6.7 (删除体)194
4.7 【关联复制】195
4.7.1 (抽取几何体)195
4.7.2 (镜像几何体)196
4.7.3 (镜像特征)197
4.7.4 (阵列面)198
4.8 同步建模200
4.8.1 (设为共面)200
4.8.2 (设为共轴)200
4.8.3 (设为相切)201
4.8.4 (设为对称)201
4.8.5 (设为平行)202
4.8.6 (设为垂直)203
4.8.7 (设为偏置)203
4.8.8 (偏置区域)204
4.8.9 (替换面)204
4.9 编辑特征205
4.9.1 (移除参数)205
4.9.2 (移动特征)205
4.9.3 (指派实体密度)206
4.9.4 (抑制特征)206
4.9.5 (取消抑制)207
第5章 曲面建模208
5.1 (剖切曲面)209
5.1.1 (二次曲线-
肩线-按顶线)209
5.1.2 (二次曲线-肩线-按曲线)210
5.1.3 (二次曲线-肩线-按面)210
5.1.4 (二次曲线-Rho-按顶线)211
5.1.5 (二次曲线-Rho-
按曲线)212
5.1.6 (二次曲线-Rho-
按面)212
5.1.7 (二次曲线-高亮
显示-按顶线)213
5.1.8 (二次曲线-高亮
显示-按曲线)214
5.1.9 (二次曲线-高亮
显示-按面)214
5.1.10 (二次曲线-四点
斜率)215
5.1.11 (二次曲线-
五点)216
5.1.12 (圆形-三点)216
5.1.13 (圆形-两点-
半径)217
5.1.14 (圆形-两点-
斜率)217
5.1.15 (圆形-半径/角度/圆弧)218
5.1.16 (圆形-中心
半径)218
5.1.17 (圆形-相切
半径)219
5.1.18 (三次曲线-
两个斜率)219
5.1.19 (三次曲线-圆角
桥接)220
5.1.20 (线性)221
5.2 【网格曲面】221
5.2.1 (直纹)221
5.2.2 (通过曲线组)224
5.2.3 (通过曲线网格)225
5.2.4 (N边曲面)228
5.3 扫掠231
5.3.1 (沿引导线扫掠)231
5.3.2 (变化扫掠)232
5.3.3 (扫掠)234
5.3.4 (管道)237
5.4 曲线构面238
5.4.1 (曲线成片体)238
5.4.2 (有界平面)239
5.5 由点构面240
5.5.1 (通过点)240
5.5.2 (从极点)242
5.5.3 (四点曲面)243
5.6 【编辑曲面】243
5.6.1 (扩大)243
5.6.2 (替换边)245
5.6.3 (等参数修剪/
分割)246
第6章 装配造型设计248
6.1 装配的概念249
6.2 显示装配模块249
6.3 (添加组件)249
6.4 (镜像装配)251
6.5 (显示自由度)251
6.6 (装配约束)252
6.7 (移动组件)255
6.8 【引用集】255
6.9 装配爆炸图256
6.9.1 (新建爆炸图)256
6.9.2 (显示爆炸图)257
6.9.3 (编辑爆炸图)257
6.9.4 (自动爆炸
组件)258
6.9.5 (取消爆炸
组件)259
6.9.6 (删除爆炸图)259
6.10 【关联控制】260
6.10.1 (隐藏视图中的
组件)260
6.10.2 (显示视图中的
组件)260
6.10.3 (追踪线)261
6.11 定义可变形部件261
6.12 【变形组件】263
第7章 工程图设计265
7.1 (制图)266
7.1.1 (新建图纸页)266
7.1.2 (打开图纸页)268
7.1.3 (删除图纸)268
7.1.4 (编辑图纸页)269
7.1.5 (制图首选项)269
7.1.6 边界的隐藏270
7.1.7 (视图首选项)270
7.1.8 图纸部件的设置271
7.2 建立视图272
7.2.1 (基本视图)272
7.2.2 (投影视图)273
7.2.3 (局部放大图)274
7.2.4 (剖视图)276
7.2.5 【阶梯剖视图】277
7.2.6 (半剖视图)278
7.2.7 (旋转剖视图)279
7.2.8 (展开的点到点剖
视图)280
7.2.9 (折叠剖视图)282
7.2.10 (局部剖视图)282
7.2.11 (断开视图)284
7.3 编辑视图284
7.3.1 (视图相关编辑)284
7.3.2 (视图边界)286
7.3.3 (视图对齐)287
7.4 工程图标注288
7.4.1 标注尺寸的种类288
7.4.2 创建尺寸示例289
7.4.3 避免重复的尺寸293
7.5 (编辑文本)293
7.5.1 【文本】293
7.5.2 【文本编辑器】293
7.6 (设置)295
7.7 (注释)297
7.7.1 文本注释298
7.7.2 制图符号标注298
7.7.3 形位公差299
7.7.4 (符号标注)299
7.7.5 (基准特征
符号)300
7.7.6 (特征控制框)301
7.8 (用户定义符号)305
7.9 中心线305
7.10 表格注释307
7.11 (使用电子表格
编辑)308
7.12 (合并/取消合并
单元格)308
7.13 (图像)308
7.14 (打印)309
第8章 表面粗糙度310
8.1 (表面粗糙度符号)311
8.1.1 表面粗糙度加工符号311
8.1.2 表面粗糙度参数312
8.1.3 加工纹理方向符号312
8.1.4 表面粗糙度参数标注313
8.1.5 表面粗糙度数值
的选用314
8.2 (焊接符号)314
8.2.1 焊接形状与符号表示
方法314
8.2.2 焊接符号标注中的
指引线316
8.2.3 焊接图316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