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逻辑学(论理学)幸福能力论

幸福能力论

幸福能力论

定 价:¥36.00

作 者: 肖冬梅 著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6055392 出版时间: 2015-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解决以下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如何突破传统幸福研究的静态描述的局限,引入对幸福和幸福能力的动态考察?研究幸福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如何拨开多种幸福观的迷雾,正确地解释幸福的内涵?幸福能力的意蕴是什么,幸福能力提出的依据又是什么?幸福能力与生存能力、道德能力、情绪能力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另外,幸福能力的结构要素有哪些?幸福能力如何发生和发展?

作者简介

  肖冬梅,女,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博士。近年来,作者对幸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相应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的文章被新华网、求是理论网等众多网站转载,1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刊,主持和参与教育部和省级项目多项,参编著作2部。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幸福言说方式的转换:幸福理论突破的基础
一、“幸福是什么”的发问方式:传统理论存在局限的根本原因
(一)“幸福是什么”是传统研究中的理论原点
(二)“幸福是什么”发问方式的局限性
二、现成论:“幸福是什么”问题背后的哲学思维方式
(一)“幸福是什么”问题所蕴含的思维方式
(二)现成论的基本特征及其运用于幸福研究中的缺陷
三、“生成论”:幸福研究中应有的哲学立场
(一)生成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维方式
(二)幸福研究中坚持生成论的必然性
四、“幸福意味着什么”和“如何实现幸福”:生成论视角下的言说方式
(一)从“幸福是什么”到“幸福意味着什么”和“如何获得幸福”
(二)在“如何获得幸福”的追问中转变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生命存在之更完满体验:幸福的意蕴
一、人存在境遇中的压力及所形成的需要:透析人的生命存在之关键
(一)人存在境遇中的第一重内在压力:符合生命存在的共性
(二)人存在境遇中的第二重内在压力:保持人生命存在的特殊性
(三)人存在境遇中的第三重内在压力:解决人生命存在的本有矛盾
(四)人存在境遇中的外在压力:适应环境和符合社会要求
(五)两种发展需要的形成:人存在境遇中内外压力的结果
二、生命的存在:生成论视角下幸福理论中的逻辑出发点与旨归
(一)存在者、活动方式和存在境遇:生成性的个体生命存在之内蕴
(二)个体生命存在:人生幸福的出发点和幸福理论的逻辑起点
(三)完满的个体生命存在:幸福的落脚点和幸福理论的价值旨归
三、生命存在的片面理解:传统幸福理论的误区
(一)自然生命:快乐论幸福观
(二)理陛生命:完善论幸福观
(三)神性生命:宗教幸福观
四、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生命幸福观中的幸福
(一)生命存在的从较不完满到较完满的过渡:幸福的客观标准
(二)更完满的生命存在状态之体验:幸福的主观标准
(三)生命活动:幸福的来源
(四)更合乎内源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幸福的基石
(五)外在性与内源性发展需要满足的结合:实现幸福的主要途径
(六)生命存在的维度:幸福分类的依据
第三章 “幸福能力”:“如何实现幸福”的追问中不可掩蔽的幸福范畴
一、“幸福能力”概念的提出
(一)能力的一般解读
(二)幸福能力的内涵
二、“幸福能力”概念提出的依据
(一)“幸福能力”概念的提出是逻辑推理的必然
(二)“幸福能力”概念的提出是实证支持的结果
三、幸福能力的特点和实质
(一)幸福能力的特征
(二)幸福能力的实质
四、幸福能力与其他能力的联系和区别
(一)幸福能力与生存能力的联系和区别
(二)幸福能力与道德能力的联系与区别
(三)幸福能力与情绪能力的联系和区别
第四章 静态和动态:考察幸福能力整体结构的双重维度
一、幸福能力结构体系的静态剖析
(一)结构的一般分析
(二)幸福能力结构的“运作维度”
(三)幸福能力结构的“内容维度”
(四)幸福能力结构的“目标维度”
(五)幸福能力结构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二、幸福能力及其结构的动态考察
(一)幸福能力及其结构的发生
(二)幸福能力及其结构的发展阶段
三、幸福能力结构的生成和发展的动力
(一)幸福能力结构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来源
(二)幸福能力结构生成和发展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活动是幸福能力结构生成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和中介
第五章 生产性人格:幸福能力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
一、生产性人格体现出人与世界特殊的定向关系
(一)人格的核心和特性
(二)人格基础和人格定向
(三)生产性定向和生产性人格
二、生产性人格是幸福能力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动力
(一)确定了人重视生命存在的基本立场
(二)形成了人趋向自我完善的半自动化运作方式
(三)提供了人与世界关联和作用的正确模式
三、幸福能力的发展是生产性人格定向的肯定和强化
(一)发现幸福的能力有助于个体对其生产性人格定向的肯定
(二)获得幸福的能力有助于个体对其生产性人格定向的固化
(三)拓展幸福的能力有助于个体对其生产性人格倾向的强化
第六章 解除障碍和建构美好:幸福能力发展的外在集中体现
一、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个人幸福的主要障碍
(一)生命活动的类型
(二)生命活动方式主要取决于生命活动模式
(三)幸福的主要障碍来源于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
二、解除和建构:幸福能力所体现的双重主题
(一)解除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是幸福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建构合乎内源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模式是幸福能力的关键体现
(三)解除限制和建构美好是长期训练和努力的过程
三、建构积极愉悦的生命活动模式:幸福能力的初步性集中体现
(一)积极愉悦的幸福之意蕴和作用
(二)发挥幸福能力实现个体积极愉悦的生命活动模式
四、建构自我实现的生命活动模式:幸福能力的提升性集中体现
(一)自我实现理论和自我实现的幸福之意蕴
(二)发挥幸福能力建构自我实现的生命活动模式
五、建构自我扩展的生命活动模式:幸福能力的跃升性集中体现
(一)自我扩展的幸福之意蕴
(二)自我扩展的幸福之层次
(三)自我扩展的生命活动模式之实现
第七章 现实探寻:幸福能力培育的主要内容和路径
一、培育发现幸福的能力之主要内容与实现路径
(一)发现幸福的能力之培育内容
(二)发现幸福的能力之自我培育的主要路径
(三)发现幸福的能力之外在培育的主要路径
二、培育获得幸福的能力之主要内容与实现路径
(一)培育获得幸福的能力之普遍内容及实现路径
(二)获得积极愉悦的幸福之能力培育的具体实现路径
(三)获得自我实现的幸福之能力培育的具体实现路径
(四)实现自我扩展的幸福之能力培育的具体实现路径
三、培育拓展幸福的能力之主要内容与实现路径
(一)拓展幸福的能力之培育内容
(二)拓展幸福之能力培育的主要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