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逻辑学(论理学)古代民本伦理思想研究

古代民本伦理思想研究

古代民本伦理思想研究

定 价:¥66.00

作 者: 李天莉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6158593 出版时间: 2016-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字数:  

内容简介

  《古代民本伦理思想研究》从伦理角度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梳理和诠释,揭示民本思想所涉及的人伦关系及其实质,并对其所蕴涵的道德问题进行剖析,进而论述其发展规律,找到此政治伦理的合理内核和不足之处,为当今执政理念服务。论题对民本伦理中研究尚显薄弱的道家、墨家伦理进行深入分析,尽可能地总结各个学派的民本主张,寻求各自的现实、学理、逻辑上的合理性,并对各学派的主张进行比较研究,对民本思想形成系统性的伦理解析。本书对民本思想内部所潜藏的伦理关系冲突进行细致分析,揭示民本伦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说明民本伦理发展的内部动力。与本书针对民本伦理中存在的观念冲突,从中西方伦理学的立场出发,对民主、人权、人本等关键词汇及其演变进行分析,在对比的过程中找寻其异同,在此基础上清理民本伦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混乱和困惑,对当今的民主、权利、人本理念和传统民本伦理进行比较,寻求现代文化转换发展的条件和出路,*后达到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目的。

作者简介

  李天莉,副教授,1966年生于河南镇平,曾就读于河南大学历史学系、南京大学政治学系和东南大学哲学系,年后获得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现在东南大学任教,长期从事政治学、伦理学、行政管理及社会保障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图书目录

“民本”问題研究的重大突破(代序)——祝贺《古代民本伦理思想研究》出版
导论
一 进行民本伦理研究的缘由
二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一)民本伦理的发展轨迹
(二)民本伦理相关概念的内涵
(三)民本伦理效用研究辨析
(四)民本伦理现代价值探究的多样化
(五)目前研究存在的缺失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预期成果和可能的贡献
(一)预期的研究成果
(二)本书可能的贡献
第一章 民本的伦理特质
一 民本思想的政治伦理特性
(一)民本的伦理意蕴
(二)民本伦理思想的双重属性
二 民本伦理的滥觞及其主要关系辨析
(一)“神本”转化到“民本”的历程
(二)尊君重民之间的矛盾与调适
三 民本伦理的实践运作理路
(一)民本德性诉求的差异与成因
(二)民本伦理的经济利益诉求
(三)民本伦理的政治利益诉求
(四)民本伦理的道德教育诉求
四 民本伦理的价值悖论
(一)德性和利欲的一致与冲突
(二)民本价值追求的契合与错位
(三)道德理想与专制现实的统一与对立
第二章 民本伦理的不同范型
一 民本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远古人道精神和道德典范奠定民本伦理意识
(二)敬德保民意识催生民本伦理萌芽
(三)宗法制的出现引起民本伦理改变
二 儒家德治仁政的民本伦理设计
(一)贵人重德的民本伦理熹微
(二)德治仁政的民本伦理体系
(三)君舟民水的民本伦理变迁
(四)民本伦理的系统化及其发展
三 墨家兼爱利民的民本伦理构建
(一)爱利百姓的民本伦理依据
(二)兼爱交利的伦理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四 道家因循自然的民本伦理理想
(一)效法自然辩证求治的民本伦理基础
(二)义利俱轻无为而治的民本伦理取向
(三)众皆平等的民本伦理追求
第三章 民本伦理的蝶变与解构
一 本末观念的变更及民本伦理价值导向的转移
(一)“重农抑商”到“商为国本”的民本伦理基础变更
(二)民本伦理向功利化过渡的趋势
二 义利观念的变更及其影响
(一)义利关系变更的人性论基础
(二)重义轻利到义利统一的民本伦理价值转向
三 民本伦理的等级序列遭遇全面挑战
(一)质疑君权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二)挑战民本伦理的等级秩序
(三)修正民本伦理的统治模式
四 民本伦理的制度化设计与失败
(一)民本伦理重心的转移与倾覆:君权衰落民权兴起
(二)新型民本模式的设想: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共进互长
(三)民本伦理制度化陷落:沦入内外文化造成的困境
第四章 民本伦理的现代价值
一 民本伦理对现代民主的镜鉴
(一)对民主政治的合理期望
(二)民本对民主进程的积极影响
(三)民本与民主的本质区别
二 民本伦理的权利意识与不足
(一)中国古代的权利意识
(二)西方权利观念对中国民本伦理的修正
(三)对新型民权观念的期盼
三 现代人权与传统民本伦理的对接
(一)现代人权概念的价值内涵
(二)民本伦理中蕴涵的人权精神
(三)民本伦理与现代人权的隔阂
四 “民本”通向“人本”的社会发展前景
(一)“以人为本”的历史概述
(二)“民本”与“人本”的殊异
(三)“民本”通向“人本”的可能与必然
结语
参考文献
学术索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