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校报编辑与版面设计

校报编辑与版面设计

校报编辑与版面设计

定 价:¥160.00

作 者: 陈少徐、曾建平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5845741 出版时间: 2021-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化学、哲学、心理学和美学视角深层研究校报编辑与设计的内涵和价值,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围绕文化学和文化自觉视野中的校报编辑品质,“后编辑时代”话语权、编辑的哲学基础和编辑审稿的心理偏差、复合型编辑角色的裂变与整合、新媒体时代编辑主体价值与创造力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200多个全国高校校报获奖版面,以设计专业素养和视觉美学的眼光进行透视与评析。本书融理论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结构独特,观点新颖,在全国高校校报中自成一家。读者对象主要为新闻学研究者、报纸编辑人员和新闻专业学生。

作者简介

暂缺《校报编辑与版面设计》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言
章 编辑文化的重构与传播
一、文化学视野中的校报编辑品质 文化学与编辑活动的双向建构 (1)编辑出版是一种承传性的文化传播活动
(2)编辑与文化是互相塑造、互为因果、双构的关系
(3)编辑活动在新的文化语境下获得新的关系 校报传媒品质的文化内涵 (1)校报传媒的精神品质
(2)校报传媒的行为品质
(3)校报传媒的信息品质 文化中介对校报的支撑力 (1)大众文化的中介作用
(2)人文教化的中介作用
(3)人文文化的中介作用
二、编辑文化自觉的应然与实然 研究重点与热点:编辑文化自觉的现状与分析 价值指向与体现:编辑文化自觉的应然状态 编辑文化自觉的异化现象:实然偏离应然 编辑文化自觉状态的调整与对策:实然回归应然 三、编辑视野与媒介舆论引导的着力点 编辑的视野决定舆论引导的力度 编辑的视野决定报道方式的多元化 编辑的视野决定报道的整体质量 编辑狭隘的视野制约着整体发展 四、“后编辑时代”话语权的异化与重构 新概念的形成:社会发展催生“后编辑时代” 话语权被异化:“守门人”的失守现象 话语分配权的重构:消解异化的新路径 五、 编辑“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
1.“以人为本”的编辑哲学基点
2.“服务型编辑”理念的实践论哲学基点 从“无冕之王”走向“服务型编辑”的辩证法规律 六、编辑审稿的心理偏差与情绪调节 编辑审稿选择过程的心理偏差 编辑心理健康和情绪对审稿的影响 编辑审稿情绪的控制与调节 七、 复合型编辑角色的裂变与整合 媒介融合:从“单一媒体”走向“全媒体” 身份裂变:从“被消解”走向“被整合” 功能整合:从“单一型”走向“复合型” 八、新媒体时代编辑的主体价值 编辑主体与客体新矛盾的统一 新媒介环境下编辑的主体性 编辑活动融合性与编辑主体价值 九、 融媒体时代编辑的创造力 超前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信息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判断鉴别能力 第二章 校报的视觉诱导与定位
一、校报新视觉化的价值审视 南北校报风格的差异逐渐缩小 (1)经济科技发展的“地球村”效应
(2)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的“校报村”效应
(3)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和微信群的“平台村”效应 近四年高校校报版面的新视觉表征 (1)版式视觉化
(2)版面图像化
(3)风格杂志化
(4)版面专题化
(5)编排模块化
(6)留白疏朗化
(7)连版扩展化
二、诱导阅读的版面视觉效应 资讯的“摩尔定律” 版面的“视觉效应” 模块的“简约美” 4.“1 1>2”的信息增值 色彩的“好看”与“易读” 留白的“透气” 三、从“图像转向”到“泡沫图片”的思考 从“图像转向”到“泡沫图片”的误区 从“泡沫图片”到图片自我驱逐的原因 从版面创新到图片处理的“度” 四、图文结合“1 1 > 2”的信息增值 图像语言:头版的“感性符号” 2.“1 1 > 2”:图 文的信息增值
3.“1 1 1 > 3”:提升图片编辑素养 实现
图文结合的信息增值
第三章 版面的视觉构成与传达
一、校报与版面发展简史 校报的产生依托学校的建立 校报版面形态演化 二、校报版面的编排与构成源流 报纸版面编排简史 版面设计概念的导入 版面视觉优先的理论支点 改变校报主编思维的呈现方式 三、 版面空间结构与视觉元素 版面空间的构成规律 点在版面的视觉构成 线在版面的视觉构成 (1)线的空间构成
(2)线的情感因素 面在版面的视觉构成 黑白灰在版面的构成 (1)黑白灰的均衡关系
(2)黑白的对比关系
(3)黑白灰的基调倾向 版面色彩的“度”与“量” (1)版面色彩的整体配置
(2)寻找调和的“色彩关系”
(3)明确版面的主色调 视觉重力与版式类型 (1)版面空间的视觉重力
(2)版式设计的分类 图片在版面的视觉构成 (1)图片的位置
(2)图片的面积
(3)图片的数量
(4)图片的形式
(5)图片的组合 文字的图形“转换” (1)仿真图类
(2)图表类
(3)漫画类
(4)符号图类
(5)面积图类 字体形态与编排构成 (1)标题字的编排
(2)字体的形态设计
(3)字体与图的结合
(4)文字的大小
(5)文字的色彩 引入视觉识别功能 (1)报头
(2)报眉
(3)校徽
(4)标题形式
(5)正文字体与字号
(6)色彩
(7)用图方式
(8)分栏的格式
(9)栏缝的宽度
(10)线条的粗细
(11)署名的格式 形式适应内容 四、版面构成的形式传达 重复与交错 节奏与结构 均衡与对称 对比与调和 比例与分割 秩序与变异 留白与疏密 变化与统一 网格与模块 视觉与流程 (1)线向视觉流程
(2)导向视觉流程
(3)多向视觉流程
(4)复向视觉流程
第四章 报纸版式实例分析
一、概念版面图解 概念版面的创意理念 概念版面的抽象图例 二、校报版式类型分析 专刊版面 特刊版面 专题版面 连版版面 杂志化版式 图片专版 三、版面设计的误区 报头和报眉缺乏美感 泡沫图片虚占版面 杂志化版面脱离报纸形态 版面元素不协调 版面色彩“富余” 版面风格不稳定 版面过于拥挤 政治性报道缺乏美感 设计观念和表现手法老套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