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世界经济聚焦发展能力:中国支持非洲加强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聚焦发展能力:中国支持非洲加强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聚焦发展能力:中国支持非洲加强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定 价:¥68.00

作 者: 宋微 著
出版社: 中国商务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0330216 出版时间: 2019-10-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中非发展合作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一些负面评价纷至沓来,一边是西方政客和智库公开影射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是在支持独裁政权,不利于非洲的发展;另一边是非洲当地的公民组织对中国援助动机的质疑盛嚣尘上。此外,中国政府也不断面临中国企业与受援国政府的联合“裹挟”。因此,如何回答中国在非洲的行为与非洲发展,特别是政府治理改善,究竟是什么关系?已成为当前中国学界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从正面理顺该问题,才能推动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奠定理论基础。本书在对中非发展合作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回溯的基础上,立足于全球发展学公认的“易卜拉欣非洲国家治理指数”来衡量中非发展合作在非洲国家治理能力各领域的模式和影响,同时为使分析更加立体化,选取坦赞铁路项目作为重点案例,分析中国如何通过工程建设、物资援助、技术合作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支持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实现民族独立、促进当地就业、加强技术转移、提升运营能力、以及推动非洲一体化。通过多维分析,本书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非发展合作有助于非洲国家的治理能力提升,但是也需要做一些改进来提升可持续性。

作者简介

  宋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政治学博士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联合培养博士”。主要从事非洲研究,先后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研究》《近代史研究》《现代国际关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以及《环球时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50余篇,出版《被搅动的战略底端——冷战后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及效果评估(1990-2016)》等专著两部,翻译并编撰《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肯尼亚》、《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尼日利亚》、《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南非》等非洲国家政党制度文献三部,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出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两项,参与撰写商务部等单位委托项目二十余项。除多篇文章获得“环球网”“中非合作论坛网”“一带一路网”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系等列为“文献”外,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中国智库创新人才青年标兵奖”“2013年全国商务发展成果奖优秀论文奖”“全国政治学博士后优秀论文奖”以及“商务部研究院优秀科研工作者”等多项表彰。

图书目录

章导言1 节研究对象及价值1 一、研究对象1 二、学术价值2 三、应用价值2 四、预期社会效益3 第二节文献综述及研究目标4 一、文献综述4 二、主要目标8 第三节概念界定9 一、关于造成非洲欠发达根源的理论假说9 二、关于外部资金在非洲发展中的作用11 三、中非发展合作的概念界定14 四、治理能力对于推动非洲发展的意义15 第四节研究路径及方法19 一、总体框架20 二、研究方法20 三、重点难点21 四、创新之处21 五、基本假设21 第二章中非发展合作的历史进程回溯23 节支持“第三世界”民族自强23 一、被提升至空前政治高度23 二、合作项目大规模铺开26 三、赢得“第三世界”认可31 第二节利用“两个市场”互利共赢33 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33 二、推动中国企业走进非洲35 三、合作基础不断夯实36   第三节在探索中形成的“北京共识”45 一、新兴大国主导南南合作45 二、建立“中非合作论坛”46 三、逐渐达成的“北京共识”48   第四节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50 一、坚持正确义利观51 二、“中非命运共同体”52 三、“十大合作计划”53   第三章中非发展合作推动非洲国家治理能力建设55 节安全与法治55 一、法治56 二、问责58 三、个体安全61 四、国家安全63 第二节参与和人权65 一、参与66   二、权利69 三、性别71 第三节可持续经济发展机遇75 一、公共管理76   二、商业环境79   三、基础设施87 四、农村部门92   第四节人类发展106 一、福利107 二、教育112   三、健康118   第四章中非发展合作提升非洲治理能力的案例分析:坦赞铁路 项目131 节主动回应民族独立请求131 一、坦赞两国国际求援屡屡受挫132 二、中国积极回应坦方援建请求134 三、赞比亚对华求援获得首肯139 第二节积极扩大当地就业143 一、中方专家赴坦、赞考察设计144 二、招募当地工人施工建设145 三、移交前开展试运营147 第三节努力推动技术转移148 一、移交后立即启动技术合作148 二、新世纪继续开展技术合作150 三、带动非洲经济社会发展151 第四节探索提升管理水平153 一、坦赞铁路运输能力下降153 二、两个管理机制发生冲突154 三、中国探索提升管理运营能力155   第五章中非发展合作的国际评价157 节传统援助国对中非发展合作的评价157 一、经合组织的“援助有效性”评估157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评价167 第二节非洲伙伴国对中非发展合作的评价171 一、平等伙伴关系得到了充分关注171 二、中国发展经验更适用于非洲173 三、应更多关注非洲当地人民的感受173   第六章中非发展合作的自身评估175 节中非发展合作的比较优势175 一、中非发展合作的经济成就175 二、中非发展合作的政治成就177 第二节中非发展合作面临的外部挑战178 一、国际舆论打压:从“新殖民主义”到“债务外交” 178 二、结构性打压:世行与IMF联手推出“债务上限”181 第三节中非发展合作自身存在的不足184 一、项目可持续性较弱184 二、筹资渠道有待拓展185   三、发展理念未充分彰显186   第七章对比研究美国对非发展援助189 节冷战期间美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189 一、协助西欧盟友巩固殖民统治,在“第四点”下缓慢渗透(1946—1959年)189 二、打出“反殖”口号拉拢非洲,增加援助推动非洲独立(1960—1965年)182 三、深陷越战南战争泥淖无暇顾及非洲,大幅减少对非洲援助(1966—1975年)194 四、迫于苏联优势再度关注非洲,迅速增加对非洲援助(1976—1979年)195 五、推进里根主义全面抢滩非洲,利用援助扩展势力范围(1979—1989年)197   第二节冷战后美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200 一、争霸目标消失导致漠视非洲,对非援助规模迅速缩减(1990—1995年)200 二、忌惮新兴大国再度关注非洲,推动对非洲的促贸援助(1990—2007年)201   三、以推动治理改善为重点,以民生发展促进民主进步(2008—2016年)202   四、大幅削减对非洲援助预算规模,挥舞“实用主义”大棒(2017年至今)207 第三节美国对非洲发展援助的效果评价209 一、功利主义色彩贯穿始终209 二、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211   第八章提升中非发展合作的路径探讨215 节加强发展筹资创新215 一、推动国内混合融资215 二、开展国际融资合作217   三、打造三位一体模式219 第二节推动工作机制改革220 一、创新机构调整221 二、理顺管理程序222 第三节加大促贸援助力度224 一、建设中国与非洲自贸区225 二、打造中非跨境电商225 三、提升内生生产能力226   四、加快统一市场建设230 第四节中、美、非三方合作232 一、三方合作有助于资源高效配置232 二、中、美对非援助的比较优势233 三、中、美、非开展合作的客观必要234 四、中、美、非开展合作的主观意愿237 五、探讨三方合作的潜在合作领域239   第九章结论245 节基本共识245 一、中非发展合作总体上是有效的246 二、有助于提升非洲国家的治理能力247 三、模式设计和管理机制有待提升249 第二节未来展望251 一、开放251 二、包容252 三、问责253   参考文献257   后记27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