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道教道教美学探索: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研究

道教美学探索: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研究

道教美学探索: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研究

定 价:¥58.00

作 者: 蔡钊 著;成都市道教协会 编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成都道教文化系列丛书
标 签: 道教 哲学/宗教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1477571 出版时间: 2014-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字数:  

内容简介

《成都道教文化系列丛书·道教美学探索: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研究》把“道-美-境界”作为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的哲学基础,也是研究道教美学的理论前提。继绪论之后,全书共分九章。
  《成都道教文化系列丛书·道教美学探索: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研究》选择了道教与中国文学艺术关系这一宏大课题的一个节点,深入探索,开创性求解,为中国器乐哲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

蔡钊,1994-2000年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琵琶专业,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是西南地区首位琵琶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至今,2001-2004年就读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工作。现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道教、中国音乐美学、琵琶教学与演奏。已在《四川大学学报》《宗教学研究》《黄钟》《音乐探索》等CSSCI期刊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

图书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理论前提:“道-美-境界”是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之哲学基础
二、道教美学、内丹、中国器乐艺术的研究现状
三、“道教美学探索——内丹与中国器乐艺术研究”的哲学范畴、预期目的及创新点
四、研究的难点、原则、方法

第一章 虚静
一、道家道教“虚静”观
二、内丹虚静法
三、中国器乐艺术“虚静”之理
四、中国器乐艺术“虚静”实践
五、道教美学“道-美-境界-虚静”范畴论
六、虚静艺术人生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炼气
一、道家哲学“气”本体论
二、道教行气法
三、道教美学“道-气-生-美”论
四、中国器乐艺术“气韵”之美
五、中国器乐艺术“气韵”实践
六、“气韵本乎游心

第三章 形神
一、道家“形”、“神”范畴
二、内丹中的“形”、“神”——性命
三、道教美学“道-美-境界形神俱妙”范畴
四、中国器乐艺术“形神俱妙”的追求
五、“形似-气韵传神”之关系
六、中国器乐艺术的最高范畴神韵

第四章 逆返
一、老子“逆返”思想
二、内丹“逆返”修炼
三、道教美学“道-美-境界逆返”范畴
四、中国器乐艺术“逆返”之理
五、中国器乐艺术“逆返”实践

第五章 圆和
一、道家“圆和”哲学
二、内丹“圆和”实践
三、道教美学“道-美-境界-圆和”范畴
四、中国器乐艺术“圆和”之美
五、中国器乐艺术“圆和”实践

第六章 贵柔
一、老子“贵柔”哲学
二、内丹“贵柔”法
三、中国器乐演奏的“柔”道
四、中国器乐艺术的阴柔之美
五、道教美学“道-美-境界-阴柔”论
六、柔韧才是新道学文化及中国器乐艺术的真谛

第七章 顿悟
一、道教之“悟”述要
二、内丹“顿悟”法与中国器乐艺术“悟”之比较
三、道教美学之“悟”-一种审美认知方式
四、中国器乐“神韵”之心授——“灵性思维”的教学法

第八章 无为
一、老庄“无为”说
……
第九章 天人合一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