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比较研究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比较研究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比较研究

定 价:¥49.00

作 者: 吴应甲 著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卓越学术文库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4565312 出版时间: 2019-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53 字数:  

内容简介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比较研究》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试点改革的变化为引,以环境资源领域为突破点,紧紧围绕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采取案例实证研究、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力图探寻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基础,这对于当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对环保组织、环保机关和公民个人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作了前瞻性的思考。

作者简介

  吴应甲,男,厦门大学法学博士,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客座研究员,曾在《Social Sciences and Society》、《人民检察》、《中山大学法律评论》、《司法改革论评》、《东南司法评论》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司法实践视阈下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第一节 试点改革前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
一、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梳理
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数据剖析
第二节 地方规范性文件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设置
一、地方规范性文件的梳理
二、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分析
三、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启示
第三节 试点改革后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
一、公益诉讼试点改革工作的特点
二、改革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表现
第四节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环保组织——辅助原则和民意集中理论
二、环保机关——公共信托理论
三、检察机关——公诉权能扩张理论
四、公民个人——监督穷尽理论
第二章 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环保组织
第一节 环保组织原告资格的实践考察
一、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具体案例
二、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条件
三、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
第二节 环保组织原告资格的理论来源和立法评析
一、理论来源
二、立法评析
第三节 环保组织的运行情况
一、环保组织的定义
二、环保组织设立与监管的改进
第四节 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机理及优势
一、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机理
二、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优势
第五节 环保组织参与诉讼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一、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的构建
第三章 环境公益诉讼的有限原告——环保机关
第一节 环保机关的范围界定
一、环境管理机关的定义
二、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三、我国环境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第二节 相关规定与地方实践
一、相关规定
二、地方实践
第三节 现状:实践中环保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因考量
一、环保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案件的主要特点
二、环保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天然适应性
三、环保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现实正当性
第四节 纷争:关于环保机关诉讼资格的论辩
一、反对环保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主要观点及理由
二、支持环保机关成为公益诉讼原告的观点及理由
第五节 重构:应当赋予环保机关有限主体资格
一、环保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可行性考察
二、环保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功能定位
三、环保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地位
第四章 环境公益诉讼的能动原告——检察机关
第一节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
一、司法实践中的参与模式及案件来源
二、现实参与模式的法理基础
第二节 公益诉讼与检察法律监督之强化
一、检察机关与政府维护公益有本质区别
二、检察机关与法院维护司法正义有明显的差异
三、检察机关督促违法行为的方式与监察委不同
第三节 检察公益诉讼的实施路径
一、督促起诉
二、支持起诉
三、提起诉讼
第四节 “两高”关于检察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的解读
一、“两高”联合出台司法解释的重要意义
二、《公益诉讼解释》的起草过程和主要考虑
三、《公益诉讼解释》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规定
四、检察机关在贯彻实施《公益诉讼解释》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环境公益诉讼的潜在原告——公民个人
第一节 我国公民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
一、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相关案例
二、公民参与公益诉讼的立法进程
三、公民难以提起诉讼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公民参与公益诉讼的理论分析
一、公民环境公益诉权的概念探析
二、公民环境公益诉权的特征探析
三、公民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意义
第三节 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初步展望
一、公民作为公益诉讼原告的合理依据
二、公民作为公益诉讼原告的现实限制
三、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展望
第六章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体系的构建
一、原告资格制度应与社会发展现实相契合
二、构建一种多元化分层次的原告资格制度
三、构建原告资格体系的基础——同心圆理论
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体系的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