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定 价:¥42.00

作 者: 韩德利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全国司法警官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895813 出版时间: 2016-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66 字数:  

内容简介

  本教材在每一章都配有若干实训案例,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职业素养,树立人权保障意识和尊法守法意识。

作者简介

  韩德利,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图书目录

第一模块刑事诉讼基本原理
■第一章刑事诉讼概述
第一节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
二、刑事诉讼法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职权法定原则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三、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
四、法律监督原则
五、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六、权利保障原则
七、未经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八、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九、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
■第二章刑事诉讼的主体
第一节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
一、公安机关
二、人民检察院
三、人民法院
四、监狱
五、社区矫正机构
第二节刑事诉讼当事人
一、被害人
二、自诉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四、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五、单位当事人
第三节刑事诉讼其他参与人
一、法定代理人
二、诉讼代理人
三、辩护人
四、证人
五、鉴定人
六、翻译人员
第二模块刑事诉讼基本制度
■第三章管辖制度
第一节立案管辖
一、管辖概述
二、立案管辖
第二节审判管辖
一、审判管辖的概念
二、级别管辖
三、地区管辖
四、指定管辖
五、专门管辖
六、几种特殊案件的审判管辖
■第四章回避制度
第一节回避理由和适用范围
一、回避的概念及意义
二、回避的理由
三、回避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回避的种类和程序
一、回避的种类
二、回避的程序
■第五章辩护与代理制度
第一节刑事辩护
一、刑事辩护的概念和意义
二、刑事辩护的种类
三、辩护人的范围
四、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五、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辩护人的责任
第二节刑事代理
一、刑事代理概述
二、诉讼代理人的委托程序
三、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刑事辩护与刑事代理的关系
■第六章刑事证据制度
第一节刑事证据的种类与分类
一、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二、证据的种类
三、证据的分类
第二节刑事诉讼证明
一、刑事诉讼证明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证明的对象
三、证明责任
四、证明标准
五、证明过程
■第七章刑事强制措施制度
第一节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一、拘传
二、取保候审
三、监视居住
第二节羁押性强制措施
一、拘留
二、逮捕
■第八章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第一节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第二节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第九章期间与送达制度
第一节期间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
二、期间的计算与种类
三、期间的恢复
第二节送达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二、送达回证
三、送达的程序和方式
第三模块侦查与起诉程序
■第十章立案程序
第一节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一、立案的概念和特点
二、立案的材料来源
三、立案的条件
第二节立案程序和立案监督
一、立案程序
二、立案监督
■第十一章侦查程序
第一节侦查概述
一、侦查的概念
二、侦查的任务
第二节侦查行为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
三、勘验、检查
四、搜查
五、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六、鉴定
七、辨认
八、技术侦查措施
九、通缉
第三节侦查终结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
二、侦查终结的条件
三、侦查终结的处理
四、侦查羁押期限
第四节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一、关于拘留、逮捕的特殊规定
二、侦查终结后的处理
第五节补充侦查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
二、补充侦查的种类和程序
第六节侦查监督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
二、侦查监督的内容
三、侦查监督的程序
■第十二章起诉程序
第一节起诉程序概述
一、起诉的概念
二、起诉的特点
三、起诉的意义
第二节提起公诉程序
一、提起公诉的概念和意义
二、提起公诉的程序
三、不起诉
第三节提起自诉程序
一、自诉的概念
二、自诉案件的范围
三、提起自诉的条件
四、提起自诉的程序
五、自诉案件的审理
第四模块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刑事审判基本制度
第一节刑事审判概述
一、刑事审判的概念和特征
二、刑事审判的意义
三、刑事审判的原则
第二节审级制度
一、审级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二、我国的审级制度
第三节审判组织
一、独任庭
二、合议庭
三、审判委员会
第四节判决、裁定和决定
一、判决
二、裁定
三、决定
■第十四章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一、庭前审查
二、庭前准备
三、法庭审判
四、法庭秩序和法庭纪律
五、法庭审判笔录
六、延期审理和中止审理
七、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
第二节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一、自诉案件的受理
二、自诉案件的审判
三、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
第三节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方式
三、简易程序的法庭审判
四、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
■第十五章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一、提起第二审程序的主体
二、提起第二审程序的理由
三、提起第二审程序的期限
四、提起第二审程序的方式和程序
第二节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一、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
二、第二审程序的审判方式和程序
三、对第二审案件的处理
四、第二审案件的审判期限
第三节对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
一、妥善保管
二、及时返还
三、随案移送
四、判决执行
五、法律责任
■第十六章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节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一、行使死刑核准权的人民法院
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
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报请复核的要求
四、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三节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一、对死缓行使复核权的人民法院
二、判处死缓案件的报请复核
三、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复核的审理程序
■第十七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特征及意义
二、提起主体
三、再审材料
四、提起理由
第二节再审案件的审判
一、再审案件的审判方式
二、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
三、审理结果
第五模块执行程序
■第十八章刑事执行程序
第一节刑事执行程序概述
一、刑事执行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二、刑事执行的依据
三、刑事执行的机关
四、刑事执行的监督
第二节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
三、管制、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的执行
四、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
五、财产刑的执行
六、无罪判决和免除刑事处罚判决的执行
第三节执行变更
一、死刑执行的变更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
三、暂予监外执行
四、减刑、假释
第四节执行监督
一、对执行死刑的监督
二、对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监督
三、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
四、对减刑、假释的监督
五、对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六、对执行刑罚活动的监督
第六模块特别程序
■第十九章刑事特别程序
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
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
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
第二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一、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三、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四、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一、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概念
二、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适用条件
三、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启动
四、审理和裁决
五、没收程序的上诉、抗诉
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终止
七、到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没收裁定的异议
第四节刑事强制医疗程序
一、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
二、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
三、刑事强制医疗的启动和决定程序
四、刑事强制医疗的复议程序
五、刑事强制医疗的解除
第五节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一、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
二、涉外刑事诉讼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三、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
四、刑事司法协助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