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小说世界名著《尚书》文体类型与成因研究

《尚书》文体类型与成因研究

《尚书》文体类型与成因研究

定 价:¥36.00

作 者: 潘莉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历史 史家名著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3046381 出版时间: 2016-12-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页数: 416 字数:  

内容简介

  《尚书》是中国文化的元典,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唐代将《尚书》列为五经之首。《尚书》文体是《尚书》研究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但是对于《尚书》文体的研究一直困扰在六体和十体之争,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本选题通过先秦政治制度的设计的详细考察和思考发现,《尚书》由尧舜禹三代、殷商部分和西周部分两块组成。前者为尧舜时代确定的三大系之一的纳言,后者为西周制的雅言,后代史家称“言为《尚书》”。为文皆具有制仪式规范,在直观的六体之外,还有包含性质的文体和影响拓展性质文体,因此构成《尚书》本身文体、包含文体和影响形成文体三个层次计22种文体。

作者简介

  潘莉,1978年11月生,江苏新沂人,文学博士,徐州工程学院讲师,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及文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8篇。主持并完成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等各类项目。【目录】目录绪论 第一节《尚书》文体研究历史回顾 第二节本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和不足第一章上古三代“纳言”礼制和《尚书》“记言”性质第一节尧舜三大礼系与“纳言”传统及《尚书》记言的功能第二节西周礼制和《尚书》的记言性质第三节孔子与《尚书》的编定第四节《尚书》与《春秋》《诗经》的比较 第二章《尚书》本身的文体第一节“书”体的形成及其在中国文、史话语体系中的地位第二节典、谟与上古社会的行政制度 第三节 誓、诰、命与圣王之道 第四节 贡、范、刑、训与上古三代的文化观念 第五节训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第六节征与誓之辨别 第七节歌与歌行体 第三章《尚书》涉及的文体 第一节“作诗言志”与“赋诗言志” 第二节箴与中国人的内省精神 第三节盟与周代的“司盟”制度 第四节谚与“雅俗之辨”的文学现象 第五节辞与“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 第六节册与册命礼 第四章《尚书》影响形成的文体 第一节赞与“掌书以赞治”的史官职能 第二节言与周代贵族的礼乐教育 第三节戒、规、箴之区别及其与周代的天子听政制度 第五章西周礼制与《尚书》文体的成因第一节上古社会的祭祀仪式与《尚书》文体形成 第二节宗周社会的政治制度与《尚书》文体形成 第六章《尚书》文体对后世文体的影响第一节《尚书》文体对官方文书的影响 第二节《尚书》文体对散文、骈文、小说等文体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节《尚书》文体研究历史回顾 第二节本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和不足 第一章上古三代“纳言”礼制和《尚书》“记言”性质 第一节尧舜三大礼系与“纳言”传统及《尚书》记言的功能 第二节西周礼制和《尚书》的记言性质 第三节孔子与《尚书》的编定 第四节《尚书》与《春秋》《诗经》的比较 第二章《尚书》本身的文体 第一节“书”体的形成及其在中国文、史话语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典、谟与上古社会的行政制度 第三节 誓、诰、命与圣王之道 第四节 贡、范、刑、训与上古三代的文化观念 第五节训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第六节征与誓之辨别 第七节歌与歌行体 第三章《尚书》涉及的文体 第一节“作诗言志”与“赋诗言志” 第二节箴与中国人的内省精神 第三节盟与周代的“司盟”制度 第四节谚与“雅俗之辨”的文学现象 第五节辞与“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 第六节册与册命礼 第四章《尚书》影响形成的文体 第一节赞与“掌书以赞治”的史官职能 第二节言与周代贵族的礼乐教育 第三节戒、规、箴之区别及其与周代的天子听政制度 第五章西周礼制与《尚书》文体的成因第一节上古社会的祭祀仪式与《尚书》文体形成 第二节宗周社会的政治制度与《尚书》文体形成 第六章《尚书》文体对后世文体的影响第一节《尚书》文体对官方文书的影响 第二节《尚书》文体对散文、骈文、小说等文体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