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重症烧伤临床护理技术

重症烧伤临床护理技术

重症烧伤临床护理技术

定 价:¥198.00

作 者: 李孝建 陈丽映 谭惠仪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5978141 出版时间: 2022-07-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重症烧伤仍然有一定的死亡率,其救治难度相对较大,病程较长,涉及专业知识面广,特别是涉及重症医学的一系列问题,如器官功能的监护和支持技术等。同时,重症烧伤的治疗中,专科特性明显,需要许多专科设备和烧伤创面的专科治疗、护理技术等。随着时代的进步,重症烧伤的整体发病率明显下降,不少单位救治重症烧伤患者,在需要器官功能监护、支持时,一般都转入综合性ICU内治疗。一旦有特发性火灾事故导致成批重症烧伤患者需要救治时,也多是收治在综合性ICU内,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队伍,不少是非烧伤专业医护人员,对重症烧伤的专科护理特点和要求、烧伤专科设备的操作等掌握得不是十分熟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症烧伤患者的疗效。基于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专科ICU医护人员,组织国内诸多单位的烧伤专科一线医护专家,编写了《重症烧伤临床护理技术》一书,期望为同行救治重症烧伤患者提供借鉴和参考。《重症烧伤临床护理技术》共有15章,内容包括烧伤重症监护病房的设置、人员配备、消毒隔离技术、常用仪器操作技术、生命支持设备操作及重症烧伤监护技术、早期处理和转运技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技术、吸入性损伤护理技术、烧伤创面的护理技术、重症烧伤患者各种管道的固定和护理技术等。本书所有作者均为烧伤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参考文献而写,内容翔实、生动,并配有大量的实景图片和说明,便于阅读、理解和记忆。由于本书的内容多为作者经验总结,涉及的内容广、专业多,且相关学科研究进展迅速,加上编写人员知识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或需要商榷之处,期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李孝建 主任医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应急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烧伤ICU主任,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烧伤临床救治和研究工作,自2004年以来,负责危重烧伤病区(烧伤ICU)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危重烧伤患者的救治工作。2006年开始,重点开展“危重烧伤患者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综合防治”“危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和代谢调理”“危重烧伤患者的呼吸支持”等新技术。在烧伤感染、深度创面的处理和覆盖、营养支持和MODS的综合防治、严重烧伤患者的早期康复与瘢痕防治等方面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重点关注烧伤一体化救治如烧伤网络建设、危重烧伤的院前急救和转运队伍、烧伤专科ICU建设、烧伤康复及瘢痕防治等。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5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全国优秀中青年烧伤专家、广东医师奖、广州医师奖、广州市第五届道德模范、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人文医师等荣誉称号。200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9名,博士研究生4名。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烧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烧伤杂志》常务编委,《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编委,《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常务编委等。陈丽映 副主任护师, 国际伤口治疗师,烧伤与康复专科护士, 现任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应急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烧伤ICU护士长。从事烧伤重症监护工作28年,在大面积烧伤及严重烧伤护理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应用各项监护技术在急危重症烧伤患者的抢救护理方面有较深体会。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护理论文1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作为项目负责人举办省、市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5期。兼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烧伤康复与护理学组成员,广东省护理学会烧伤与创面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负责人,广东省护士协会烧伤与创面修复护士分会会长,广州护理学会烧伤创伤整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谭惠仪 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双硕士(中山大学和香港大学),现任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应急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护理部主任。学术团体任职包括:暨南大学护理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行政管理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护士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护理分会副会长、广州市卫生局优秀科技人才、广州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护理质控中心副主任、广州市科协委员、等级医院评审员、医院优秀科技人才。广东省、广州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审稿人,《中国临床护理杂志》编委。2010年任广州亚运会医疗服务副经理,2010年9月赴英国学习,2018年6月赴美国学习。至今共培养护理硕士研究生23名。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期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2013年在《中华护理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国家“十二五”教材《护理研究基础》整篇引用。作为副主编、编委参编书籍各1部。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所在医院是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拥有国家、省、市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5个。主持的项目分别获广东省护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管理创新奖等;2019年获评广东省优秀护理科技工作者。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设置与人员配备
