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农业工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研究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研究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研究

定 价:¥48.00

作 者: 陈楠 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9276345 出版时间: 2020-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基于吉林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吉林省内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综合测评家庭农场发展的环境条件、发展水平和潜力,描述分析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呈现出的产业与区域差异,依据社会经济条件、思想文化观念所导致的农民合作化各主体的行为取向,从内外两个层面分析农民合作社建立和发展的现实条件、动力因素,探索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规律和路径,最终提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总体思路与原则,以及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有助于决策者从宏观政策层面把握家庭农场发展的总体格局与先后次序,明确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家庭农场培育的主要路径和着力点,并针对其发展水平的具体指标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倾向性的农业经济政策。探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路径与模式选择,有利于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扶持政策,采取更加合理的调控策略,从而发挥更直接的动力功能。

作者简介

  陈楠,1981年生,吉林白城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的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主要方向
1.1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内涵
1.1.1 农业生产经营
1.1.2 农业规模经营
1.1.3 农民组织化
1.2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必要性
1.2.1 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表现
1.2.2 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冈
1.3 规模化和组织化是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方向
1.3.1 规模化稳定农业生产的机理分析
1.3.2 组织化稳定农业生产的机理分析
第二章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2.1 农业生产规模化的理论基础
2.1.1 规模经济理论
2.1.2 家庭承包经营理论
2.1.3 土地流转理论
2.1.4 产权理论
2.1.5 制度变迁理论
2.2 农业组织化的理论基础
2.2.1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2.3 计划行为理论
2.2.4 要素“需求供给”的理论逻辑
第三章 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3.1 吉林省农业的基本特点
3.1.1 资源分布
3.1.2 农业结构
3.1.3 农户规模
3.2 吉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与特征
3.2.1 吉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
3.2.2 吉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3.3 吉林省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1 主体特征方面
3.3.2 政策环境方面
3.3.3 生产要素方面
第四章 家庭农场发展环境的系统分析
4.1 家庭农场发展的环境影响冈素与作用机制
4.1.1 政策环境因素
4.1.2 经济环境因素
4.1.3 礼会环境因素
4.1.4 技术环境因素
4.2 家庭农场发展环境影响冈素分析
4.2.1 家庭农场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4.2.2 典型家庭农场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家庭农场发展环境的综合评价
5.1 家庭农场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PSR模型的适用性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说明
5.2 吉林省家庭农场发展环境的综合评价
5.2.1 模型构建
5.2.2 计算指标权重与指数
5.2.3 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家庭农场综合发展绩效的评价
6.1 平衡计分卡与农场业务
6.2 吉林省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征
6.2.1 数据来源
6.2.2 调查农场的生产经营特征
6.3 家庭农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1 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
6.3.2 指标解释说明
6.3.3 权向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6.4 吉林省家庭农场综合发展绩效的评价
6.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6.4.2 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7.1 吉林省农民合作礼的发展现状
7.1.1 基本态势
7.1.2 发展特点
7.2 农民合作礼的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7.2.1 粮食产业与非粮食产业的发展差异
7.2.2 粮食产业内部的发展差异
7.2.3 农民合作社的产业发展差异解析
7.3 农民合作社的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7.3.1 农民合作礼的区域发展差异
7.3.2 农民合作礼的区域发展差异解析
第八章 农民合作需求的调查分析
8.1 农民组织化需求情况的调查统计
8.1.1 调查问卷与样本基本情况
8.1.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8.2 农民组织化需求的经济学解析
8.2.1 农民组织化的预期收益分析
8.2.2 农民组织化的预期成本分析
8.3 农民组织化需求的动冈分析
8.3.1 模型构建与变量假设
8.3.2 计量结果与讨论
第九章 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合作社建立的行为分析
9.1 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组织化的内涵
9.2 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组织化行为的动力冈素分析
9.2.1 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组织化行为的动力构成
9.2.2 基于TPB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组织化的行为机理
9.2.3 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组织化行为意向的动力冈素
9.3 农产品加工企业行为意向影响冈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9.3.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9.3.2 数据来源与问卷说明
9.3.3 基本数据分析
9.3.4 信度、效度检验以及探索性冈子分析
9.3.5 验证性冈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9.3.6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第十章 政府牵头农民合作社的逻辑与条件
10.1 政府支持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的理论逻辑
10.1.1 政府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依据
10.1.2 农业需要政府扶持
10.1.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有先天的弱质性
10.1.4 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10.2 政府牵头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的条件
10.2.1 尊重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的需求
10.2.2 存在正外部效应且有利于政府目标
第十一章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对策建议
11.1 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1.1.1 总体思路与原则
11.1.2 对策建议
11.2 推进农业合作礼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11.2.1 政策作用于外部动力
11.2.2 政策作用于内部动力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