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HCNA实验指南

HCNA实验指南

HCNA实验指南

定 价:¥36.00

作 者: 苏函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程序设计 计算机/网络 移动开发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21277450 出版时间: 2015-12-01 包装: 平塑
开本: 页数: 18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华为系统网络技术的基础教材,内容包括网络领域,特别是路由交换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术。作为华为公司产品与技术的专业教材,本书将使用华为公司的路由器交换机操作系统作为平台,介绍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实现基本的网络技术,进行网络互联的操作,以及如何对设备本身加以管理与使用。

作者简介

  苏函,CCIE #28510(ISP&RS),业内明星级技术讲师,主讲路由交换、服务提供商方向的课程,偶尔客座安全方向。苏先生的课程在内容上完善充实,在风格上循循善诱,在逻辑上脉络清晰,其讲授的系列课程在业内备受推崇。苏函老师自2006年即投身ICT技术行业,至今有十年从业经验。自2011年开始担任技术培训讲师,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在课堂上可以对各类网络技术、解决方案及项目案例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图书目录

目 录 上篇 HCNA入门课程实验 第1章 设备管理基础 3 1.1 实验一:VRP命令行基础 3 1.1.1 背景介绍 3 1.1.2 实验目的 4 1.1.3 实验拓扑 4 1.1.4 实验环节 5 1.2 实验二:VRP系统管理基础 13 1.2.1 背景介绍 13 1.2.2 实验目的 13 1.2.3 实验拓扑 13 1.2.4 实验环节 13 1.3 实验三:VRP系统的备份与升级 20 1.3.1 背景介绍 20 1.3.2 实验目的 20 1.3.3 实验拓扑 20 1.3.4 实验环节 20 1.4 总结 32 第2章 交换技术基础 33 2.1 实验一:生成树协议(STP)的配置 33 2.1.1 背景介绍 33 2.1.2 实验目的 33 2.1.3 实验拓扑 34 2.1.4 实验环节 34 2.2 实验二: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的配置 39 2.2.1 背景介绍 39 2.2.2 实验目的 39 2.2.3 实验拓扑 39 2.2.4 实验环节 39 2.3 总结 42 第3章 路由技术 43 3.1 实验一:静态路由基础 43 3.1.1 背景介绍 43 3.1.2 实验目的 43 3.1.3 实验拓扑 43 3.1.4 实验环节 44 3.2 实验二:RIP(路由信息协议) 48 3.2.1 背景介绍 48 3.2.2 实验目的 48 3.2.3 实验拓扑 48 3.2.4 实验环节 48 3.3 实验三: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55 3.3.1 背景介绍 55 3.3.2 实验目的 55 3.3.3 实验拓扑 56 3.3.4 实验环节 56 3.4 总结 73 第4章 常用应用层协议 74 4.1 实验一:DHCP协议 74 4.1.1 背景介绍 74 4.1.2 实验目的 74 4.1.3 实验拓扑 75 4.1.4 实验环节 75 4.2 实验二:FTP协议 79 4.2.1 背景介绍 79 4.2.2 实验目的 79 4.2.3 实验拓扑 79 4.2.4 实验环节 80 4.3 实验三:远程管理协议之Telnet 84 4.3.1 背景介绍 84 4.3.2 实验目的 84 4.3.3 实验拓扑 84 4.3.4 实验环节 84 4.4 实验四:远程管理协议之SSH 86 4.4.1 背景介绍 86 4.4.2 实验目的 86 4.4.3 实验拓扑 86 4.4.4 实验环节 86 4.5 总结 89 下篇 HCNA进阶课程实验 第5章 交换技术进阶 93 5.1 实验一:链路聚合技术 93 5.1.1 背景介绍 93 5.1.2 实验目的 93 5.1.3 实验拓扑 93 5.1.4 实验环节 94 5.2 实验二:VLAN的配置 96 5.2.1 背景介绍 96 5.2.2 实验目的 96 5.2.3 实验拓扑 96 5.2.4 实验环节 97 5.3 实验三:杂合(Hybrid)接口的配置 100 5.3.1 背景介绍 100 5.3.2 实验目的 101 5.3.3 实验拓扑 101 5.3.4 实验环节 101 5.4 实验四:杂合(Hybrid)接口的简单应用 102 5.4.1 背景介绍 102 5.4.2 实验目的 103 5.4.3 实验拓扑 103 5.4.4 实验解法 104 5.4.5 实验验证 105 5.5 实验五:杂合(Hybrid)接口的复杂应用 105 5.5.1 实验拓扑 105 5.5.2 实验解法 107 5.5.3 实验验证 107 5.6 实验六:GVRP的配置 108 5.6.1 背景介绍 108 5.6.2 实验目的 108 5.6.3 实验拓扑 108 5.6.4 实验环节 109 5.7 实验七:VLAN间路由 112 5.7.1 背景介绍 112 5.7.2 实验目的 113 5.7.3 实验拓扑 113 5.7.4 实验环节 114 5.8 总结 118 第6章 广域网技术 119 6.1 实验一:HDLC的配置 119 6.1.1 背景介绍 119 6.1.2 实验目的 119 6.1.3 实验拓扑 119 6.1.4 实验环节 120 6.2 实验二:PPP认证的配置 122 6.2.1 背景介绍 122 6.2.2 实验目的 122 6.2.3 实验拓扑 122 6.2.4 实验环节 123 6.3 实验三:帧中继的配置 125 6.3.1 背景介绍 125 6.3.2 实验目的 125 6.3.3 实验拓扑 126 6.3.4 实验环节 126 6.4 实验四:PPPoE的配置 130 6.4.1 背景介绍 130 6.4.2 实验目的 131 6.4.3 实验拓扑 131 6.4.4 实验环节 131 6.5 实验五:静态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 135 6.5.1 背景介绍 135 6.5.2 实验目的 135 6.5.3 实验拓扑 135 6.5.4 实验环节 136 6.6 实验六:动态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 140 6.6.1 背景介绍 140 6.6.2 实验目的 140 6.6.3 实验拓扑 140 6.7 总结 143 第7章 常用安全技术 144 7.1 实验一访问控制列表(ACL)的配置 144 7.1.1 背景介绍 144 7.1.2 实验目的 145 7.1.3 实验拓扑 145 7.1.4 实验环节 145 7.2 实验二:IPSec VPN的配置 150 7.2.1 背景介绍 150 7.2.2 实验目的 151 7.2.3 实验拓扑 151 7.2.4 实验环节 151 7.3 实验三:GRE的配置 160 7.3.1 背景介绍 160 7.3.2 实验目的 161 7.3.3 实验拓扑 161 7.3.4 实验环节 161 7.4 总结 167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