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5G无线系统指南:知微见著,赋能数字化时代

5G无线系统指南:知微见著,赋能数字化时代

5G无线系统指南:知微见著,赋能数字化时代

定 价:¥129.00

作 者: 王喜瑜,刘钰,刘利平 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中兴通讯技术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1703266 出版时间: 2022-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96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它将帮助初学者和从业者全面掌握5G无线系统中的各项关键技术。本书由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CTO、CIO王喜瑜领衔撰写,得到了中兴通讯监事长谢大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闻库等业界和学界专家的推荐。 本书全面、系统、深入地讲解了5G无线系统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5G系统架构、协议栈、各种随机接入过程、UE状态和移动性管理、控制信道设计、参考信号设计、数据信道设计、MAC层过程、注册和会话管理过程等。书中不仅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还给出了大量实例和总结。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喜瑜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首席信息官,于1998年加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历任中兴通讯CDMA事业部副总经理、无线研究院院长、技术规划部部长,中兴通讯副CTO兼总裁助理等职务。拥有多年电信行业从业及管理经验,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通信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刘钰2005年加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预研无线资深专家和基带软件开发资深专家。先后从事WCDMA/WiMAX/LTE/5G开发、系统设计和标准预研等工作,有丰富的产品开发和标准预研经验,尤其熟知5G无线空口标准。刘利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无线研究院副院长。负责4G/5G无线基带系统方案和设计开发工作,拥有20年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经验,拥有多项无线通信授权专利。

