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健康心理健康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译本修订版)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译本修订版)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译本修订版)

定 价:¥138.00

作 者: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Zimbardo),迈克尔·利佩 著,邓羽 肖莉 唐小艳 译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丛编项: 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5479167 出版时间: 2018-07-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06 字数:  

内容简介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译本修订版)是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这本书的出版有着三十多年的酝酿过程。最初的灵感来自津巴多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态度改变原理”讨论课,后来在在津巴多教授的研究生李·罗斯、朱迪·罗丁和埃比·埃布森(现在都已成为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协助下,先后出了两个版次的《态度影响与行为改变》。之后在1991年与司法心理学家利佩教授合作,增加了社会影响在司法、健康与幸福服务中的应用内容。本书出版后深受社会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认可,成为研究社会影响过程必备的参考书目。同时也深受普通读者的喜爱。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系统地总结了心理学在态度形成和改变方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你是如何影响他人,反过来又是如何被他 人和其他系统性力量所影响的。本书包括了社会影响的所有内容: 说服,顺从,从众,认知失调和自我归因,条件反射,社会学习,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卷入,偏见,非言语沟通,甚至阈下影响。 此次我们对《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的中译本进行了修订,重新设计了封面和版式,调整了字号和行距,让整本书看起来更为舒朗和美观,进一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我们修改了中译本中一些翻译痕迹过重的句子,以适合的中文行文风格来表述。此外,我们还更正了中译本中出现的一些错漏之处,使之更加忠实于原文。 本书既可作为社会心理学专业高年级及研究人员的教材和参考用书,同时,因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写作风格,更因其主题鲜明、 广泛的实践特点,所以也适用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新闻、 外交、管理、市场营销、文化、宣传等工作的人,还包括所有关注自己和社会的人。正如作者津巴多教授所言,当你真正读懂这本书,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时,那么你在改变他人或者社会时可能变得更加有影响力;另外当你遇到一些负面的从众、屈服和服从压力(比如传销或邪教宣传)时,应用书中的知识能帮助你更好地抵制这些压力。

作者简介

  [美]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 津巴多教授是美国心理学协会(APA)前主席,科学协会主席委员会(CSS P ) 前主席,斯坦福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心理学导论课程长达50年,以“斯坦福监狱实验”闻名于世,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津巴多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硕果累累,发表了350多篇专业论文和通俗文章,出版了50多部著作,荣获美国心理学协会颁发的西尔格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 [美] 迈克尔·利佩(Michael R. Leippe) 利佩教授现为美国约翰杰司法学院(John Jay College)心理学系教授。利佩教授是实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研究方向是各种领域里的社会影响和态度改变,尤其对司法心理学中的目击者回忆的精确性、暗示性、可信度和记忆报告有特别的研究。他多次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是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美国司法心理学学会和实验社会心理学学会的会员。

图书目录

译丛新序 IX
  译丛序 XII
  主编序 XIII
  作者序(中文版序) XVII
  作者序(英文版序) XIX
  前 言 XXI
  第 1 章 充满影响力的世界 1
  社会影响的过程和情境 2
  关于影响——来自“名人堂”(“恶人谷”)的故事 4
  人际影响:皈依和个人接触 4
  沟通与说服:“山姆,再说一遍” 11
  大众传媒的影响:烟草及广告 19
  影响的ABC:态度(Attitudes)、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s) 27
  态度系统 29
  一个正在组织化的主题:以变促变 30
  以态度为中心的其他主题 31
  社会心理学视角 32
  各章概要 34
  小 结 35
  问题与练习 37
  第 2 章 影响行为:直接途径 38
  行为得以强化时的学习 39
  工具性学习与列联强化 40
  社会学习理论 41
  侵犯行为的模仿 45
  榜样的阴与阳 47
  认可与不认可:社会奖赏的力量 49
  从众:保全面子与赢得体面,获得知识 51
  从众的成因 53
  从众:好事还是坏事 60
  服从:权威下的行为 61
  米尔格拉姆的脚本:如果希特勒叫你电击陌生人,你会服从吗 61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解释异常的行为 65
  按下不服从的退出按钮 70
  膝跳反射心理:由启发法形成的影响 71
  互惠规则 72
  承诺规则 75
  起点:当内部改变源于外部影响 79
  小 结 80
  问题与练习 82
  第 3 章 行为影响态度:因做而信 83
  归因与自我归因 85
  归因理论 85
  自我知觉与自我归因 91
  自我说服与角色扮演 96
  世界是舞台,我们是演员 97
  再论自我说服:电视是否施加了影响 100
  自我辩解心理学:认知失调理论 102
  影响认知失调大小的因素 104
  认知失调与理由不足效应:越少越好 105
  减小认知失调的模式 112
  认知失调与不道德的商业决策 115
  认知失调、自我归因以及自我肯定:相似性与独特性 116
  过度合理化 117
  不同过程的相似性 118
  自尊的确认 118
  结 论 118
  小 结 119
  问题与练习 121
  第 4 章 说服改变态度:请相信我 122
  寻求影响:社会比较过程 124
  相关特征的相似 125
  观点的相似 126
  相异性作为比较的基础 127
  成为影响的对象:说服诉求 128
  说服过程的阶段 129
  最初和最后的阶段 130
  呈现与曝光 131
  观念的过滤 132
  媒体观点的管理 133
  注 意 135
  屏 蔽 137
  接受和屏蔽 139
  理 解 140
  接受:最大的障碍 142
  认知反应:有意义的思考 142
  接受的捷径:使用启发法而不是系统分析 145
  电视播送的形象 150
  系统加工的客观性和偏差 154
  通往持久说服的暂时障碍 155
  小 结 156
  问题与练习 158
  第 5 章 长久说服:态度改变的持续和行为结果 159
  播撒保持的种子:确立强烈、明确且极端的态度 161
  适度的曝光 161
  复杂信息的重复 167
  保持:让说服经得起时间考验 170
  再说一次,反复而更强烈地 170
  系统分析:主动的头脑产生持久的态度 172
  态度:自发的从属者 173
  首因与近因:我第一还是第二 177
  将态度转化为行为:最终的说服 178
  超越态度的情境力量 178
  当态度屈从于行为:一致性的条件 182
  对说服的奖赏来之不易 187
  小 结 188
  问题与练习 190
  第 6 章 影响的拒与受:说服的阴阳面 191
  顽固的头脑:抵制和选择性遵从 192
  结构的效力:坚定性的认知基础 193
  卷入状态:抵制说服和接纳说服的动机基础 197
  克服抵制:解放极权主义的自我 205
  正视(可解释性)的作用 206
  唱反调的人是无罪的 206
  问题指向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即使自相矛盾 209
  让被说服者产生共鸣 211
  另一个极端:说服是轻而易举的事 213
  缺乏抵制:相关的案例 213
  形成抵制的能力 216
  引导压力转向有利的方向 220
  偏见:一种致命的态度 221
  从现在来看 221
  从历史来看 221
  社会心理学对偏见的关注 222
  偏见态度的起源 223
  最后提示:做一个开放而不人云亦云的人 226
  小 结 228
  问题与练习 230
  第 7 章 影响、觉察与无意识:潜移默化的改变 231
  第 8 章 影响与司法制度:艰难的历程 277
  第 9 章 健康与幸福服务中的社会影响 317
  小 结 353
  问题与练习 355
  附 录 A 研究与实验方法 357
  附 录 B 态度及其成分的测量 370
  参考文献 378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