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影视艺术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研究(1978—2018)

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研究(1978—2018)

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研究(1978—2018)

定 价:¥118.00

作 者: 杨林玉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76440 出版时间: 2021-11-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字数:  

内容简介

  《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研究(1978-2018)》通过追溯1978年以来华语青春电影的产生、发展,考察电影与电影之外部“语境”的关系,以“规训”和“认同”为理论框架统括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构设与主题呈现,探询其中所展现的现代性主体之建构策略,呈现当代华语青春电影在不同地区的碰撞、交流以及逐步汇聚合流的过程,以期从现代性的角度提炼一种基于中国本土讲述的、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的特质,进而对华语青春电影正在发生的变化、将要面对的问题予以尽量全面、深入的理论展望。

作者简介

  杨林玉,湖南湘乡人,1982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博士后,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电影、电影批评理论。出版译著一部,在《民族艺术研究》《文化艺术研究》《现代传播》《电影新作》等期刊上发表电影批评、文学评论十余篇。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的生长语境
第一节 大陆电影生态与青春电影的发生、发展
一 现代性的建构与反思:作为“规训机制”的青春电影
二 城市化与青春电影的世俗化
三 体制内外/代际之间:青春电影的多重面向
第二节 中国台湾青春电影及其产业环境
一 台湾电影传统及发展态势
二 台湾新电影与青春电影的源起
三 辅导金政策与作为“救市”的青春电影
第三节 中国香港电影的商业策略与青春电影的发展脉络
一 香港电影的产业传统
二 新浪潮与香港“青春类型”电影
三 “青春”+类型与反类型“青春”
第四节 多元融合:21世纪华语青春电影类型的发展态势
一 类型化与“新主流”
二 跨类型青春片的认同建构
三 “元青春”电影的反类型书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空间化的现代性:当代华语青春电影中的城市与乡村
第一节 现代性的规训与质疑:中国大陆青春电影中的城乡对峙
一 现代化进程与城乡美学空间的演变
二 城市一乡村一城市:青春电影的空间政治学
第二节 反思现代性:中国台湾青春电影中的区域建构
一 乡土意识与台北中心
二 本土化之于认同建构
第三节 他者之域:中国香港青春电影中的“镜”与“城”
一 移民与中转站
二 “家园”想象与“混成认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托邦: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空间的后现代转向
第一节 从等级空间到异质空间
一 异托邦视角下的空间性重构
二 流动的空间性:华语青春电影中的空间生产
三 分众的“异托时”:以20世纪90年代“先锋”青春电影的传播为例
第二节 全球化空间:“去地域化”与“在地化”
一 语言之于“在地化”空间的营造
二 “去地域化”的空间:以银幕香港的空间演变为例
第三节 空间政治:从区隔对峙到多元混融
一 从“边界即禁止”到“跨地性”认同
二 地域景观:从“透视”到“散点”呈现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规训与反规训:当代华语青春电影暴力——反抗叙事的演变
第五章 通往自我: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爱情叙事走向
第六章 建构认同:银幕现代性主体的成长之旅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