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实用感染炎症相关肿瘤放射学

实用感染炎症相关肿瘤放射学

实用感染炎症相关肿瘤放射学

定 价:¥268.00

作 者: 李宏军,陆普选,刘德纯 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2588146 出版时间: 2021-09-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字数:  

内容简介

  《实用感染炎症相关肿瘤放射学》通过系统介绍感染炎症与相关肿瘤的关系,重点阐述感染炎症与肿瘤的发生机制及相关肿瘤临床放射学表现,引导读者了解和掌握由各种病毒、细菌、寄生虫或慢性炎症所致的感染炎症反应与特定肿瘤发病的重要原因,理解预防感染炎症可能是肿瘤预防的关键。全书共分为七章,内容涵盖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诊断与影像学特点,是一本较系统、全面叙述感染炎症相关肿瘤放射学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著作。《实用感染炎症相关肿瘤放射学》适合基础医学科研人员、临床各科医务人员及临床医学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李宏军,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海外归国特殊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首批“十百千”卫生人才、北京市首批“215”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骨干)带头人。团队被授予“科技创新培育团队”称号,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科技领军人署名“李宏军科技创新工作室”。2019年获得“名师带徒”和“人民好医生”称号。2020年团队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李宏军创新工作室”。2020年被评为“国之名医·建树”专家、“北京市抗疫先进个人”。法定传染病医学影像学专家、法定传染病影像创新学科国际标准体系奠基者,开创了全球传染病影像学的创新学科及系统创新理论体系、技术规范、指南、标准、学科体系及诊疗检测平台,填补了现代影像学技术在传染病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及应用空白,推动了我国乃至国际传染病防控诊疗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还拓展建立了感染与炎症放射学、炎症相关肿瘤放射学的系统创新理论及创新学科体系。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系副主任,国际英文刊物Rad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期刊)创始主编,Wily BMC Neurology副主编。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感染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感染(传染病)影像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管理分会传染病影像管理学组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普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影像学组组长,北京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医学装备学会普通放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等。近5年主持科技部重大传染病科技研发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以及扬帆计划(重点传染病放射学)项目、北京重大科技研发计划项目等20余项。在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奖项9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知识产权及软件著作权登记等20项。主编专著48部、教材5部、指南2部、标准1部,其中主编英文版专著16部,由Springer Nature & PMPH出版发行,代表性著作Rad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2和Radiology of HI V/AIDS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获得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在2017年双双获得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普遍奖励。医工结合及多学科交叉融合转化产品2套(肺结核一体化管理系统、多语言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及SG+互联网数字医疗新模式系统)。陆普选,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教授,一级主任医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首席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期刊《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原放射科主任。兼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社会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质量评估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民卫生出版社系列期刊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临床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伦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工作近40年,对医学影像学科建设与管理、医学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科研与教学等工作均具有丰富经验,是国内外知名专家。尤其在新发传染病临床影像诊断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国内外新发传染病医学影像学的开拓者和代领者。主编出版中、英文医学专著17部,其中《新发传染病临床影像诊断》等中文专著14部,DiagnosticImaging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等英文专著3部。Diagnostic Imaging of Emet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于2015年11月由Springer出版并在全球发行,2017年5月荣获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重点奖励,也是本期获得重点奖励中唯一的一部医学专著,标志着其对新发传染病的临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认可,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先后主持完成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发表传染与感染病相关的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获得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和深圳市各类科技进步奖项12项,其中排名首位的5项;荣立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二等功各1次;获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深圳市“十佳医技工作者”称号。2019年人选《深圳口述史》,2019年8月19日登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刘德纯,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暨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10余年。曾经在原华西医科大学进修1年,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病理系进修学习2年。1998年获得“安徽省优秀教师”光荣称号。曾兼任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病理学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蚌埠市医学会病理学专科学会主任委员等。担任《诊断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蚌埠医学院学报》等7本医学期刊的常务编委、编委等。目前为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感染病理学组指导专家。从事病理学教学、诊断和研究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诊断和科室管理经验,善于疑难病理的诊断,曾作为安徽省病理学质量控制中心会诊专家组成员参加该省病理质控和会诊工作。在科研方面,侧重于感染病理学临床病理学研究,在肿瘤临床病理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关注感染与肿瘤研究进展,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参与编著教材和专著24部,包括影像学专著中的病理部分,其中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12部。主编的《艾滋病临床病理学》获得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三等奖、第十六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安徽图书奖(第六届)一等奖、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工作,包括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曾三次获得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感染炎症相关肿瘤概述
第一节 感染、炎症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感染与炎症致癌的发病机制
第二章 感染炎症相关肿瘤诊断
第一节 感染炎症相关肿瘤的临床诊断
第二节 感染炎症相关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第三节 感染炎症相关肿瘤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第四节 感染炎症相关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第五节 感染炎症与肿瘤鉴别诊断
第三章 细菌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一节 细菌感染炎症相关肿瘤概述
第二节 细菌感染炎症诱发肿瘤证据
第三节 细菌感染炎症诱发肿瘤的发病机制
第四节 HP感染相关肿瘤
第五节 其他细菌感染相关肿瘤
第四章 病毒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一节 病毒感染与肿瘤的关系
第二节 肿瘤病毒分类
第三节 病毒的致瘤机制
第四节 EBV感染相关肿瘤
第五节 HPV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六节 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肿瘤
第七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肿瘤
第八节 其他病毒感染相关肿瘤
第五章 寄生虫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一节 寄生虫感染炎症致癌机制
第二节 血吸虫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三节 华支睾吸虫及后睾吸虫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四节 其他寄生虫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抗肿瘤作用
第六章 真菌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一节 真菌感染炎症相关肿瘤概述
第二节 黄曲霉毒素感染炎症与肝癌
第三节 恶性肿瘤相关真菌感染
第七章 其他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一节 支原体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二节 衣原体感染炎症相关肿瘤
第三节 慢性炎症与乳腺癌的关系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