图书目录


前 言
第1章 5G系统架构 1
1.1 延续传统,筑基未来 1
1.2 5G标准介绍 2
1.3 5G网络架构 3
1.3.1 接入网架构 4
1.3.2 系统架构 5
1.4 协议栈 7
1.4.1 控制面协议栈 7
1.4.2 用户面协议栈 8
1.5 参考协议 9
第2章 基础知识 10
2.1 5G频谱 10
2.1.1 频率范围 10
2.1.2 频带 10
2.1.3 信道带宽 12
2.1.4 信道栅格 14
2.1.5 同步栅格 16
2.2 帧结构 18
2.2.1 参数集 18
2.2.2 帧和子帧 18
2.2.3 时隙和符号 18
2.3 物理资源 19
2.3.1 天线端口 19
2.3.2 资源元素 19
2.3.3 资源块 19
2.4 小区搜索 20
2.4.1 PSS搜索 21
2.4.2 检测SSS 21
2.4.3 检测PBCH 22
2.5 SSB的时频位置说明 23
2.5.1 SSB内容 23
2.5.2 频域位置 24
2.5.3 时域位置 26
2.6 系统信息 28
2.6.1 参数介绍 29
2.6.2 SIB有效性和SI变化指示 32
2.6.3 如何获取系统信息 34
2.6.4 SIB1接收过程 35
2.7 部分带宽 40
2.7.1 参数介绍 41
2.7.2 BWP配置选择 50
2.7.3 默认BWP 51
2.7.4 BWP切换 52
2.7.5 BWP激活和去激活的动作 57
2.8 各种频域位置关系图 58
2.9 参考协议 59
第3章 随机接入过程 60
3.1 RA的分类 60
3.2 RA preamble的产生 62
3.3 RA参数说明 63
3.3.1 参数解释 63
3.3.2 preamble 72
3.3.3 RACH occasion 73
3.3.4 PRACH occasion关联周期 79
3.3.5 RA参数总结 81
3.4 Msg0~Msg4说明 81
3.5 UE发起的RA 86
3.5.1 UE RRC层发起的竞争RA 86
3.5.2 UE MAC层发起的竞争RA 90
3.6 gNB发起的RA 90
3.6.1 gNB发起的竞争RA 91
3.6.2 gNB发起的非竞争RA 91
3.7 reconfigurationWithSync的RA 91
3.7.1 竞争RA 92
3.7.2 非竞争RA 92
3.8 OSI请求 93
3.8.1 基于Msg1获取OSI 93
3.8.2 基于RRC信令获取OSI 95
3.9 波束失败恢复 96
3.9.1 发起过程 96
3.9.2 CB-BFR(竞争RA) 96
3.9.3 CF-BFR(非竞争RA) 96
3.10 RA过程中的时间要求 97
3.11 RA过程中的QCL要求 99
3.12 参考协议 99
第4章 RRC连接过程 100
4.1 UE状态 100
4.2 寻呼 102
4.2.1 寻呼时机 102
4.2.2 参数说明 104
4.2.3 P-RNTI加扰的DCI1_0 107
4.2.4 寻呼接收 108
4.3 RRC连接建立 109
4.4 RRC连接重配 109
4.4.1 RRC重配发送方式 110
4.4.2 RRC重配失败处理 115
4.5 RRC连接重建立 115
4.6 RRC连接释放 117
4.7 RRC连接恢复 118
4.8 SCG失败过程 120
4.9 失败通知过程 120
4.10 无线链路失败 121
4.11 参考协议 121
第5章 UE移动性 122
5.1 RRC_IDLE状态下的移动性 122
5.2 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移动性 124
5.3 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移动性 126
5.4 总结 126
5.5 参考协议 128
第6章 控制信道处理过程 129
6.1 PDCCH 129
6.1.1 基本概念 129
6.1.2 参数介绍 130
6.1.3 物理层过程 136
6.1.4 下行控制信道检测 139
6.1.5 DCI格式 148
6.2 UCI 154
6.2.1 概述 154
6.2.2 参数介绍 160
6.2.3 通过PUCCH上报UCI的物理层处理过程 168
6.2.4 通过PUSCH上报UCI的物理层处理过程 198
6.2.5 HARQ-ACK码本确定 206
6.2.6 通过PUCCH上报UCI 219
6.2.7 通过PUSCH上报UCI 238
6.3 UE上报CSI的过程 241
6.3.1 概述 241
6.3.2 参数介绍 242
6.3.3 CSI框架设计 255
6.3.4?CSI-RS发送 265
6.3.5 CSI计算 268
6.3.6 CSI上报 281
6.3.7 通过PUCCH上报CSI 286
6.3.8 通过PUSCH上报CSI 286
6.3.9 总结 288
6.4 参考协议 291
第7章 参考信号处理过程 292
7.1 下行参考信号 292
7.1.1 PBCH DMRS 292
7.1.2 PDCCH DMRS 293
7.1.3 PDSCH DMRS 296
7.1.4  CSI-RS 309
7.2 上行参考信号 316
7.2.1 PUCCH DMRS 316
7.2.2 PUSCH DMRS 316
7.2.3 SRS 329
7.3 参考协议 343
第8章 数据信道处理过程 344
8.1 PDSCH 344
8.1.1 概述 344
8.1.2 参数介绍 346
8.1.3 物理层过程 350
8.1.4 传输方案 355
8.1.5 资源分配 356
8.1.6 调制阶数、目标码率和TBS确定 362
8.1.7 PDSCH资源映射 368
8.1.8 基于CBG的PDSCH传输 375
8.1.9 UE PDSCH处理时间 377
8.2 PUSCH 378
8.2.1 概述 378
8.2.2 参数介绍 379
8.2.3 物理层过程 383
8.2.4 传输方案 389
8.2.5 资源分配 397
8.2.6 DFT预编码 403
8.2.7 调制阶数、目标码率和TBS确定 403
8.2.8 基于CBG的PUSCH传输 407
8.2.9 PUSCH跳频 408
8.2.10 UE PUSCH准备时间 409
8.3 参考协议 410
第9章 MAC层处理过程 411
9.1 TA维护 411
9.1.1 TA用途 411
9.1.2 参数 412
9.1.3 上行TA维护过程 413
9.2 下行数据传输 414
9.2.1 下行授权接收 414
9.2.2 下行HARQ 415
9.3 上行数据传输 416
9.3.1 上行授权接收 416
9.3.2 上行HARQ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