第一节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设置 / 002
第二节 烧伤手术室的设置与布局 / 007
第三节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配备 / 008
第二章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消毒隔离技术
第一节 工作人员防护技术 / 012
第二节 探视人员防护技术 / 013
第三节 病区消毒技术 / 014
第四节 病房终末消毒技术 / 018
第五节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消毒隔离技术 / 020
第六节 翻身床的消毒技术 / 023
第七节 悬浮床的消毒与维护技术 / 024
第三章
生命支持设备操作及重症烧伤监护技术
第一节 心肺复苏术 / 028
第二节 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 / 030
第三节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 / 032
第四节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 / 035
第五节 呼吸机使用技术 / 038
第六节 简易呼吸球囊使用技术 / 041
第七节 除颤仪使用技术 / 044
第八节 心电监护仪使用技术 / 047
第九节 心电图机使用技术 / 050
第十节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配合技术 / 053
第十一节 床边血液净化机的使用技术 / 056
第十二节 体外膜氧合治疗护理技术 / 060
第四章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常用仪器操作技术
第一节 翻身床操作技术 / 066
第二节 悬浮床操作技术 / 071
第三节 高效辐射烧伤治疗机操作技术 / 074
第四节 光子治疗仪操作技术 / 076
第五节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技术 / 078
第六节 加热加湿器操作技术 / 080
第七节 输液泵操作技术 / 082
第八节 注射泵操作技术 / 084
第九节 肠内营养泵操作技术 / 086
第五章
重症烧伤早期处理和转运技术
第一节 烧伤伤员院前救治 / 090
第二节 烧伤伤员陆地转运护理配合技术 / 091
第三节 烧伤伤员航空转运护理配合技术 / 093
第四节 入院前伤员信息采集技术 / 096
第五节 病房环境及床单位准备 / 096
第六节 烧伤伤员入院处置技术 / 099
第七节 成批烧伤伤员收治应急处置技术 / 100
第六章
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技术
第一节 休克期液体复苏技术 / 104
第二节 案例 / 107
第七章
吸入性损伤护理技术
第一节 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的护理评估技术 / 112
第二节 吸入性损伤未建立人工气道发生气道梗阻的应急处理技术 / 113
第三节 建立人工气道护理配合技术 / 115
第四节 气管切开周围皮肤的护理技术 / 118
第五节 人工气道意外脱出的应急处理技术 / 120
第六节 声门下吸引技术 / 122
第七节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技术 / 125
第八节 人工气道湿化技术 / 127
第九节 拔除人工气道的护理配合技术 / 129
第十节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技术 / 134
第八章
烧伤创面护理技术
第一节 环形焦痂切开减张护理配合技术 / 140
第二节 包扎疗法护理技术 / 142
第三节 暴露疗法护理技术 / 144
第四节 半暴露疗法护理技术 / 146
第五节 湿敷疗法护理技术 / 149
第六节 浸浴疗法护理技术 / 151
第七节 创面换药护理配合技术 / 153
第八节 创面负压治疗护理技术 / 155
第九章
烧伤感染相关护理技术
第一节 烧伤感染护理评估技术 / 160
第二节 机械通气口腔护理技术 / 161
第三节 留置尿管会阴护理技术 / 163
第四节 经烧伤创面中心动/静脉导管的维护技术 / 165
第五节 创面培养标本采集技术 / 167
第六节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 / 169
第七节 尿培养标本采集技术 / 172
第八节 痰培养标本采集技术 / 174
第十章
重症烧伤管道固定技术
第一节 鼻胃管固定技术 / 178
第二节 尿管固定技术 / 181
第三节 气管插管固定技术 / 184
第四节 气管切开套管固定技术 / 187
第五节 俯卧位螺旋接头固定技术 / 190
第六节 静/动脉导管固定技术 / 192
第七节 气管套管内给氧湿化固定技术 / 197
第十一章
皮肤移植护理技术
第一节 烧伤术前皮肤准备技术 / 206
第二节 烧伤危重患者手术安全运送技术 / 208
第三节 烧伤植皮手术术中配合技术 / 211
第四节 烧伤患者手术中体温调节护理技术 / 214
第五节 烧伤患者手术后体温调节护理技术 / 215
第六节 烧伤手术后供皮区护理技术 / 217
第七节 烧伤手术后植皮区护理技术 / 219
第十二章
营养支持护理技术
第一节 营养状态评估技术 / 222
第二节 肠道管喂饮食护理技术 / 223
第三节 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配合技术 / 226
第四节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技术 / 228
第五节 全胃肠外营养输注(经中心静脉)操作技术 / 230
第十三章
重症烧伤康复介入
第一节 早期功能体位摆放技术 / 234
第二节 早期关节被动运动技术 / 237
第三节 矫形器应用技术 / 242
第四节 深静脉血栓预防与管理技术 / 245
第五节 创伤后心理干预技术 / 249
第十四章
特殊原因、特殊部位、特殊人群烧伤相关护理技术
第一节 电击伤护理技术 / 254
第二节 化学烧伤护理技术 / 256
第三节 眼部烧伤护理技术 / 258
第四节 头面颈烧伤早期的体位摆放技术 / 261
第五节 手部烧伤护理技术 / 262
第六节 小儿会阴部烧伤护理技术 / 264
第七节 小儿烧伤后高热惊厥护理技术 / 266
第八节 小儿烧伤后肠内营养护理技术 / 268
第九节 老年人烧伤护理技术 / 270
第十五章
重症烧伤患者护理病例
第一节 分阶段气道护理在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 274
第二节 1例特重度化学烧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 278
第三节 1例特重度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 281
第四节 1例特重度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护理 / 286
第五节 1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毛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 291
参考文献 / 296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