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外国民族医学中医经典诵读手册

中医经典诵读手册

中医经典诵读手册

定 价:¥42.00

作 者: 刘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7344463 出版时间: 2023-02-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四大经典(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和四小经典(包括《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及针灸歌赋、名家名言选编等内容。四大经典条文以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为准,四小经典条文邀请多位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根据临床应用价值等要素遴选确定,确保所选条文的经典性和实用性。本书编写对文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注音,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诵读参考。

作者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国医书院院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第八届医学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各家学说及中国医学史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经常受邀在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大会等国家级学术会议上报告。主持部省级课题2项,论著4本,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图书目录

《黄帝内经》 / 1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1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2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 3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 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 5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 9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 9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 9
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 / 10
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 10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 11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 12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 13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 14
素问·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 15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 17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 17
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 18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 18
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 19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 19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19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 20
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 22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 23
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 24
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 / 26
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 26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 28
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 30
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 30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31
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 33
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 33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 33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 34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 34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 35
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 37
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 37
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 39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 39
灵枢·本输第二 / 39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 40
灵枢·寿夭刚柔第六 / 40
灵枢·本神第八 / 40
灵枢·经脉第十 / 41
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 / 45
灵枢·热病第二十三 / 46
灵枢·厥病第二十四 / 46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 / 47
灵枢·决气第三十 / 47
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 48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 48
灵枢·本脏第四十七 / 48
灵枢·五色第四十九 / 49
灵枢·天年第五十四 / 49
灵枢·水胀第五十七 / 49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 50
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 50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 51
灵枢·通天第七十二 / 52
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 52
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 52
灵枢·大惑论第八十 / 52
《伤寒论》 / 53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53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 6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 75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 84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 91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 91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 93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 98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 101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 103
《金匮要略》 / 105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 105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 107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 111
疟病脉证治第四 / 115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 117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120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 123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 127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 127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 130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134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135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 141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 142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 146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 149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 150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 154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 156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 156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 159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 162
温病学经典/ 166
《温热论》 / 166
《湿热病篇》 / 171
《温病条辨》 / 174
上焦篇 / 174
中焦篇 / 181
下焦篇 / 189
杂说 治病法论 / 192
《外感温病篇》 / 192
《温疫论》 / 192
自叙 / 192
上卷 原病 / 192
上卷 温疫初起 / 193
上卷 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 194
上卷 发癍战汗合论 / 194
上卷 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 194
下卷 统论疫有九传治法 / 195
《广瘟疫论》 / 195
卷之一 辨色 / 195
卷之四 汗法 / 196
卷之四 下法 / 196
卷之四 清法 / 197
《伤寒瘟疫条辨》 / 197
卷一 脉义辨 温病与伤寒不同诊脉义 / 197
卷一 发表为第一关节辨 / 198
卷四 医方辨引 / 198
《疫疹一得》 / 200
卷下 清瘟败毒饮 / 200
《通俗伤寒论》 / 200
卷一 伤寒要义 六经总决 / 200
卷一 伤寒要义 六淫病用药法 / 201
卷二 和解剂 / 201
卷二 清凉剂 / 201
卷七 伤寒本证 大伤寒 / 201
《三时伏气外感篇》 / 202
《温热经纬》 / 203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203
《时病论》 / 204
《温热逢源》 / 204
卷下 论温病与伤寒病情不同治法各异 / 204
《医学三字经》 / 206
医学源流第一 / 206
中风第二 / 207
虚痨第三 / 208
咳嗽第四 / 209
疟疾第五 / 209
痢证第六 / 210
心腹痛胸痹第七 / 210
隔食反胃第八 / 211
气喘第九 / 212
血证第十 / 212
水肿第十一 / 213
胀满蛊胀第十二 / 213
暑证第十三 / 214
泄泻第十四 / 215
眩晕第十五 / 215
呕哕吐第十六呃逆附 / 216
癫狂痫第十七 / 216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第十八 / 217
疝气第十九 / 218
痰饮第二十 / 218
消渴第二十一 / 218
伤寒瘟疫第二十二 / 219
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 / 220
小儿第二十四 / 221
《濒湖脉学》 / 223
第一部分:二十七种脉象 /. 223
第二部分:四言举要 /. 234
《药性歌括》 / 241
《汤头歌诀》 / 257
一、 补益之剂 / 257
二、 发表之剂 / 260
三、 攻里之剂 / 263
四、 涌吐之剂 / 264
五、 和解之剂 / 264
六、 表里之剂 / 266
七、 消补之剂 / 268
八、 理气之剂 / 269
九、 理血之剂 / 271
十、 祛风之剂 / 273
十一、 祛寒之剂 / 276
十二、 祛暑之剂 / 278
十三、 利湿之剂 / 279
十四、 润燥之剂 / 282
十五、 泻火之剂 / 284
十六、 除痰之剂 / 289
十七、 收涩之剂 / 291
十八、 杀虫之剂 / 293
十九、 痈疡之剂 / 294
二十、 经产之剂 / 296
附:(一)便用杂方 /. 299
附:(二)幼科 /. 300
针灸歌赋/ 301
一、 五输穴歌 / 301
二、 十二原穴歌 / 301
三、 十五络穴歌 / 302
四、 十二募穴歌 / 302
五、 下合穴歌 / 302
六、 八会穴歌 / 302
七、 八脉交会穴歌 / 302
八、 四总穴歌 / 303
九、 十二经营气流注顺序歌 / 303
十、 十二经背腧穴歌 / 303
十一、 难经五腧穴主治歌 / 303
十二、 玉龙赋 / 303
十三、 标幽赋 / 305
十四、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 / 308
十五、 经穴歌 / 311
十六、 回阳九针歌 / 314
各家名言篇/ 315
精诚医德 / 315
天人自然 / 317
病因生理 / 319
病机变化 / 321
治疗用药 / 324
养生调护 / 326
方剂索引/ 32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