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发展

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发展

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发展

定 价:¥82.00

作 者: 樊崇义 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樊崇义教授八十华诞著作系列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5336164 出版时间: 2020-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字数: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发展/樊崇义教授八十华诞著作系列》属于带有专题性的论文集,它收集了樊崇义教授从2008年至2018年这10年间有关刑事诉讼程序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文章,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樊崇义教授在这10年间有关刑事诉讼程序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与观点,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近10年来刑事诉讼程序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与成果。《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发展/樊崇义教授八十华诞著作系列》虽属论文集,但又不完全是论文集,因为《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发展/樊崇义教授八十华诞著作系列》不仅按专题或主题将相关文章进行了有序编排,还将不同文章的重复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与修改。

作者简介

  樊崇义,河南内乡县人,1940年11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政府津贴;兼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会顾问、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公安部特邀执法监督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和执法监督委员、北京市诉讼法学会副会长;并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的进步与发展
一、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
(一)刑事证据制度的进步与发展
(二)刑事辩护制度的进步与发展
(三)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四)侦查程序的完善与发展
(五)加强诉讼中的法律监督职能与提起公诉程序的完善与发展
(六)第一审、第二审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与发展
(七)执行程序的完善
(八)增设特别程序
二、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及其理I生解读
(一)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立法背景及理论根据
(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
一、侦查权属性与侦查监督展望
(一)从侦查权的本质属性看侦查监督的意义
(二)我国侦查监督的现状与问题
(三)从司法性上加强侦查监督
二、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与侦查程序的完善
(一)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与侦查程序改革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背景下侦查程序的改革方向
(三)2012年刑诉法侦查程序修改建议
(四)2012年刑诉法侦查程序的新变化
(五)完善侦查程序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三、我国强制措施制度的进步与发展
(一)进一步明确强制措施的法律定性
(二)体现了“尊重与保障人权”原则的要求
(三)平衡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诉讼价值
(四)落实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五)贯彻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
(六)贯彻落实修改后刑诉法关于强制措施规定的对策
四、大数据时代下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变革探究
(一)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价值
(二)大数据运用给职务犯罪侦查带来的变化
(三)传统职务犯罪侦查模式及变革的必要性
(四)大数据时代下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构建路径
(五)理性认识大数据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作用
五、《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解读
第三章 刑事诉讼审判程序
一、“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目标和实现路径
(一)概念
(二)目标
(三)任务
二、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一)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的实质
(二)刑事审前程序的诉讼化改造
(三)法庭审判的实质化改革
(四)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
三、检察量刑建议程序之建构
(一)检察量刑建议程序的价值蕴含
(二)检察量刑建议程序的设计
(三)余论:检察量刑建议程序的贯彻落实
四、《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解读
(一)量刑程序改革的价值目标
(二)《意见》的进步之处
(三)量刑要坚持程序法定原则
五、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反思与改革前瞻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诉讼证明
(二)认罪认罚从宽中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
(三)认罪认罚从宽的自愿性风险及其防范
(四)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的进一步繁简分流
(五)结语
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异同及其启示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相同点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明显差异
(三)对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启示
七、论中国特色被告人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的构建
(一)被告人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的模式选择
(二)我国被告人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的现状
(三)中国特色被告人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的建构
八、简易程序新规定的理解与运用
(一)对刑事简易程序适用条件及范围规定的理解与运用
(二)对刑事简易程序审判组织规定的理解与运用
(三)对刑事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规定的理解与运用
九、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运作
(一)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是我国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新尝试
(二)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是对域外经验的合理借鉴
(三)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建构
十、新刑诉法从五个方面完善审判监督程序
(一)细化、补充申诉案件重新审判的条件,进一步保障申诉权的行使
(二)增加规定指令原审人民法院以外的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三)增加规定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再审法庭
(四)对再审案件强制措施的决定主体作出规定
(五)增加规定审判监督程序中原判决、裁定的中止执行制度
十一、从聂树斌案纠正看刑事诉讼中再审程序的创新
(一)异地复查破解申诉难
(二)听证程序实现公开透明
(三)提级审判彰显司法敢于担当
(四)申诉人的权利得到了全面的实现与保障
(五)复查再审深刻诠释了证据裁判原则
(六)“疑罪从无”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十二、守住产权保护的最后关卡再审程序大有可为
第四章 刑事和解程序
一、关于刑事和解的若干问题探讨
(一)刑事和解的含义及现实价值
(二)刑事和解的基本内容
(三)刑事和解的基本程序
(四)刑事和解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五)刑事和解的监督与检察权的行使
(六)刑事和解存在的问题
(七)刑事和解需配套完善的制度
二、刑事和解管见和实证考量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界定
(二)刑事和解理论所带来的挑战
(三)刑事和解的西方模式
(四)我国刑事和解的实践考察
(五)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第五章 刑事诉讼执行程序
一、减刑假释程序的理性思考
(一)正视矛盾,抓住特征
(二)区别对待,宽严有度
(三)透明公开,彰显正义
(四)同步监督,权力制衡
二、加强“减假保”程序监督重塑司法公信与权威
(一)破解规范“减假保”难题的基本方向
(二)“减假保”程序监督的基本原则
(三)加强“减假保”程序监督的主要手段
三、服刑人员申诉权保障探析——以诉冤机制构建为视角
(一)服刑人员申诉权的概念
(二)服刑人员申诉权的正当性分析
(三)比较法视野下的服刑人员申诉权考察
(四)我国服刑人员申诉权保障机制的建构
四、社区矫正立法势在必行
(一)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二)社区矫正立法的理论基础
(三)刑诉法修改与社区矫正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