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农作物玉米群体生理与调控

玉米群体生理与调控

玉米群体生理与调控

定 价:¥368.00

作 者: 刘开昌等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30718761 出版时间: 2022-08-01 包装: 圆脊精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436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归纳并详细论述了玉米群体生理与调控的理论及技术。玉米群体生理是玉米合理密植的理论基础,提升玉米群体性能是挖掘玉米产量潜力的有效途径。本书阐明了玉米群体生长发育规律及调控措施,揭示了玉米群体高产规律和高产潜力突破途径,可为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玉米群体生理与调控》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玉米群体生理 2
一、玉米群体生理的发展历程 2
二、玉米群体生理的研究内容 4
三、玉米群体生理的研究方法 6
第二节 玉米群体质量 8
一、群体质量指标 8
二、群体质量与产量的相关性 9
三、高产潜力 10
四、群体质量调控 10
主要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玉米群体结构与功能 14
第一节 群体结构组成 14
一、群体结构的概念 14
二、群体的几何性状 14
三、群体结构的大田切片 18
四、群体结构的数量性状指标 20
第二节 个体与群体 27
一、个体间的差异 27
二、群体的自动调节 30
三、个体间差异的原因及其控制途径 33
第三节 株型与群体 35
一、株型与群体光能利用 35
二、株型与群体小气候 36
三、株型与群体最适密度 42
第四节 群体整齐度 53
一、群体整齐度的指标 53
二、群体整齐度与产量 54
三、提高群体整齐度的措施 55
主要参考文献 57
第三章 玉米根系群体结构与功能 59
第一节 玉米根系结构与分布 59
一、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及群体响应 59
二、玉米根系的空间分布 61
三、玉米根系空间结构特性对耕层调控的响应 68
第二节 玉米根系生理特性 72
一、玉米根系的共性生理特性 72
二、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间根系生理特性差异 73
三、环境对玉米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82
四、栽培措施对玉米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98
第三节 根冠关系 104
一、根系与冠层生长的“数量性平衡” 104
二、根系与冠层生长的“功能性平衡” 110
三、根系与冠层的竞争互馈 111
四、根冠关系与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112
主要参考文献 118
第四章 玉米源库特性与产量 122
第一节 玉米的源 122
一、玉米源的建成 122
二、玉米源的结构与功能 125
三、源的研究方法 131
四、玉米源的响应与调节 134
第二节 玉米的库 138
一、玉米库的建成 138
二、玉米库的结构与功能 143
三、库的研究方法 144
四、库的响应与调节 146
第三节 源库关系及产量形成 149
一、源库发育进程 149
二、源对产量的影响 150
三、库与产量的关系 152
四、源库关系与调节途径 154
主要参考文献 157
第五章 玉米群体光合特性 161
第一节 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现状 161
一、玉米群体光合系统 162
二、品种类型与光合特性 164
三、生态因素与玉米群体光合特性 166
第二节 玉米群体光合特性与产量潜力 171
一、不同株型玉米群体光合作用特点 171
二、花粒期玉米群体光合特性与高产潜力 176
三、玉米群体光合作用、籽粒生长动态与产量潜力 182
第三节 玉米群体光合特性与品种特性 183
一、玉米品种间群体光合速率差异 183
二、不同玉米品种群体光合速率的冠层分布 185
三、玉米品种间群体光合速率对种植密度的反应 186
第四节 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因素及调控途径 190
一、玉米群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对光、气的响应 190
二、玉米群体中的单叶光合系统与群体光合系统的关系 193
三、玉米群体光合作用的肥水调控 195
主要参考文献 199
第六章 玉米群体水分生理 206
第一节 玉米需水量及其影响因素 206
一、需水量 206
二、影响玉米需水量和耗水量的因素 209
第二节 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214
一、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214
二、影响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因素 214
第三节 玉米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协调 220
一、同步提高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途径 220
二、影响地表覆盖效应的主要因素 229
三、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玉米增产的相对贡献 232
第四节 玉米群体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 235
一、玉米群体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235
二、玉米群体对涝渍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238
主要参考文献 239
第七章 玉米群体营养生理 246
第一节 营养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246
一、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246
二、玉米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247
第二节 玉米群体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规律 255
一、玉米群体氮吸收利用规律 256
二、玉米群体磷吸收利用规律 259
三、玉米群体钾吸收利用规律 263
四、玉米群体锌吸收利用规律 266
第三节 玉米群体养分利用效率及其提高途径 267
一、养分利用效率的概念 268
二、肥料利用率及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 269
三、提高玉米群体养分利用效率的途径 272
主要参考文献 278
第八章 玉米群体抗逆生理 282
第一节 玉米群体生态适应性 282
一、玉米种植区划 282
二、玉米群体生育期与播期 284
第二节 主要非生物逆境响应及其防御 284
一、温度 284
二、光照 289
三、水分逆境 291
四、盐碱胁迫 296
第三节 主要生物逆境响应及其防御 300
主要参考文献 300
第九章 玉米群体优化调控关键技术 302
第一节 品种优化 302
一、品种概念与作用 302
二、品种类型、起源与演变 303
三、品种选择 305
第二节 玉米耐密性与群体调控 307
一、玉米的耐密性 307
二、玉米耐密性的基因型差异 309
三、玉米耐密性的年代演变 310
四、玉米耐密性的环境与栽培措施调控 312
五、玉米密度的其他调控途径 314
第三节 栽培措施 318
一、选用优良品种 318
二、合理密植 320
三、提高播种质量 324
四、合理灌溉 325
五、合理施肥 327
六、适宜的耕作制度 330
七、机械化作业 334
第四节 化学调控 335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概念和种类 335
二、玉米化学调控技术 336
三、化学调控注意事项 350
主要参考文献 351
第十章 玉米信息化栽培 358
第一节 玉米生长模拟模型 358
一、国内外玉米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现状 359
二、玉米生长模拟模型研究 361
第二节 玉米栽培管理知识模型 378
一、玉米适宜品种选择和播期确定动态知识模型 378
二、玉米肥料运筹动态知识模型 384
三、玉米水分管理动态知识模型 390
四、基于知识模型的玉米栽培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395
第三节 玉米长势遥感监测及估产 400
一、玉米长势监测遥感信息源 401
二、玉米长势监测指标 402
三、玉米长势遥感监测方法 404
四、玉米长势遥感监测模型 405
五、玉米长势遥感监测存在的问题 407
六、农作物遥感估产 409
七、大面积农作物遥感估产步骤及应用实例 414
八、农作物估产(长势)遥感监测系统 419
九、夏玉米高光谱遥感应用实例 421
第四节 玉米精确栽培技术的构建与实现 424
一、作物精确栽培的基本内涵 425
二、玉米栽培方案的定量设计 425
三、玉米生长指标的光谱诊断 427
四、玉米精确栽培的前景展望 427
主要参考文献 428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