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马/列/毛/邓经典理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学术关系的历史原像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学术关系的历史原像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学术关系的历史原像

定 价:¥108.00

作 者: 陈中奇 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5249310 出版时间: 2022-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本学解读为基础,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学术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厘清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思想债务关系,提出了诸多具有独到价值的学术观点,能够为当前国内学界系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简介

  陈中奇,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法律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YU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出版著作4部,编写教材4部,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得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各类学术奖励20多项。

图书目录

【目 录】
导言 001
前言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五重否定 023
一、“发生学观点的批判哲学”对思辨哲学的否定 027
二、人本学和自然学对神学的否定 031
三、经验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否定 046
四、人的自然本质对人的精神本质的否定 052
五、“自然科学”对哲学的否定 061
 
第一章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的最初相遇 064
第一节 博士论文写作时期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首次接触 064
一、作为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第一次相遇 065
二、黑格尔哲学史著作: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共同理论出发点 069
三、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哲学史研究上的比较 072
 
第二节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初步熟悉 074
一、“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吗? 075
二、“苦恼的疑问”与《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的不期而遇 078
三、《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差异 081
 
第二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初次运用 083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前因后果 085
一、马克思何以选择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进行批判? 085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文本“缺失”之谜 087
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密切关注 093
 
第二节 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在政治批判中的运用 098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颠倒过来”方法的运用 098
二、《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继承与发展 103
三、《德法年鉴》时期费尔巴哈对恩格斯的影响 118
 
第三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两种思想逻辑 123
一、“政治的”人道主义:马克思“现实人道主义”世界观的第一次阐发 123
二、“政治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政治的”人道主义背后的隐性思想逻辑 126
三、一个没有兑现的“预告”背后的理论困境 128
 
第三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方法论的全面运用 131
第一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支援背景 133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理论逻辑要求是马克思进行“国民经济学批判研究”的最起因 134
二、法国、英国和德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的直接影响 137
三、费尔巴哈的“发现”对马克思“国民经济学批判研究”的基础性作用 139
 
第二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和方法论 143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背后的费尔巴哈“宗教异化”逻辑 143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点背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视野 145
三、马克思透过费尔巴哈的“眼镜”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 147
 
第三节  “社会的”人道主义:马克思“现实人道主义”世界观的第二次阐发 150
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第一次阐发 151
二、“社会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社会的”人道主义背后的隐性思想逻辑 155
三、“哲学共产主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起源 156
 
第四章  《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最后致敬 165
第一节 《神圣家族》的来龙去脉 167
一、马克思就批判鲍威尔向费尔巴哈征求意见 168
二、《神圣家族》的写作和出版过程 169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首次合作 172
 
第二节 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结构秘密的揭露 174
一、马克思对埃德加·鲍威尔的批判 174
二、马克思对塞利加、布鲁诺·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 180
三、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上的差异 187
 
第三节  “历史的”人道主义:马克思“现实人道主义”世界观的第三次阐发 189
一、“历史的”人道主义的最初亮相  189
二、“历史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一次阐发  193
三、“群众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 199
 
第五章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整体扬弃 202
第一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理论支援背景 203
一、《黑格尔现象学的结构》:一次承前启后的思索 204
二、《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次足以致命的攻击 206
三、“布鲁塞尔笔记”:一次研究经济学的强烈印象 211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 213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前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演变 213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概念 215
三、从《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看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218
 
第三节  “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二次阐发 224
一、“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对“人本学”和“自然学”的扬弃 224
二、“实践的”认识方法对“感性直观”的认识方法的超越 228
三、人的“社会的”“实践”本质对人的“自然的”“类”本质的颠覆 230
四、“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再定位 237
 
第六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全面超越 241
第一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和文本结构 243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 243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结构 247
 
第二节 “圣麦克斯”章:马克思对施蒂纳的彻底批判 252
一、马克思何以要不厌其烦地抨击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253
二、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三次阐发 255
三、“圣麦克斯”章:“唯物史观”在多个领域的初步运用 258
 
第三节 “费尔巴哈”章: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多重正面阐述 263
一、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第一重阐述 266
二、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第二重阐述 271
三、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第三重阐述 276
四、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第三次阐发 278
 
第四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逐渐形成 280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初步批判 282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的逐渐厘清 289
 
第七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的马克思与费尔巴哈 297
第一节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各自的理论进路 298
一、费尔巴哈的理论进路 299
二、走出费尔巴哈阴影的马克思 301
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逆袭 309
 
第二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的联系与差别 316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的联系 316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的差别 319
 
结束语:卡尔·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的终结 324
 
附录一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学术史对应简表 327
 
附录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费尔巴哈相关哲学文本对照简表 330
 
附录三  马克思世界观的五个阶段和四次转变 342
 
参考文献 353
 
2016年博士论文后记 364
 
2019年预出版后记 369

本目录推荐