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党政读物读懂毛泽东的关键词

读懂毛泽东的关键词

读懂毛泽东的关键词

定 价:¥59.00

作 者: 杨明伟 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8073259 出版时间: 2022-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71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选列了十八个关键词,试图从这些侧面读解毛泽东。读解领袖人物,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关键词,分别来自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防、军事、科技、外交……各个领域,涉及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等各个方面,因此,读懂毛泽东,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要了解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是怎么来的,其思想内涵、执政基础、组织力量、行事风格以及领袖特质等是怎么形成的,就要先读毛泽东,先读懂毛泽东。而要读懂毛泽东, 从他语言的本意、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以及反映他思想内涵的一些关键词切入,或许是破解认识难点的一个很好的视角。

作者简介

  杨明伟,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研究员。历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研究分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任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毛泽东研究组)主任,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主任,《党的文献》常务副主编,内参《文献与研究》执行主编等职。长期从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思想生平研究工作,参加过众多历史文献和现实文献的编辑工作。主要著作:《中外领袖之间》《周恩来外交风云(合著)》《世纪伟人周恩来》《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至1965》《周恩来:二十六年总理风云》《陈云晚年岁月》等。

图书目录

自 序
开 篇 认识从《共产党宣言》开始
一、从《共产党宣言》中不只取“阶级斗争”  四个字
二、早读《共产党宣言》的时间
三、在民族独立解放的历程中,如何研读  《共产党宣言》
四、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如何研读  《共产党宣言》
五、《共产党宣言》对的影响
精 髓 从反对本本主义看“靠什么吃饭”
一、揭秘:自解《反对本本主义》有两个  版本
二、探路:20世纪30年代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时  写出的经典
三、整风: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时期以此融贯整风
四、反思:20世纪60年代反思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时重新解读
创 新 “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提出思想路线的本意
一、“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是中共百年探索取得成功的密钥
三、“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要求
调 查 从几个早期调查报告看怎样搞调查研究
一、早期做了大量的调查,写下了许多调查报告
二、早期调查的几种方式和特点
三、通过早期调查研究引发的一些理论思考
四、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缔 造 为人民军队确定了根本原则
一、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本质属性
二、“党指挥枪”与“枪指挥党”经历了实践的较量
三、“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不变的军魂
四、提出的军事原则、军事名言是一个独特的话语体系
打 仗 “兵法”有自己的独特意境
一、“兵法”的出发点
二、“兵法”的独特意境——十大军事原则
三、“兵法”的动态表达
示 范 为什么反复强调“领导干部应该起示范作用”
一、为什么要突出讲“先锋”“模范”“示范”作用
二、为领导干部确立的一些“表率”标准
三、表率和示范作用,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传 统 等人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变成政治优势
一、要“养成”一种“万分必要”的“工作作风”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 密切联系的重要法宝
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执政兴国的根本保证
四、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形象地比喻: “每天都要洗脸”
风 气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不只是校训
一、“不到延安,不懂中国”
二、“谁破坏了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团结统一”
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何能成为优良作风
文 风 从提倡和反对的文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有了好的文风,才谈得上“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文风的主要特征
三、怎样纠正不良文风、引领优良文风
矛 盾 从“主要矛盾”命题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一、“矛盾”和“主要矛盾”概念的引入
二、抗日战争期间对“主要矛盾”概念的使用和规定
三、抗战胜利后至八大前后对“主要矛盾”的几个判断
四、八大以后对主要矛盾问题的其他概括及反思  
命 题 从有关矛盾的一些命题看哲学的整体观
一、在有关自然领域方面,主要看七个命题
二、在有关社会领域方面,主要看六个命题
三、在有关人的认识领域,主要看四个命题
论 文 为何在新中国前夕专门撰写《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为什么在新中国前夕要写一篇结论性“论文”
二、总结中共28年历史思考了哪些重大问题
三、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回 应 1949年回答有关新中国的几个问题
一、回答经济悲观论调:“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二、讲清政治制度构架:“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
三、回应外国势力干涉:搞清楚反动派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四、回应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的国家  是保护人民的”,“人民万岁”
五、表明共产党人的胸怀和格局:“要搞五湖四海”,“打破关门主义”
经 验 “枫桥经验”的历史来源和现实启示
一、为什么会关注“枫桥经验”
二、“枫桥经验”是推广的系列基层工作经验  之一
三、*高度关注“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内涵
本 意 从等人的阐述看“以人为本”基本内涵
一、等人所阐述和升华的“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二、与传统的“民本”思想、西方“民本主义”的区别
三、认识和运用“以人为本”必须搞清的几个问题
人 民 从给共产党人规定的初心使命及其人民观说起
一、从坚定性上看为信仰终身追求、为人民初心不改
二、从人民性上看“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三、从统一性上看“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
四、从主体性上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
深 思 晚年反复思考战争与和平问题
一、为什么要反复思考这一问题
二、晚年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表达的主要观点
三、怎么看待的这些思考 / 365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